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互聯網+”已成為了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借助“互聯網+”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升級,是珠海市實現“科學發展”和”“綠色發展”的一大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對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現狀與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從企業和政府的層面提出“互聯網+”新形勢下促進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戰略舉措。
關鍵詞:先進裝備制造業;互聯網+;自主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2
隨著“互聯網+”和“工業4.0”概念的相繼提出,以及近兩年廣東省和珠海市政府關于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文件的出臺,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珠海市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核心城市之一,先進裝備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能促進制造效率的提高,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從而提升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現狀
(一)產業規模明顯提升
近年來,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快速,產業規模顯著提升。2015年珠海市擁有先進裝備制造龍頭企業15家,相比2014年增加1家,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數量的三分之一,是區域內先進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最多的城市。在工業增加值方面,據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珠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980.76億元,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業增加值達379.3億元,約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8.7%;增長率為17.3%,遠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9.6%。而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據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珠海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258.69億元,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為128.25億元,約占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49.6%,增長率達86.6%。由此可見,當前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并成為了推動珠海市工業增長的一大重要產業。
(二)產業結構調整逐漸明確
當前,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業結構日漸調整。珠海市明確了海洋工程、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電子電器設備及智能制造等六大產業為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方向,產業布局與發展目標逐步明確。在《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2015-2025)》中,確定了以高欄港經濟區為龍頭,積極發展海洋工程、船舶及游艇裝備,帶動現代海洋科技產業發展;確定以航空產業園和富山工業園為兩個重點,積極發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以及節能環保裝備等先進裝備制造業;逐步構建包括“培育孵化基地+總部研發基地+商貿服務基地”在內的三個支撐,為六大產業的發展創造優越條件。在此情況下,預計到2020年,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年均產值可以達到5500億元,而到2025年則可能達到7500億元,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
二、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集群效應不突出
雖然珠海市確定了以六大產業為核心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規劃,并且形成了“一個龍頭”、“兩個重點”和“三個基地”,但是實際上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內部差異仍十分明顯,區域分布也尚未形成高效率的產業集群。一方面,相對于深水海洋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通用航空裝備而言,珠海市在系統集成應用、核心零部件研發與新產品開發設計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仍有一定缺失,尚未形成一個健全、高水平的產業鏈,這對于產業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另一方面,珠海市2014-2015年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改造投資同比增長90.9%,其中一半以上在西部,但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先進裝備制造企業沒有入駐西部產業基地或者核心帶,而是分散在城市其他區域,這不利于產業資源的集中與優化配置。
(二)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薄弱
珠海市雖然有15家先進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但是相對于全市456家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的基數而言,龍頭企業在數量上還是有限的。除龍頭企業外,89%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在五年內沒有獲得過自主創新或者重大項目研發獎勵或者其他補貼,這表明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企業整體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此外,根據珠海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的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上半年,珠海市在擴大先進裝備制造業創新補貼的基礎上,全市申請創新補貼的企業增加了78家,但是最終獲得補貼的企業新增百分比不足10%。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原因很多,包括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缺乏充足的研發資金、創新人才和優越的技術創新環境,很難長期堅持創新投入并實現成果轉化。
(三)中小型企業融資問題突出
雖然珠海市在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的最新規劃中,對行業企業給予了必要的資金籌措幫助,主要集中在研發補貼、稅收優惠與金融傾斜等方面;還在2016年逐步開展了政府牽頭的科技金融促進產業發展的實踐,引入了10億元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積極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項目立項和發展等;但是除少數大規模、知名度較高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外,大多數中小型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的資金困局仍然存在。特別是銀行貸款的利息仍然較高,政府風險準備金對中小型企業的傾斜仍然不足。相對而言,中小型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困難的問題仍然突出。
(四)高端人才相對匱乏
早在2014年《關于加快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珠海市政府就明確提出了引進高端人才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引進一批有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以優先安排子女入學、高額生活補貼為主的措施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但是,截止到2015年底,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總就業人數超過2萬人,而其中以設計、研發等為主的高端人才不足5%,真正具備獨立申請項目并能主導研發活動的高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此外,在2015年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高端人才中,65%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反映了高端人才以引進方式為主。而在這些引進的人才中,在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工作10年以上的不足10%,5年以上的不足50%,引進人才在近年來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外流現象,如流向北京、上海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這都影響著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高端人才儲備,對產業發展產生較大阻礙。
