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春梅
摘 要:本文分析了機電一體化專業近兩年技能抽測的現狀,就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能抽測對實訓教學的影響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關鍵詞:技能抽測;實訓教學;影響
一、江蘇省專業技能抽測現狀
2014年江蘇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首次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能抽測,共抽測了9個項目。筆者所在課題組跟進2014~2015年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項目技能抽測,并對2014年抽測結果(2015年抽測結果尚未公布)進行了分析和調研。考核結果并不理想,出現了諸如抽測學業階段不合理、抽測過程不夠規范細化等問題。課題組也對其他項目的抽測結果進行了分析和統計,其結果與本項目接近。
二、機電一體化技能抽測對實訓教學影響的思考
機電設備組裝與調試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主干課程,對于本專業的學生來說,既是對之前所學相關專業理論課程的綜合運用,也是對崗位實習工作的鋪墊。
通過跟進兩年來的技能抽測情況,課題組發現,本課程的實施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才能有效開展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訓課程,課題組對此進行了一些思考。
1.有效地選擇實訓內容
好的載體對實訓課程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在課程開展之前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實訓教材,并結合實訓設備有效整合實訓內容。
(1)有效地選擇實訓教材。機電一體化設備組裝與調試實訓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體驗實際工作的感受,模擬解決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因此,所選擇的教材既要與實驗設備配套,仿真性高,又要由易到難,先進行分項訓練,再進行綜合訓練,從而為學生踏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
(2)有效地銜接理論與實訓課程的教學內容。實訓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應有代表性和側重點。要根據職業崗位要求來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從機電專業高職學生所面向的職業崗位可以看出,高職生在先進生產設備操作、安裝調試、設備維修、工程師等典型工作崗位除需要具有特定崗位的操作能力,還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因此,有效地銜接理論課程和實訓項目,才能讓學生在某一具體崗位到整個職業生涯都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筆者認為,在機電一體化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塊要以技能訓練為中心,配置相關的理論知識,并由一位老師同時擔任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導,從而保證理實同步,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鞏固理論的效果。
2.科學地組織安排實訓內容和形式
充分利用近幾年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師下企業積累的生產過程技術資源,或通過企業兼職教師參與教學過程,讓實訓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將生產一線的技術指標引入到學生的實訓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此外,機電一體化實訓教學要規范化教學場所管理,規范化安全操作守則,規范化設備、耗材、工具的管理。通過安全、文明操作意識的培養,為學生以后成為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素質的優秀職業人員做準備。
3.科學地評價實訓過程和結果
筆者認為,要想全面正確地評價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就要注重過程性評價,而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指導和監督。為了公平公正地評價學生,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同時評價標準要與職業標準對接,實訓過程中每一模塊的實訓內容要有相應評價表格的登記,這樣實訓課程的開展才是有效的,才能使實訓課程良性地發展下去,才能讓學生踏入社會以后更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東曉,秦 娜.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探析[J].信息通信,2014(4):191.
[2]徐曉云.解構江蘇省技能抽測下的會計實訓課程有效性教學[J].新課程,2015(6):101-102.
[3]李云義,常 芳.淺談專業技能抽查的意義及對模具設計與制造教學改革的促進[J].教育教學論壇,2012(29):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