顧科望
【摘 要】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家長資源的豐富多元化已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能夠為幼兒園在社區資源整合和課程建設中起到助推的作用。因此筆者首先進行了“課程資源收集”,在此基礎上建立“家長資源庫”,通過資源的整理,組建“家長智囊團”,利用社區資源等與課程進行勾連,為課程服務。讓家長明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使家園合作得到雙贏。
【關鍵詞】 家長資源 家園合作 課程建設
家庭是社區的細胞,幼兒園與家庭合作,也是幼兒園與社區合作的一種形式或途徑。由于不同的家長在不同的行業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活資源、活教具,能夠為幼兒園在社區資源整合和課程建設中起到助推的作用。
一、 統計調查,盤數據
(一) 調查統計,了解家長資源
學期初,我們發動本班教師認真收集家長資料,及時了解每位家長的職業、年齡、文化背景、個人愛好、特長等相關信息并加以歸類,建立“家長資源庫”。通過資源的整理,為更好地掌握與利用家長資源,促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二) 盤活數據,建立家長資源庫
1. 家長的職業。
分析:從此次調查中發現,家長的職業中醫生占大部分,有四院的、二院的、口腔醫院、兒童醫院的……教師也占較大的比例,有小學的、高中的、培訓中心的;這次較以往出現了以前不同的群體——律師、警官中資源較之以往有所不同,非常豐富,有更多資源可以為我們所用。
2. 家長的學歷。
分析:此次調查中發現,家長學歷是比較高的,相對往年來說,博士、碩士學歷人數越來越多,本科基本已經全覆蓋,只有兩人是大專。從家長的學歷中可以看出我們家長的文化水平也是越來越高了。
3. 家長自身及身邊可調配的資源。
分析:我們的資源面其實也是相對集中的,比如醫生、教師等,醫院涉及的面很廣,類別也很多,有口腔類的、產科的、B超科的等;教師中有小學的、高中的、培訓中心的,可提供的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這次的資源調查中我們發現警官中還有離我們生活較遠的——特種兵,這拓寬了孩子們的知識面。
二、 勾連課程,用資源
(一) 按需分類,組建“家長智囊團”
我們通過成立“家長智囊團”,讓家長走進課堂或孩子們走進家長的工作。
1. 做教學的輔助者。引導家長多方位支持幼兒的主題活動,提供家庭中的各種資源,為主題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充足的條件。我們每個月都會有資源收集周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大膽鼓勵家長與孩子們共同收集我們所需要收集的材料。
2. 做教學的參與者。在資源收集后,我們對這些資源做到心中有數,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會邀請家長來參與我們的教學活動。如恰逢植樹時節,我們小朋友與家長一起在園內開展了親子活動,在共同種植植物生命的過程中傳遞著親子的情感。
3. 做教學的組織者。通過“樹立典型”帶動影響其他家長走進課堂,使家長由簡單的材料提供者,逐漸過渡到積極的參與者、組織者,從而形成家園攜手、共促發展的良性循環。如主題《方便的BRT》的進程開展,我們請BRT站臺工作的家長來園,開展了助教活動。通過PPT的直觀感受孩子們不僅知道了如何乘坐BRT,還知道了文明乘車的重要性。
(二) 利用社區資源,拓展教育外延
《綱要》指出:“充分利用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我園三個園區分別地處居民生活區和商業區,其中蘊含了諸如商場、郵局、銀行、鎮政府、影劇院等周邊資源,這些資源既為我們實施相關主題活動提供了真實的場景,又是我們帶領幼兒認識社會、認識生活、積累生活經驗的活教材。如樂享節日——端午節,我們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老人公寓開展“送祝福”活動,部分孩子為爺爺奶奶表演了幼兒園里排練的各種節目,送上粽子和咸鴨蛋,最后還送上深深的祝福。還有一部分孩子走進周邊街鋪,開展了“端午飄香送艾草”活動,對周邊街鋪和幼兒園各個教室免費發放艾蒿,讓大家度過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通過活動,孩子們進一步懂得了尊老敬老、分享快樂的道理,相信這份愛會在孩子心底生根,并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一直延續下去,悠遠而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