三、“互聯網+”推進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戰略舉措
(一)堅持自主研發與獨立創新
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應以企業的創新發展為基礎或立足點。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先進裝備制造企業需要強化對自主研發與獨立創新重要性的認識,積極擴大研發投入、引進或培養創新人才,不斷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如格力電器、長陸工控等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就積極啟動自主創新為核心的企業發展戰略。在其企業發展中,建立3000-5000萬元的研發基金,并且在每年的盈利中抽取1%作為基金新增部分,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開展以新產品研發、核心技術攻堅為主的技術創新活動,并且在2012-2015年逐步實現了企業自主創新成功率提升和自主知識產權保有量顯著增加的成果。因此,更多的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可借鑒其相關經驗,建立研發團隊,健全研發基金并強化監督管理,增加激勵機制,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研發創新能力。
(二)轉變企業經營模式
在“互聯網+”新形勢下,先進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需要更多地面向VR等智能模式,以更加立體化的場景和直觀的體驗服務等,拉近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地獲取市場的認可與支持。在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企業中,太平洋粵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龍頭企業的代表之一,其主要從事海洋工程與船舶裝備等制造業務。該企業積極轉變發展模式,并借助參加產業展會等機會,將其全新的VR模式推向社會,獲得了較多的市場關注。這實際上是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將智能體驗服務與產品功能相結合,更全面地展示產品功能,從而提升產品附加值與服務附加值的一種手段,值得更多的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學習借鑒。
(三)打造“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在“互聯網+”新形勢下,促進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則需要珠海市政府打造一個健全、高效率的公共服務平臺,借此平臺地方政府、產業協會、龍頭企業及其他的市場參與者可以更好地進行產業信息的交流互動,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為資源優化配置與產業集群優化創造條件。同時,此公共服務平臺還應該涉及國內外產業相關政策與服務政策,提供產業創新方向與創新扶持的金融政策;構建有針對性的在線融資服務及其他多元化融資服務;健全高端人才培養、激勵與留用機制,以此優化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在“互聯網+”新形勢下的產業結構調整之路。
(四)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
先進裝備制造業并不僅僅是制造業,它與服務業也存在密切聯系。在“互聯網+”新形勢下,產業關聯會更加突出,在此情況下進一步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借此提升產業互動性、延長價值鏈,有助于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一方面,珠海市政府可以借鑒香港地區經驗,以服務業為保障,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所需的信息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及人才孵化等的實現提供可能。同時,積極發展科技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與技術轉化的實現創造條件。另一方面,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企業應將服務業等產業的未來發展與其對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品需求等作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有效預測市場需求,進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創新與產品結構調節,真正提升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價值。如匯集飛機發動機維修、飛行訓練中心、航空俱樂部等綜合服務業態于一體,以中航通飛為龍頭企業的航空裝備產業發展計劃,就體現了航空制造與服務產業的融合,是提升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鏈與創造力的重要舉措,值得繼續發展和推廣。
(五)加強招商引資,改善融資環境
在“互聯網+”新形勢下,國際社會的經濟往來中資金的流動性會進一步增強。珠海市本身具備優越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一方面要積極引入港澳地區和東南亞主要國家資本,豐富招商引資規模;另一方面,則需確保外資真正地被引進并且被完全、充分地用于相應領域,強化外資利用的信息披露與監督,提升資金利用效率。當然,地方融資環境的改善,也是珠海市政府需要長期關注的問題。2016年珠海市政府啟動了先進裝備制造業專項資金項目,該項目積極鼓勵重大科研成果,補貼先進裝備保費,為優質項目提供貼息服務,并打造了工作母機類先進裝備制造業等在內的9個項目,這對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實現股權投資、保費補貼與專項獎補等緩解資金問題有積極幫助,需要進一步推進并確保落實。此外,珠海市政府還需要更合理地將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P2P網貸平臺等融資服務提供者整合起來,打造一個相對透明且有助于中小型先進裝備制造企業融資的服務系統,這樣才能夠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長期發展創造更好的資金條件。
(六)加大高端人才引進與培養
在“互聯網+”新形勢下,促進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無論是產業的優化升級,還是企業的自主創新,都離不開高端人才。培養并引進高端人才是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必不可少的部分。要真正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則必須明確方向,即培養或引進的高端人才必須了解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必須能夠為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創新發展長期服務。這需要珠海市政府在地方政策上,給予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高端人才更優惠的個人所得稅待遇,比如擴大減免稅范圍等;給予高端人才的子女教育、父母贍養等問題更多的政策支持。此外,珠海市政府還應積極倡導地方上的產業協會、科研機構與高校合作,開展多元化的高端產業人才培養與孵化系統建設,為未來高端人才的持續培養創造可能。
參考文獻:
[1]陳曉,涂力萬.先進裝備制造業格局劃定“一龍頭+兩重點+三支撐”[N].南方日報,2014-12-18(ZC02).
[2]陶一桃.中國經濟特區發展報告[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朱宗.共推珠海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N].珠海特區報,2015-4-17(0A1).
[4]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李惠武,李哲.以工業設計為引領,撬動產業轉型升級——順德區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經驗借鑒[J].廣東經濟,2016,(1):28-31.
[5]潘靜.“互聯網+”新業態下佛山裝備制造業優化升級路徑[J].經營管理者,2015,(24):117-118.
[6]段清泉.“互聯網+”下裝備制造業商業模式變革與創新探討[J].經濟師,2016,(2):73-74.
[7]金小谷.基于“互聯網+”的裝備制造業機制創新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5,(16):5-6.
作者簡介:劉偉杰(1983-),男,漢族,廣東江門人,現就職于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講師,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宏觀經濟與企業融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