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瑩
【摘 要】從“抓住語境,掌握詞意;自主學習,尋找規律;設置任務,促進運用;拾舊納新,鞏固復習”四個方面闡述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和掌握詞匯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英語詞匯 抓住語境 自主學習 設置任務 拾舊納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134-02
詞匯是最基本的語言單位,它和語言的關系就好比基石和大廈,沒有堅固的基石就蓋不了大樓。著名語言家威爾金斯說過:“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事物,而沒有詞匯,人們不能表達任何事物?!庇纱丝梢姡~匯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它不僅提升學生認知,而且更多的是培養其運用能力,促使其充分發揮語言作用,拓展交流。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要加強重視,積極改善詞匯教學現狀,抓住語境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其在不斷的理解與掌握中加深記憶,優化教學。
一、抓住語境,掌握詞意
“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孤立的個體是很難被記憶的,只有將其放在語境里才會有具體的意義。為此,在詞匯教學時我們要注重語境創設,盡可能地把分散的詞匯聚集在一起,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呈現,賦予其生命,幫助學生有效記憶。
生詞常常讓人頭痛,學生在閱讀時經常會不可避免地遇到,阻礙其理解。對于這種情況學生一般選擇跳過,躲開“攔路虎”。這樣的逃避往往導致其在文意的理解上出現偏差,不能深入文本探究,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畏難情緒。針對這一問題,筆者會采用語境法來解決,讓學生結合上下文探究詞匯含義,由表入里地理解,正確掌握文意。比如,講到文本中“The government of Yunnan Province claimed that Zhongdian is where Shangri-la is in Hiltons story”一句時,學生對其中“claim”產生了疑惑,筆者就引導其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測,學生馬上回到文中理解,由上至下,從下往上深入思考,最后回到句子理解,猜出“claim”是“聲稱、宣稱”的意思。在此基礎上,筆者想到教材中另外一句含有“claim”的句子“Hunger and malnutrition claim ten million lives every year”,并把它寫出來讓學生推測。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有一部分學生脫口而出“claim”是先前的意思,筆者笑而不語,他們馬上知道錯了。然后就采用筆者先前的方法,結合句意推導,馬上猜出“claim”是“奪去(生命)”的意思。
再比如,講到as的用法時,考慮到它是多意詞,如果直接講解學生很難理解,筆者就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在語境里引導,效果很不錯。像在這一句“This means I could get up an hour later than usual as schools in China begin before 8 a.m”中,學生結合語義很快猜出“as”是“與……一樣”的意思,作介詞用。處理這樣的情況多了,學生就逐漸養成在語境中猜詞的習慣,充分利用上下文理解詞意。
二、自主學習,尋找規律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作為課堂的主導者要盡可能在其學習的過程中突出重點,突出學生的主導性,有意“弱化”教師自身的“教”,體現所謂“教是為了不教”。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著重方法的傳授,鼓勵其不斷地探究、領會,積極尋找詞匯規律,從表象看到內里,抓住關鍵,靈活運用。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之所以在詞匯方面屢屢受挫,是因為其沒有掌握有效的方法,所以導致其學習缺乏靈活性,不能隨機應變,靈活掌握。為此,我們要吸取教訓,加強方法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系統地掌握規律。詞匯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筆者選擇比較實用的傳授方法,使其便于理解和掌握。
比如,構詞法就是很實用的一種,它有助于學生記憶。像常見詞“develop”是一個詞根,學生在掌握該詞后可以延伸出很多相關詞:developer,developing,developed,development,developmental,underdeveloped,under-developed,underdevelopment,overdevelop,overdeveloped,over-development等,這些詞都是在“develop”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學生了解這一點,在記憶時就很容易。像“super”一詞,也是有相似的用法,只要提醒學生該詞可用作前綴,并且稍稍舉例,他們就能馬上領會,自覺聯想到superman,superwoman,supermarket,superstar,superpower等詞。而在學“biologist”詞時,學生通常記不住,筆者就會引出“-ist”后綴概念,讓其區分并且掌握相同的詞,像chemist,physicist,這樣,學生在記憶和區分上就能輕松很多。
轉化詞也可以幫助學生擴大使用詞匯,如water,supply,support,focus,content,slide,cool,warm等名詞或形容詞均可轉化成動詞使用。
