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兵
摘要:營改增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經濟結構進行調整的有力舉措。通過營改增,眾多行業都將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建筑施工企業在面對營改增時,需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應對當前的稅收變化,進行納稅籌劃。本文主要從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在與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方面、合同訂立方面以及一些較為具體的納稅籌劃手段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 建筑施工企業 納稅籌劃 策略
實行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對于促進我國社會經濟整體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具有積極意義。建筑施工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建筑施工企業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漸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的日益激烈,企業想要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不僅需要有效降低自身的生產成本,還需要不斷改進自身的納稅籌劃策略。對建筑行業實行營改增策略,該類型的建筑施工企業更需要及時調整自身的納稅籌劃策略,使得自身的納稅籌劃工作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逐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一、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需要與原材料供應商友好合作
(一)營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業面臨原材料供應商方面的問題
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營改增之后,首先需要面對的是原材料方面的問題,這主要是體現在原材料的進項稅額抵扣上面。通常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施工過程所需要的原材料較多,因而能夠進行選擇的供應商也是較多的。當建筑施工企業在選擇供應商供應原材料的時候,很多供應商的增值稅發票存在不合法的問題,或者提供不了增值稅發票,甚至有的供應商本身的資質都是需要驗證的。建筑施工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在小規模納稅人方面表現為3%,而在一般納稅人方面則為11%。小規模的納稅人在進行增值稅的納稅申報時對于一些進項稅額的抵扣不予考慮。而一般納稅人通過增值稅納稅申報能夠得到較大的稅額抵扣。建筑施工企業在與原材料商進行合作時,如果進項稅額達不到相應的標準,抵扣不足,造成企業稅負增加,減少了企業利潤。
(二)加強與原材料供應商的友好合作
建筑施工企業在進入營改增之后,應該對自身的原材料購買進行合理的規劃。在與原材料供應商進行合作之時,建筑施工企業就需要對自身應該要進行繳納的增值稅進行籌劃,防止后期出現進項稅額抵扣不足問題,影響到企業利潤。建筑施工企業想要和原材料供應商進行長久的合作,可以采用參股或者簽訂相關協議的方式進行,這種合作方式不僅實用性較強,同時還保證了原材料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實行營改增之后,注重于原材料供應商的友好合作,能夠在合法范圍內對稅額進行相應的抵扣。因而,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需要將原材料供應商的有利作用發揮到最大,盡可能地朝著可抵扣的方向進行調整。選擇信用有保障、發票合法化的原材料供應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建筑施工企業提供保障。
二、建筑施工企業需要規范相關合同
(一)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營改增時存在合同不規范的問題
一些建筑施工企業不注重合同規范性問題,當實施營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業會由于這方面的疏忽,無法得到相應的法律保護。比如,營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申報增值稅抵扣的資料里缺少相應的合同,有可能違反增值稅專用發票“三流合一”原則,造成本業務的稅款不能抵扣。建筑施工企業如果沒有和勞動者簽訂相應的勞務合同,想要在稅務局開具相應的發票就比較難,給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造成一定壓力。
(二)規范的合同能夠為稅務籌劃工作提供依據
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需要對自身的合同進行規范性梳理,這其中主要包括施工建筑合同、勞務合同、租賃合同以及相關的購銷合同等。這些合同在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籌劃工作中具有重要影響,因為合同訂立的不規范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較為明顯的。因而建筑施工企業在簽訂和登記相關合同時,就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建筑施工企業減輕相關稅賦的重要途徑是訂料合同和勞務合同,因而該類企業應該將這類合同作為納稅籌劃的主要突破口。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訂料合同的簽訂時,需要清楚明白合同雙方的義務和權利,尤其是對方需要提供的服務和產品。針對合同訂立過程出現的一些問題,合同雙方應該及時協商進行解決,盡可能地保證合同條款明確。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施工人員的招聘工作時,要注重于勞務人員合同的簽訂工作,這樣能夠節約企業的人力成本。
三、積極運用科學合理的納稅籌劃手段
建筑施工企業要對營改增的稅收政策給予足夠重視,從思想上做好迎接一系列變化的準備。建筑施工企業要能夠掌握當前營改增的全方位變動,針對其中可能出現的一些不利影響及時規避。選擇合理的納稅人身份,對于減輕建筑施工企業的稅負,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建筑施工企業在選擇納稅人身份時,要根據自身的進項抵扣情況和經營狀況,通常情況下小規模納稅人比一般納稅人獲得的稅負減輕會更加明顯。建筑施工企業積極加強自身的稅法知識宣傳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增值稅稅務處理能力。
四、結束語
營改增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各行各業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建筑施工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結構中的重要部分,應該積極應對營改增的相關變化,尋找稅收籌劃的突破點。針對營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原材料供應商和合同訂立不規范等其他方面的問題,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納稅籌劃手段和策略。
參考文獻:
[1]詹奎芳,高群.“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籌劃[N].濰坊學院學報,2014(10):34
[2]吳淑萍.“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籌劃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5(8):29
[3]徐雪輝.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61-62
[4]周煜.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4(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