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文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小企業的安全管理過程中還有著很多問題,經常會出現安全事故,給企業和社會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只有加強中小企業的安全管理,才能讓其得到更好的發展。本文就對此進行探討,并提供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 安全管理 現狀
一、前言
中小企業是一個相對來說的概念,在通常是代表哪些規模較小,目前還在初創階段與發展階段的企業。在我們的生活中,對于中小企業的界定也有著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上的中小企業是代表除了政府部門認定的大型企業之外的其他企業,這其中就包括中型企業以及小微企業。而狹義的概念就是除大型企業外的其他所有中型以及小型企業。每個國家對中小企業的界定都存在差異,即使是同一國家在不同階段對中小企業的界定也不完全一樣。中小企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優化市場經濟結構等方面也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中小企業是保證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力量,在擴大出口方面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制度創新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先驅作用,也是加速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中小企業的安全管理過程中還有著很多問題,經常會出現安全事故,給企業和社會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只有加強中小企業的安全管理,才能讓其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目前中小企業安全管理的現狀
(一)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識
目前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內部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的成本意識不強,沒有對安全控制的意識,沒有形成一個標準的制度,進而產生了安全隱患。而且工作人員只注重完成自己的工作,缺乏整體的管理觀念。比如很多中小企業的采購人員或者銷售人員,經常使用一些價格較低但是質量安全不規范的產品,雖然能大大減少了成本的支出,但是對安全產生了很多影響。
(二)管理人員水平不足
管理人員的品格、職業素養、管理能力、企業規章制度、信息交互在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但是我國中小型企業在這些方面的問題也最為突出:第一,我國中小型企業管理層對于安全管理的認知不足,而且存在一定的偏差,這類企業的結構不合理,前瞻性差,許多企業都按照其他企業的組織構,但是因為缺少針對性等問題導致效果并不理想,企業管理跨度較大以及管理層次較多,有些人都是身兼多職、責任承擔方面不明確和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十分普遍。第二,我國許多中小型企業制度上存在漏洞。這種企業制度缺少一定的制約與獎勵機制,人事政策不確定、實務不完善和管理者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我國現在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管理者個人教育水平有限,因此也缺少對員工的安全管理培訓機制,雖然管理者一心為了企業著想,但是因為個人能力而無法實現。第三,中小型企業的文化建設沒有引一定的重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運營的理念、是企業上下全體員工的一致的價值觀,企業安全管理的執行和貫徹程度就依托于企業文化的建設。
(三)監管力度不夠
內部監督作為中小型企業對于安全管理的主要控制措施,它需要適應企業的內部需求而深入到安全管理中去,其健康生存和發展的中心就是在于內部監督能否起到加強對企業的監管作用。目前,我國許多中小型企業管理人員常常將內部的監督管理和工作不到位相聯系,分不清兩者所擁有的意義,進而出現了“企業監督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因為管理理念的上誤區,致使企業員工認為監督就是小報告,是一種不道德的體現,是一種不科學的管理方式。這種想法對于企業的安全管理有著非常負面的影響。
三、加強中小企業安全管理的對策措施
(一)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識
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識企業安全生產的根本。參與生產的人員有必要接受系統的安全培訓。在這方面推行,以便工程人員對工程安全以及安全要求作出全面的認識,在生產的過程中如果有需要必須佩帶護具上崗,整個安全培訓內容應該包括對設備和工具的安全使用;人身安全的防護等。其中設備和工具的安全使用主要是讓工程人員了解工具和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在管理允許的情況下,使用工具和設備。人身的安全防護是要讓工程工人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嚴禁出現不正當的工程行為,以保證自身的安全,避免造成生產事故。如果有特殊的工作,比如高空作業等,要求工程人員需持證上崗,具有一定的專業手段和知識。實施安全的培訓,是安全系統工程的關鍵,對于員工的安全培訓,有助于工程的效率,也是對人員安全負責。
(二)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人是安全生產與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人員的素質決定著企業安全的最終水平。所以,要把握好人這個主要的因素,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全面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與素質,是進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要讓中小企業的法人代表、主要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等能夠持證上崗,地區的安全培訓機構定期進行安全輪訓,讓企業的領導干部與管理人員了解安全的法規和專業的生產技術要點,樹立企業安全的文化意識。與此同時,企業應該使用多種教育形式來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做好特殊工種和新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
(三)加強對企業安全的監管力度
首先,要加強內部安全監管的效果,再轉變內部監管檢查的職能,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監督人員的地位,對于監督部門最好的設置獨立于其他部門,這樣才能保證內部監督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更好的發揮其職能。其次,提高外部監督力度以及完善內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監管部門不光要在企業中做好有關的宣傳教育工作,還要引導企業能夠正確使用設備,完善企業的各項生產資質,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有關部門也要對中小企業定期進行審查,如果不達到標準或者存在問題的企業,立刻勒令整改,如不妥善解決立刻吊銷營業執照,讓其停業整頓。對不能提高安全水平以及違反法律法規致使企業沒能達成目標的,應該根據相關法律追究其管理者的責任。或者是憑借相關的中介組織,根據獨立監督的準則,本著公平、公正的角度對企業的安全進行評估,并深入企業內部診斷,在發現企業的一些的不當行為,第一時間報告,并且樹立起全員共同參與控制的意識,促進企業更快的達成設想的控制目標。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近年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給我們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加強中小企業的安全管理對其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要有充足的安全意識與管理制度,在企業和政府中不斷地進行宣傳教育,提高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于安全的監督管理力度,才能保證中小企業能夠發展的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陸玉梅,梅強.中小企業安全管理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06:86-91.
[2]黃暉.地方中小企業安全生產問題及對策的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3]陳遠航.中小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分析與管理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
[4]張憶.中小企業安全投入對安全績效的影響研究[D].江蘇大學,2010.
[5]原向勇.我國中小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綠色科技,2011,08: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