而說到區分,就不得不提對比法了。眾所周知,英語詞匯中有很多構造相似的詞,雖然長得差不多但是在詞義、用法上有區別。于是,筆者就引導學生對比歸納,將詞形相近的詞匯加以區分,像“form”與“from”,“advice”與“advise”,“hard”與“hardly”,“invent”與“invite”,“decide”與“divide”,“choose”與“choice”等。這樣,學生在以后的運用中就能減少錯誤,更好地應用詞語。
在教師的引導下,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和總結,找出詞的構成規律,更好地掌握詞匯。
三、設置任務,促進運用
任務設置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以課堂任務為載體,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促進其參與思考,并借助任務活躍課堂,推動教學,實現語言教學目的。鑒于這一點,我們在詞匯教學中要精心設計任務,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其對詞匯的不同意義的理解、使用與拓展,實現教學的延伸,培養其靈活運用詞語的能力。
在詞匯教學中實施任務法時,我們要根據學情,把握學生“最近發展區”,圍繞教材用心設計任務,促進學生能力的揮發,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實現“為用而學”。比如,在講The Olympic Games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對競技比賽很感興趣這種情況,筆者就針對這個課的生詞設計任務,先讓學生熟悉相關的詞匯,像Fencing,Beach Volleyball,Judo,Hockey,Archery,Softball等,然后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利用生詞描繪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盛況,看誰描述得更好,用的新詞更多。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一改以往沉默、被動的狀態,積極參與,很愉快地進行相互交流,使得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或者,我們在講解單個詞匯時跳出文本,采用任務法進行針對性訓練,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詞匯,靈活運用詞匯。比如,講“nutrition”一詞時,學生在讀音和理解上都會有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好這個詞,筆者就先嘗試造句:“Im too thin and weak and I need much nutrition.So the doctor suggested I take more meat,fish,eggs and so on,for this food provides all the nutrition I need.If I get enough nutrition,I will become strong and healthy.”在這段話中,筆者重復使用“nutrition”,一詞三次,做了一個很成功的示范。根據筆者的造句,學生開始分析“nutrition”一詞,很快就從句意中得知這是“營養”的意思,并且知道它是不可數名詞。在此基礎上,筆者讓學生嘗試造句,在實踐運用中掌握。
四、拾舊納新,鞏固復習
常言道“溫故而知新”。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限,只有讓其在納新的同時不斷溫習,才能實現有效記憶,讓詞匯教學事半功倍。我們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鞏固復習的習慣,巧妙地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提高學生熟練使用詞語的能力。
對于復習,筆者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盡量不耽誤其正常學習的情況下,采取多種方式,將復習環節貫徹到課堂內外,實現形式和方法的靈活多樣性。比如,在課堂上,筆者會借助抽查默寫的方式進行復習,筆者讀英文,學生拼出單詞并寫出釋義,然后由組長或者同桌批改。有時,筆者會在一個階段的學習后開展詞匯記憶競賽,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進行猜詞、句型轉換比賽,哪組答得多并且對就算贏。這樣的比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記憶單詞的積極性,促使其高效掌握詞匯,并在活動中收獲英語學習的快樂。
此外,寫作也是一種檢驗學生詞匯掌握情況的好辦法,借助輸出反應輸入,不僅讓其意識積累詞匯的重要性,而且更能促進其靈活運用詞匯,并在不斷的實踐中提升自我。但這種寫作也不是讓學生自由發揮,而由筆者結合近階段學習的詞匯,設計話題,讓學生使用這些詞匯來寫作。比如,學完了golf bowling,badminton,athlete,the Olympic Games等詞時,筆者就給出sports的話題讓學生進行寫作,促進其對新學到的詞匯進行運用的能力,鞏固新詞。
總之,優化詞匯教學是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是為了鼓勵學生不斷積累,有效應用,而且更多的是為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為更深入地學習語言奠定基礎。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情,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其抓住語境,掌握方法,在運用中加深記憶,有效掌握。
【參考文獻】
[1]黃群.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詞匯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9)
[2]何大木.奇特聯想記憶法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