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在教育教學和班級活動中,教師就要注意學生的知識能力的發展,更要注重他們的道德品質和世界觀的形成,特別是小學階段的教育尤為重要,是不可忽視的啟蒙教育。康有為說:學問之通否,德行之成否,皆視此學齡。這充分說明了小學階段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利用班隊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熱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呢?首先我們說,班級活動是全體學生在班主任的組織領導下,為實現社會主義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完成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組織班集體所有成員參加的教育活動。
一、政治思想放在首位
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堅持思想領先,貫穿整個活動之中,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到來之際,以其為主題的一次班會,我給學生擬的題目是:《從我做起,愛我中華》,讓學生展開討論,了解20世紀30年代在我國爆發的抗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和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以及中國人民在那殘酷的歷史年代,英勇殺敵、前赴后繼、視死如歸、浴血奮戰、可歌可泣的偉大民族精神。八年抗戰,中國人民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千錘百煉,人民的意志更堅定,最后抗日戰爭以日本帝國主義失敗而告終。通過這次活動,學生記住了這段歷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其是用烈士的鮮血換來的,他們會更加努力學習,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中華、偉大的黨、偉大的人民。
二、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當今,我們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從而振興我們偉大的中華,使我們的祖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根據少年兒童的時代特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并引導其向古今中外的愛國志士學習,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從而積極奮發向上。
三、運用多種方法,使學生進入情境,從而陶冶情操
無論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還是思想教育,都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精心選擇、設計、布置地點和教具,從而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效果。力爭以情感人、以景育人。以《從我做起,愛我中華》為例,我們采用競賽的方法,運用電教手段,播放錄像、幻燈片等,學生通過看、聽,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人民的殘暴行為和掠奪我國人民財產的一幕幕情景,學生個個緊握拳頭,兩眼閃動著怒光,學生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事后他們說,這節課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四、注意知識性和針對性
采用競賽方法強化學生的記憶力,使每個學生都能說出日本侵略中國的具體時間,掠奪煤炭、鐵砂、生鐵多少萬噸?在哪年哪月?大屠殺發生在什么地點?屠殺了多少人?都是什么人?日寇在侵略我國時實施的政策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把學生分成幾組,分搶答題和必答題。另外,再增加一些討論題,也可以運用正反方辯論的形式,由于方法靈活多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熱情。然后教師舉出實例讓學生分析、判斷、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展開討論,積極發言,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注入行動中
實踐活動是少年兒童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為習慣、堅強意志的形成及各種能力、各種素質發展的基礎。實踐活動是架設在少年兒童主觀與客觀世界之間的橋梁。更是兒童心理成熟發展、個性社會化的源泉。只有實踐活動,才是檢驗其道德規范和良好品行的正確標志。如:“開展我是環保小天使”等小隊活動,親自動手種花植樹美化周圍環境,自覺組織小隊隊員制止損壞花草樹木等不良行為;又如,“小發明采訪”主題班會及“我的小創造”“美化我的小天地”“想象大世界”“露一手烹飪技術”等兒童喜聞樂見的主題班會。這些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還讓學生體會到和平年代,我們的愛國意識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現在,在我們的校園里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室里的燈關不關沒人管;水房里,學生洗手時水龍頭全打開,嘩嘩地沖,沖完了不關嚴實就走了;操場、分擔區臟了,只要今天不是我值日,我就不管。只要不是我弄的,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不管。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要從這些小事抓起,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要讓學生意識到愛國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要把強烈的愛國之情滲透到日常的行為習慣之中,投入到平常的學習中,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義務。
參考文獻:
丁鋼.日常教育實踐的意義[C].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