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龍 張 彥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學校體育教學干預策略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
——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張江龍 張 彥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200名女大學生為實驗對象應用實驗、數理統計等方法就學校體育教學干預策略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影響情況進行分析對比討論,結果認為學校體育教學干預策略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影響不大,但能夠促進大學生肺活量的增長。采用體育教學干預策略和傳統體育教學都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教學干預策略更加有效、明顯,尤其在柔韌、腰腹肌力量和耐力素質方面提高更顯著;實施教學干預策略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積極作用,在“人際關系”、“焦慮”“偏執”三方面改善更顯著,傳統常規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意義不大。
體質健康;干預策略;大學生
健康是萬事之本,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永遠的財富,通過查閱近30年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相關資料顯示,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從1985年開始持續下滑。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學生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體能素質中的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連續10年下降,而耐力素質則連續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學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己達24%。視力不良仍居高不下,其中大學生為82%[1]。2015年11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在北京公布2014年國民體質檢測公報,公報顯示相比2010年數據各人群體質總體水平有所增長,但成年男性有所降低,無論是在青少年學生人群、成年人還是老年人人群,超重肥胖現象依然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男性超重和肥胖增長速度遠大于女性[2,3]。大學生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代表著最先進的流行文化,而健康的身體、良好的體質健康狀況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保障,因此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分析研究,探究高效、可行的增強體質狀況的科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2015級的200名公共體育課的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檢索了近十年來關于學校體育教學對體質健康影響的30篇文獻,并查閱了關于學校體育增進體質的圖書雜志期刊,參閱了《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學校體育》等專著,為該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 實驗法
1.2.2.1 實驗的任務及目的
本研究將200名學生隨機分為4個班,每班50人,其中2個班為實驗組,另外2個班為對照組。實驗組主要通過體育課和體育課外活動實施預先制定的教學干預計劃,對照組主要通過體育課應用傳統的常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教學干預,頻率為每周3次,其中一次為體育課,2次為體育課外活動。對照組體育課教學次數與實驗組相同。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后采用相同的手段對學生的各項指標進行測量,并將測量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了解學校體育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干預的情況。實驗時間為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共16周)。
1.2.2.2 實驗設計的內容及干預策略(表2-1)

表1 實驗設計的內容及干預策略
對回收的問卷和訪談記錄進行分類整理、采用Excel2013和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為本論文的撰寫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和理論依據。

表2 實驗前大學生各項指標對比統計表

續表: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逐項指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2,可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各項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教學實驗前身體機能、身體形態、身體素質方面相當,符合齊同對比原則。
2.2.1 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表3 試驗前后兩組學生身高(cm)對比分析

表4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體重(Kg)對比分析
對兩組學生的身高體重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見表3、表4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學生的身高、體重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高、體重均不具有顯著熊差異(p>0.05),說明實驗前后兩組學生的身高、體重變化不大,教學實驗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影響不大,實驗組學生的體重略有下降,但與實驗前相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這可能與學生的年齡有關,因為大學生身體發育趨近成熟,骨骼發育基本穩定。
2.2.2 對身體機能的影響

表5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肺活量(ml)對比分析
由表5得知,實驗后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組實驗前后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實驗前后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對其均值比較得知,實驗后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體育教學中干預策略對提高大學生的肺活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肺活量是身體機能的重要體現,因此,體育教學干預策略能夠促進大學生身體機能更好的發展。
2.2.3 對身體素質的影響

