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曼
【摘 要】闡明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原因,并做調查分析,闡述增加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的對策: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改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認識,積極推薦課外閱讀內容。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督促他們養成終身讀書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青少年運動員 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文學名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013-03
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修養是競技體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體育運動技術學校中,文化課尤其是語文的學習常常被學生忽視,因此,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更無從談起。面對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困境現狀,如何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培養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督促他們養成終身讀書的良好習慣,已成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原因
青少年運動員相較于普通中學生來說,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因此,對青少年運動員的語文教學要因材施教。語文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學科,擔負著培養學生閱讀、說話、寫作、理解能力的重任,對青少年運動員語言技能的提高、人文素質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青少年運動員認為語文學科對自身的發展無關緊要,厭學情緒十分明顯,語文成績不理想。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增加課外閱讀量可以更好地完成課業知識的積累,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增強學生思想意識,養成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課外閱讀對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青少年運動員的閱讀量極其匱乏,對文學作品的了解僅限于語文課本和電視劇,人文素質修養有待提高。
當今學生閱讀量匱乏的現象比較普遍,國內有多位教學工作者對此問題進行過詳細分析討論。艾青玲老師認為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小,閱讀面狹窄,課外閱讀得不到家長、學校、社會的支持;丁瑜斯老師認為我國中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表現出閱讀時間少、閱讀面狹窄、閱讀目的不正確、閱讀的層次不高的閱讀現狀;鄭慧生教授通過問卷形式調查不同層次和處所的中學生對經典名著的閱讀情況,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對經典名著的閱讀并不理想。筆者綜合分析發現,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青少年運動員把精力放在玩網絡游戲、看娛樂視頻、線上聊天交友上,沒有把時間用在閱讀上。由此影響了他們的學業,影響其健康成長。另外,作為職業體育運動技術學校,與普通中學學習條件存在差別,青少年運動員沒有條件也少有時間去增加閱讀量。加之,增加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的工作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他們擔心讀那些“沒用”的書可能會影響孩子在體育運動方面的學習與訓練。綜合以上原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他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須具體分析并對癥下藥。
二、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調查分析
青少年時期是增長知識和見識,培養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但判斷力欠缺,容易被流行的直觀的實物吸引,而對傳統文化、文學經典等需要深究的內容缺少興趣。
在我們班以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了一次課余活動的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分析出,青少年運動員在課余時間安排上主要以娛樂為主,看電視、上網聊天、玩游戲的人數占到83%,僅有13%的人會進行課外閱讀活動,這說明大部分青少年運動員尚未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這是從事運動員語文教學的教師提高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首要面對的棘手問題。筆者認為,造成這局面的原因如下。
(一)課外閱讀時間明顯不足
青少年運動員日常訓練占據大量時間,且課內學習課業負擔比較繁重,這是他們沒有空閑時間增加課外閱讀量的原因之一。毫無疑問這是客觀事實,在廣西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校,青少年運動員將學習的黃金時間(上午)用于日常體育運動訓練,而課程教學被安排在下午和晚上,這導致學時少,學習時間被安排得比較滿,學生很少有空余時間和精力分配給課外閱讀。雖然日常訓練和課程安排如此緊湊,但他們還要經常外出參加比賽,要額外花去更多的時間。只有在假期或者學校安排的時間內獲得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時間明顯不足。
(二)在意識上對課外閱讀存在偏見
除時間外,青少年運動員和家長不重視課外閱讀的態度也是造成閱讀量匱乏的原因。他們認為,增加閱讀時間和閱讀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與訓練。對學生來說,他們沒有閱讀的意愿和動力,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沒有一個確定的閱讀目標。在閱讀時間和內容上沒有自己的安排和計劃。在閱讀方法上,不懂得做讀書筆記,不會整理閱讀資料,更不會分享和交流閱讀心得。對家長而言,青少年運動員的家長大部分是工薪階層,他們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照顧老人和孩子,還要花時間處理家庭瑣事,很難有時間來督促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加之家長本身對課外閱讀毫無興趣。總的來說,家長對課外閱讀存在偏見,將課外閱讀視為看“閑書”。即使有的家長鼓勵孩子多讀書,但也只是從提高某課程學習成績、參加某項競賽需要的角度考慮,推薦的閱讀內容只局限在“同步輔導”“作文大全”“課程配套練習”等,而對青少年運動員讀書興趣的培養、素質的提高、視野的開拓方面并未十分關注。
(三)把課外閱讀與娛樂休閑相混淆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使文化傳播跳出了紙質書籍,人們可從電腦、電視、手機等傳播載體獲取信息來滿足精神追求。筆者以筆者所在年級為樣本,進行了一次關于學生課外閱讀內容方面的調查,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知,青少年運動員更傾向于將有限的課余時間花在娛樂休閑閱讀上,而經典文學作品對其吸引力很小。青少年運動員對科普讀物和文學名著不感興趣,只有24%的人愿意在課外閱讀活動中閱讀以上兩種大眾提倡的閱讀內容,大部分青少年運動員更愿意花時間閱讀卡通動漫和網絡小說。同時還應指出的是,由于提高學業成績的迫切性,一部分學生也會閱讀教輔用書,但這可能與家長的強烈要求有關,也沒有更大的主動性,而且這些閱讀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課外閱讀。
