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亦蘭
摘要:本文是香港職業教育考察后的總結。作者總結了香港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從政府、社會團體等角度分析香港職業教育成功背后的原因,并思考了香港職業教育對內地職業教育的啟示。
關鍵詞:香港;職業訓練局;成功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1
為學習和借鑒香港高職院校管理及會計專業教學的做法和經驗,促進我院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不斷完善和提高,2015年7月27日至8月8日我院會計系23名專業教師赴香港進行了為期14天的的專題學習培訓。對香港職業教育的現狀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香港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
香港職業教育從1982年設立以來,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育體系,積累了較多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一)緊密聯系市場,開設符合需求的高質量課程
香港職業訓練局每兩年會對香港的人力資源需求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并定期對現行職業教育規模、辦學方向、課程內容進行檢測和評估,通過這些措施為各辦學機構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同時也可以幫助求學者更好地選擇專業。香港職業教育開設的學歷課程均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職業學院還會制定有課程質量的保證機制,并接受機構外部和機構內部的定期檢查。因此,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受到行業、專業團體的認可,例如高級文憑會計專業畢業生可以直接申請成為財務會計員,免除職業資格考試程序。
(二)以能力為本,重視學生實踐技能培養
香港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占總課時的70%以上,而在專業課教學中,實際操作課比例一般又會占到50%以上。雖然學院的場地并不寬敞,但是在有限的空間內,每個專業都在強調“模擬教學”、“環境教學”,力求實習場所和工作環境的統一。而課程內容也以實際操作為基準,讓學生學到的是一種職業能力。例如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工商管理系的中銀香港金融服務學習中心,就是模擬中銀香港分行環境,設施包括理財專區、一般柜員服務,以及網上銀行服務展示區等,并配合由中銀香港特別編制的教材培訓學生。
(三)看重教師實踐經驗,招聘業界精英
香港職業院校只招聘具有多年業界經驗的在職人士。教師劃分為初級講師、中級講師、高級講師三個等級。一般來說,業界經驗越豐富,級別越高。具有3年以上業界經驗的為初級講師,具備5年以上業界經驗的為中級講師,具有10年業界經驗的為高級講師。這些業界精英為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質量保障,同時也帶來密切的業界聯系。
(四)重視終身學習,為畢業生提供了靈活貫通的進修階梯
香港教育局重視終身學習,為畢業生提供了靈活貫通的進修階梯。訓練局在內部搭建了完善的升學通道,并與外部構建了多方位的升學途徑。畢業生可選擇入讀本地或海外的學士學位課程,也可選擇訓練局內部的學士學位銜接課程,或由訓練局與本地和海外大學協辦的學士學位銜接課程。
(五)以人為本,推動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就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群靈全面發展,成為處世成熟,關心社會,對社會有貢獻的知識分子和專業人才。香港職業院校除對學生進行職業培訓外,通過實施全人發展課程和提供體育及康樂服務、健康生活推廣、個人及事業輔導、領袖訓練等服務,幫助學生全方位面發展。
二、香港職業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主導、有力保障
香港政府巨額資本的投入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香港職業訓練局的每年財政預算高達40億元,其中政府撥款22億。在雄厚的資金保障下,職業訓練局及其下屬機構設備先進、師資優良,實訓設施已達到或超過同行業及企業的水平。
(二)社會支持、行業贊助
香港職業訓練局下屬機構的成員,都由行業代表、教育界的人士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官員組成。香港職業訓練和培訓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的體制,以此為依據進行相應的專業設置。例如,香港青年學院結合青年人的需求制訂職業發展計劃,開展菜單培訓,政府和行業還給予適當補貼,幫助青年人掌握一技之長。
三、對內地職業院校的啟示
(一)加強校企合作,建設符合市場需求高質量課程
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及時吸收企業意見。如邀請行業精英,參與課程開發,課程開發完成后,學校應邀請行業代表擔任外評員加入學校的管理工作,多角度參與教學工作。采用外評員制度,有利于用人單位了解學校的運作以及學生的培養過程,增加他們的用人信心;也可以密切與行業的聯系,從而增加畢業生的就業機會。
(二)加強師資培養,引進行業精英人才
學院應采取激勵措施鼓勵老師進修,深造,參與企業活動,并通過實習、掛職鍛煉及考取國際、國內的技能專業證書以提高教師水平。大力度地引進行業精英,對來至業界的教師實行專、兼職相結合的柔性管理機制。
(三)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建設實訓室
以高標準、高起點建設實訓室,打造一流的實訓場所,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際工作,了解行業最新的技術水平,學習專業知識、操作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應變能力及自信心。
(四)實踐以人為本,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
主要包括: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主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向同一的開放式立體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的評價體系,實行小班化教學,重視模擬教學、環境教學,實現課堂有效互動,激發學生積極思考;通過全人發展等課程,培養和健全學生人格。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還應滲透到學校事務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宿舍、心理、就業、學生資助等工作中,把學生的利益和發展放在開展工作的第一位。對學生提供更細化和規范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