表6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立定跳遠指標對比分析

表7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50米指標對比分析

表8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800米指標對比分析

表9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立坐位體前屈指標對比分析

表10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仰臥起坐指標對比分析
通過對學生的立定跳遠、50米、800米、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五項指標實驗前后的測試數據分別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見表6—表10,結果顯示,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立定跳遠、50米、800米、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五項指標成績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800米、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3項指標成績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采用教學干預策略比使用傳統教學方法更能顯著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實驗前后的對比,由上表6—10顯示,實驗組在實驗前后五項指標的成績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800米、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3項指標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而對照組實驗前后五項指標成績均有一定的增加,但均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說明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五項指標的成績均有提高,但實驗組提高顯著,而對照組提高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可得,采用教學干預策略和傳統教學方法都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教學干預策略更能顯著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成績,尤其在柔韌、腰腹肌力量和耐力素質方面提高更顯著,而采用傳統方法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不明顯。這是因為體育教學干預策略能根據個人特點,因材施教、全面貫穿落實健身健康理論知識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個人體質健康的全面發展[4]。而傳統教學策略忽視了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太過于注重運動技術的傳授。
2.2.4 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進行測量,該量表能夠比較全面的檢測出實驗者的心理水平的狀況。實驗前后分別對兩組學生應用該量表進行測量,結果見表18。

表11 SCL-90兩組學生前測、后測結果比較
《SCL-90癥狀自評量表》是一個專門測試心理方面的測試量表,共有9個因子,每個因子的得分分別反映測試者每方面的痛苦情況,總癥狀指數的分數在1~1.5之間,表明被試自我感覺沒有量表中所列的癥狀;在1.5~2.5之間,表明被試感覺有點癥狀,但發生得并不頻繁;在2.5~3.5之間,表明被試感覺有癥狀,其嚴重程度為輕到中度;在3.5~4.5之間,表明被試感覺有癥狀,其程度為中到嚴重;在4.5~5之間表明被試感覺有,且癥狀的頻度和強度都十分嚴重[5]。
表11顯示,實驗組學生試驗后各因子分值均有所下降,其中焦慮、偏執、人際關系3個因子實驗前后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既下降明顯,對照組各因子均無明顯變化。這說明實施教學干預策略對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研究表明體育運動不僅增進身體健康,也可促進心理健康,在實施體育教學干預策略中,在鍛煉體質的同時,創造師生間、學生間友好、和諧的教學環境氛圍,從而消除因社會環境引起的不良情緒,對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3.1.1 實施學校體育對學生體質健康干預的研究表明,學校體育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影響不大,但能夠促進大學生肺活量的增長。
3.1.2 采用新的教學干預策略和傳統體育教學都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教學干預策略更加有效明顯,尤其在柔韌、腰腹肌力量和耐力素質方面提高更顯著,而采用傳統方法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不明顯。
3.1.3 實施教學干預策略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具有積極作用,在“人際關系”、“焦慮”“偏執”三方面改善更顯著,傳統常規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意義不大。
3.2.1 教師要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社會的現實需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3.2.2 室外體育課程學習中應因時因地的增加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
3.2.3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區別對待,分層教學。可采取“因能分組、因組設標、因需輔導、因組測驗、因材施教”的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促使每個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1]房亞南.大學生體質發展現狀及影響素與對策的研究曲阜[D]:曲阜師范大學,2012.
[2]央廣網.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26/t2015112 6_520600428.shtml
[3]徐堅,劉立清,韓飛.中美兩國學校體質健康研究現狀的比較[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5,41.
[4]李真.高校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赤峰學院學報,2011,27(2):186-187.
[5]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815023-862018.html.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chool P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n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Health——A Case Study on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
ZHANG Jiang-long,etal.
(Qiandongnan National Polytechnic,Kaili 556000,Guizhou,China)
This article take province na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experiment,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such as school sports teach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situation analysis comparison,the result that th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of university students'body form the impact is not big,but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vital capacity.Sports teach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and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physical quality,but teach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more effec?tive,obviously,especially in the flexible,waist abdominal 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quality is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Implement teaching intervention strateg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in th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nxiety""paranoid"three aspects to im?prove more prominent,the traditional routine teaching o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promotion.
physical health;intervention strategies;college students
張江龍(1988-),甘肅禮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武術理論與技術動作分析、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