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摘 要: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初中特別是農村鄉鎮初中學校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而在初中教學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不僅應對學生的學習負責,還應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鄉鎮初中;班主任;工作;創新方法
一、提高自身素養,樹立學習榜樣
在鄉鎮初中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所以,在初中教學中,首先班主任應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例如在鄉鎮,部分學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學生都是由老人或是親戚照顧,所以,這部分學生缺乏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可能會養成孤僻、偏激、放縱等不好的性格。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統計分析班級學生的家庭情況,并結合初中生剛進入青春期的特點,給學生多一點理解與關懷,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如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應直接對學生采取嚴厲的批評懲罰態度,這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進而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平靜的溝通交流,并用平緩的語氣為學生分析這些錯誤可能造成的影響,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夠積極地改進。另外,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為學生樹立榜樣。如在教學與“誠信”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或教師中出現過的誠信與不誠信現象,為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并從自身做起,用自身的誠信行為影響學生。
二、加強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情況
在初中教育中,教師應注意加強學生間的互動,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利于班主任更有效地管理班級,同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所以,為了解學生的情況,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家長間的交流,從形式及內容上了解學生。
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在交流中,可以適當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情況,加深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有利于對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幫助、教育和管理。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日常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學習成績等告訴家長,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應注意重點說學生的優點,以便家長對學生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更加關注子女。另外,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一方面可以從形式上了解。如從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學習態度、愛好特長等方面進行了解。另一方面是從內容上進行了解。如班主任可以根據了解到的信息進行分析,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符合實際管理的方案,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班主任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還應經常反思自己的工作,總結歸納出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找出應對策略,改進完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三、平等對待學生,教學滲透德育
在鄉鎮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注意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班主任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在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另外,班主任應在教學中關注社會新聞,并注意為學生滲透德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初中教學中,班主任應明確教師的職業操守,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但是,部分鄉鎮班主任總是過多關注班級成績優秀的學生,這就容易導致成績一般與成績較差的學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可能會削弱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這部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多與班級學生接觸,并善于發現班級學生身上的優點,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注,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另外,在初中教學中,班主任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個性,肯定學生良好的課外興趣,并給予適當的支持與指導。
總而言之,在鄉鎮初中教學中,班主任應積極改進創新管理方法,從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同時應注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學生,并在教學中平等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馬志才.淺議鄉鎮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方法[J].中華少年,2015(22).
[2]盧二平.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與方法[J].科學中國人,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