三、增加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的對策
(一)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激發出來,他們的閱讀量自然而然會有所提高,同時人文素質也得以提升。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如何在課堂上培養青少年運動員的閱讀興趣,筆者認為應做好語文課本內容與課外讀物的恰當銜接。在語文課本上會有摘自文學名著的課文,在講述這些課文時多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和趣聞軼事,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來龍去脈。以對某篇課文的興趣作為點,拓展到對這篇名著的興趣,繼而發展到對文學作品整體的興趣。這種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循序漸進的培養方法,可使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并增強興趣。同時還要發揮榜樣的力量,在課堂上讓平時有課外閱讀愛好的同學分享閱讀感受,表揚他們通過課外閱讀開拓視野,以此激勵缺乏課外閱讀的同學嘗試閱讀,充分調動全班同學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改變青少年運動員家長對課外閱讀的認識
如果只有語文教師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而學生家庭教育對課外閱讀重要性意識淡薄,那么勢必影響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積極主動性的培養。因此改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偏見,爭取和家長攜手創造健康的閱讀環境。家庭教育作為青少年運動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閱讀環境受家長對閱讀的態度和家長文化水平等影響顯著,在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興趣的同時,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地與家長交流溝通,改變部分家長“課外閱讀可有可無、課外閱讀影響學習”的錯誤觀點,讓家長明白閱讀對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營造健康的家庭閱讀環境時,如果家長能夠將娛樂時間花在課外閱讀上,為孩子做出表率作用,帶領孩子一起課外閱讀,并互相分享讀書心得,那么將對孩子的閱讀行為起到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就會使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積極向青少年運動員推薦課外閱讀內容
高爾基曾說:“熱愛書吧,它是人類的朋友。”書籍是人類的朋友,而朋友有好壞之分,書籍也不例外,書籍的選擇對青少年運動員而言至關重要。青少年運動員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尚未確定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還不完全具備判斷是非好壞的能力,在選擇課外閱讀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并不適合自己的讀物。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的同時,還要做好書目推薦工作。筆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會根據教學大綱和自身閱讀經歷,結合青少年運動員年齡學段、閱讀興趣等方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推薦課外閱讀內容。推薦課外書目的工作不是對書籍的簡單羅列,而是要根據書籍的內容、學生心智特點和“教書育人”宗旨進行綜合考慮。就筆者所帶兩個班級小五和初一為例,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課外閱讀水平還處于初級階級,如果推薦《詩經》《論語》等文言文著作就會造成學生讀不懂,產生課外閱讀困難,就會很費力且感到痛苦,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因此,筆者會為小學五年級的同學推薦容易產生閱讀興趣的寓言神話故事以及培養道德情操的短故事,諸如《哈佛家訓》等。《哈佛家訓》每一章都有不同數量的小節,而每一小節都是不同人、事、物的短故事,是一部較好的勵志書。書中的某一個故事或者某一句話都有可能觸動學生的內心,從而使學生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這為該年齡段青少年運動員人生價值觀的確定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不僅要培養其閱讀興趣,而且要將推薦書目的工作與寫作教學工作相結合。在此情況下,筆者會推薦內容精彩、人文性強、寫作有特色并與語文課本有聯系的名篇佳作,諸如《朝花夕拾》《魯濱孫漂流記》《繁星·春水》等。其中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纖柔、清新秀麗的語言寫成的《繁星》《春水》兩本詩集,語言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通暢而又情韻悠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為初一年級寫作能力的提高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初一年級的學生無論身體與思想都處于青春期的成長期,或許有些許叛逆與沖動,但我們要充分結合其特點,尤其運動員自身特點,適當引導他們閱讀刊物。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初一學生相對比較喜歡《讀者》《青年文摘》《故事會》等刊物,里面的故事相對更能吸引他們,而且通俗易懂,但是在初中這個年齡階段,已經可以適當接觸四大名著和一些文學作品了,因此,在教學課堂中,可結合課文作者和課文內容,適當引導他們去讀這些作者的作品和與這些課本內容相關的著作。
目前,在青少年運動員閱讀量匱乏的困境下,要認清原因,繼而找到合適的突破口,增加青少年運動員的閱讀量,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首先,要激發青少年運動員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按照“由點到面、由面到體”的培養方式,由課本課文循序漸進到文學名著。同時要發揮榜樣的力量,多鼓勵多表揚。其次,要改變青少年運動員家長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構建家校結合共同培養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再次,要正確引導,向青少年運動員推薦課外閱讀內容,綜合考慮,因材施教,篩選出符合當前年齡學段的最適書目,培養出熱愛讀書、道德品質佳的優秀青少年運動員。
【參考文獻】
[1]艾青玲.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與分析[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3(10)
[2]丁瑜斯.重視課外閱讀 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3]鄭慧生.中學生離經典名著有多遠——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二[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2)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