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偉耀
摘要:企業自身的內部審計對企業有著制約、保護和推動作用,是獨立評價體系的體現,對企業所有經濟活動有審核和評定的權利。目前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明顯存在許多欠缺,對內部審計的作用缺乏該有的重視,限制了內審工作的開展。本文著重探討了企業管理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問題的對策。首先采用多種方法對公司治理環境下內部審計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然后根據國內現有公司整治和管理內部審計的特殊性,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公司治理內部審計的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公司治理 內部審計 企業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內部審計工作在公司管理所占比例明顯,分量越來越重,因此,對內部審計職能的設置和實踐尤為重要,對公司治理有非常重要影響。企業內部審計是我國社會主義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對企業運行的實際情況進行督促和評定,并對企業內部一切經濟活動的真實情況進行了解,對各種在財務收支中出現的違反法律法規問題進行監督并改正,進而達到維護企業所有者權益,維持企業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也為政府加強宏觀調控服務。因此加強和改進企業的內部審計,對于有效的控制企業內部風險和完善企業管理機構,最終完善企業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現我國內部審計的現狀
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法制的健全,對公司治理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不僅國有大中型企業設置了相應的內部審計部門。而且許多民營單位也把內部審計部門引入企業,對企業的一些領域進行審計,這樣對公司的治理,經營管理的督促和評價都起到了積極作用。由此可見,雖然我國內部審計有一定的發展,但還是有不足的地方,與國際審計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下面簡要歸納一下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
(一)內部審計機構不合理的定位模式
內部審計機構在公司治理中的不同定位是基于對委托——代理關系的不同認識產生的。因為我國內部審計制度發展較晚,發展還不夠完善,我國的內部審計機構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董事會領導下,監事會領導下,總經理領導下和由財務總監領導下的內部審計等,雖然這些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模式都存在著各自的優點,但對于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經濟和涉及面不斷拓展的現代企業來講,這幾種模式都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遠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無法適應工作的要求
在公司管理中,內部審計不僅具有制約和督促作用,還具有衡量和評判作用。為了有利發揮內部審計的效果,成立一支高素質人才的審計團隊是非常必要的。依照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現有企業的審計人員多為財務背景管理人員,還無法適應審計多樣化工作的需要。且審計人員后續教育機制缺乏,不能及時補充先進的知識和理念。也就導致內部審計人員所具備的素質還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公司規定的要求。
(三)內部審計內容、范疇未達到公司管理環境下的要求
現在很多公司審計機構工作范圍只僅限于經濟督查的審計,沒有辦法在經濟管理方面進行監管,所以內審管理沒能起到重要作用;且以上經濟監督審計的對方一般是針對本公司或者下屬單位,內審部門沒有對財務審查的權利,也無法對財務收支情況進行監督,所以往往會出現內部審計的局部性,造成對管理審計的不合理性。
(四)內部審計與被審計單位人際關系不協調
在企業管理中,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態度決定著內部審計作用的有效發揮。如果管理層無法充分信任內部審計,那么內部審計就無法體現自身價值。我國企業的大多管理層還未意識到內部審計對企業的有效作用,所以對內部審計未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且許多企業的內部審計履行的主要職責是監督,由于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的檢查懷有抵制傾向,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往往是孤立無援的,在審計過程中與被審計單位人員容易發生沖突,這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公司治理環境下內部審計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
1、股東大會由控股股東操控
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為控股股東操控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上,控股股東充分利用自己優勢,通過提名董事、監事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話語權,做出對自己有利,而不利于公司和其他合伙人權益的決定,進而隨心所欲。
2、獨立董事不獨立
獨立董事制度,在我國監事會是不能發揮法定作用的,是借鑒國外的經驗成立的制度。目前為止,在任何上市公司的報道中很少看見獨立董事的作用,而且在現實工作當中獨立董事也很難發揮其作用。
(二)內部審計沒有納入到運行中的公司治理框架中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還未將內部審計納入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中。在實際運行中有的企業雖然對內部審計工作開始進行布置實施,但內審工作因沒有公司系統管理和支持而缺乏生機。公司也因沒有工作成效而效率下降,如此,內部審計沒有充分發揮自身價值。
三、我國公司內部審計對策和建議的完善
(一)內部審計機構要合理定位
1、內部審計機構的定位要遵循多項原則
實施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是對內部審計機構的定位,如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重大作用,就要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組織機構。只有在遵循獨立性、權威性、系統性、效率性、靈活性和經濟性原則的基礎上內部審計機構才能得到合理的定位。也才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公司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2、內部審計機構定位的建議
