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慰福
摘 要:當代數學已經不再是一種輔助性工具,也不單單是一門學科,而是成為解決許多問題的關鍵。新課標重視數學與人的發展以及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新課標強調數學內容要契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使數學和生活融為一體。數學與現實的結合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并且更好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做到學以致用。本文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展開了討論,并提出了一些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索
一、何為教學生活化
教學的生活化的含義就是指數學老師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以生活為根本去進行授課。教學生活化能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觀察,去發現生活當中一些值得學習的東西。能使學生將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真正做到數學和生活相結合。教學生活化能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學以致用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傮w來說,教學生活化對學生有百利無一害。
二、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現狀
學習并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要能把學到的東西應用于生活,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方便。但是在平時的教學時,一些老師卻沒有將數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對學生也只是要求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課和把重要內容都記下來,并常給學生布置一大堆練習作業。這樣的教學只會讓小學生對數學感到厭倦,數學成績根本提不上去,生活化也只是紙上談兵。
三、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老師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小學生往往對熟悉的生活場景感到親切,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此情況來讓學生認識到生活與數學息息相關。例如,在春游之前,老師可以讓小學生自己去買春游用品,讓他們設計自己的購物方案,計算自己要花多少錢。當春游購物計劃落下帷幕時,老師可以告訴孩子們購物方案都是通過數學來完成的。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一直在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這樣一來,老師通過一個有趣的活動,就讓小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和生活是緊密聯系的。
2.老師要引領學生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是創新的表現,它遠比解決問題更有效。老師引導小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能夠促進他們問題意識和應用意識的形成,同時讓學生提出問題也是新課程標準的一項重要目標。在目前的數學課堂上,大膽提出問題正是一部分學生最怕和感到最難的任務,所以在教學時老師要引領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老師還要注意正確看待學生提出的各種質疑和建議,哪怕是不正確、不合理的想法,也應當充分尊重,以此消除學生提問時的恐懼心理。
3.老師鼓勵學生解決問題
老師要給小學生創設相應的生活場景,提取合適的觀察素材,而且要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努力解決問題。同時,老師要重視學生的觀察方法,增強學生自信心。老師要將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和熟悉的事物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他們親身體驗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提煉出新的知識,充分理解所學內容,從而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4.讓學生走進生活,在實踐中學以致用
新課標要求我們“學有用的數學”。老師要給學生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課堂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以提高數學教學的實際性,由此來充分體現數學在生活方面的重要意義,從而鼓勵小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數學,享受生活。例如,老師在教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可以問學生如何利用相關知識來給窗戶配備合適的玻璃。讓小學生自主思考,并引領他們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這些生活實踐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增強學生們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想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小學數學生活化對小學生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有著積極作用,教師要重視并將其引入教學中,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高 尚.職業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4(8).
[2]楊麗敏.探討小學數學教學教學的生活化趨向[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