在企業法人管理制度結構中,內審機構所處的位置,還未形成一個固定形式,也沒有最佳形式?,F在要根據企業的實際問題考慮,例如企業的生產經營、結構、規模等來選擇最佳定位。結合我國公司現有的幾種機構定位模式的優缺點以及西方內部審計模式的經驗,我認為由董事會和監事會雙重領導的機構定位模式比較合理。該設置遵循了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原則;遵循了內部審計部門的系統性和效率性原則;遵循了內部審計工作的經濟性原則,審計工作可以涉及企業的多個層面。審計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二)改善公司治理
1、加快調整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進程
合理改制我國的國有權,使我國上市公司成為多樣化的經濟結合體,充分保障小股東的權利和利益。通過股權結構調整使企業能夠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積極作用,能夠為公司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也使得內部審計成為董事會實現管理目標的一項重要手段,如此才能使內部審計在上市公司體現其價值。
2、加快推進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
根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和《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要求,要用完成獨立董事聘任的制度來實行,根據此制度,成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且有大多數獨立董事參加,通過審計委員會來與上市公司和審計內部溝通,提高公司內部管理部門的參與度,這是一項能夠規范上市公司內部管理活動的基礎性工作。
(三)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1、把握好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來源并形成合理化的組織架構
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來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嚴格把好內部審計人員的來源關,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渠道來獲得素質較高的內部審計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會計師事務所或其他單位內部審計機構訓練有素的專業工作人員;企業中其他部門的管理或技術人員中的優秀人員。并且在配備人員時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人員專業水平結構要合理;人員的專業技術結構要合理;人員的年齡結構要合理,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
2、加強人際溝通并制定合理的激勵和懲罰措施
加強上下層面的溝通,通過不斷溝通和審計價值體現來獲得管理層和被審計單位的支持與理解,進而進一步發揮審計在企業價值增值、風險防控和改善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時,將激勵與懲罰措施并行,提高內部審計人員學習積極性。通過內部審計的考核和篩選,及時更換與工作崗位不適合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這也可以使內部審計人員由于壓力的存在而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同時也要對審計業績突出的內部審計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調動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進取性。
(四)開拓內部審計范圍并改進審計的方式
根據企業實際需要,拓展內部審計范圍為企業增值做好管理咨詢的服務工作。通過開展不同類型審計工作,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做作出評價,并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為公司的增值服務。同時,在審計同時,不斷探索適應現代審計需要的方式、方法,逐步實現審計方式的現代化,不斷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為內審部門提供數據幫助,幫助審計人員盡快獲取有用的審計資料,提高對現場審計工作的效率,節約審計資源。
(五)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內部審計理論研究
通過向發達國家內部審計理論知識、技術和方式的學習,促進我國內部審計的有效提升。在這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對內部審計理論的研究,將內部審計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中,積極探索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改變人們對內部審計的錯誤認識,提高人們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進而使內部審計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揮重要影響。
四、結束語
在公司管理制度中,內部審計的設置和實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然而多年來,人們都忽視了兩者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只有通過對公司治理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不斷研究,將現代企業的內部治理與內部審計相結合,把內部審計放到公司治理的框架當中,并將內部審計定位為公司治理監控體系的構成部分,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強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才能促進企業健康有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廣澤,內部審計監督在權力運行和風險防控中的作用[J].中國內部審計,2015(1):46-48
[2]貝洪俊.基于公司治理結構下內審控制的研究[J].中國審計.2003,(14):52-53
[3]范經華,顧德明,焦世剛,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實務[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
[4]程新生.公司治理與審計機制[M].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53-87
[5]耿建新,續芹,李躍然.內審部門設立的動機及其效果研究[J].審計研究,2006,(1):53-60
[6]郭群.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面臨的挑戰[J].會計之友,2004,(4):46-47
[7]劉實.企業內部審計論[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127-157
[8]喬春華,蔣蘇婭.審計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地位與作用[J].審計研究,2006(1):61-64
[9]余玉苗.20世紀西方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述評[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1,(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