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愛華
新課程標準明確表明,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和身心發展,數學教學一定不能死氣沉沉,枯燥簡單,而是要從“活”字上做文章,讓數學教學生機勃勃,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尊重學生的個性,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動手操作則為學生打開了驗證、求實、探索、創新的大門,合作交流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建構數學知識體系,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豐富自己的數學經驗。讓小學數學教學生彩,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聯系實際,數學教學生活化
生活是數學教學的“源頭活水”。數學教學緊密聯系生活也是新課程標準中所明確指出的。因此,數學教學要生活化,生活化了的數學知識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運用。如,學習數數,認識數字不能單靠黑板上版演的“1、2、3……”強行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具體到將這些數字含義用生活實物表現出來,一支鉛筆、兩塊餅干、三張桌子……有了貼近生活的案例,學生則理解了每一個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又如,教學立體圖形之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所熟悉的實物是什么圖形。無論是課堂舉例,還是課后作業,聯系生活是學生擁有持久數學興趣的良方。數學知識從生活中來,最終又將回到生活中。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就是為了運用到生活中,如,在學習了“利息”一課時布置家庭作業,以“做個理財小能手”為主題,要求學生幫助家長到銀行存款,算一算哪種存款方式將來的收益最大。學生將所學的課堂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不僅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生活化,還豐富了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行為過程就是數學知識再鞏固、再理解、再建構的過程。使學生明白生活處處是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和生活意識。
二、操作實踐,數學教學直觀化
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教師搭建動手操作的平臺,能夠給予學生更為直觀的教學空間,使其思維更為靈活,其創造力也將得到培養。動手實踐是學生驗證和探索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過程,在這其中學生或將迸發出數學思想的靈光,給課堂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如學習三角形,教師要求學生帶一米長的粗線。課堂上要求學生按照4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剪斷,拋出問題,“根據三角形的形狀,先用你手中的線段拼合出三角形,看看那幾根線可以拼合成一個三角形?”學生興趣盎然,紛紛動手操作,很快學生一邊拼合一邊回答,“4,5,7”“4,7,10”“5,7,10”,有位學生忽然焦急地問道:“老師,我用4,5,10三條線段為什么就拼不出三角形呢?”教師并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引導學生:“從前面拼合成功的幾個三角形仔細觀察計算,你們發現了什么?”不一會兒,一位學生回答道:“拼合成功的三角形任何兩個邊相加都大于第三個邊。”那位未拼合成功的學生聽后低頭計算起來,很快回答:“我知道了,我有兩根線段相加小于第三邊。”這一時刻就是亮點,此時教師小結了三角形三個邊長之間的數學關系,如此點睛之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集各種感官于動手操作之中,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條理、學會思考。自己動手所做的事情一般來說會比聽人說更為專心、細心和耐心一些,究其原因,是一種探明究竟的好奇心起支撐作用。這就像是學生心中萌生的好奇種子,一旦被激活,學生則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操作之中,親身體驗和完成數學知識的印證,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合作交流,數學教學生動化
數學課堂不是教師的專屬,教師作為引導者、組織者,要掌握學生學習的節奏,了解學生的狀況,啟發學生的思維,展示學生的個性,學生才是整個課堂的主人,圍繞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合作、交流談論,提供一個學生想說、敢說的交流平臺。如《數學廣角》一課,教師以“找朋友”為主體要求學生分成4人小組,3人手持A,B,C的號碼牌,1人觀察他們之間可以牽手幾次,隨后分小組進行談論,將最終確定的結果寫在紙上。這一過程促進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顯得格外興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更加輕松愉悅,令整個課堂生機盎然,散發出智慧火花相互撞擊的精彩。合作學習,教師首先要考慮知識接受的均衡性,有的學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強,腦子靈反應快,有的學生較為慢,教師有意識地“強、弱”搭配,每小組中的成員分工不同,問題設計也分難、易程度,滿足不同學生的數學訴求,都可“跳一跳夠得著”。學生作為參與者,要積極大膽地表述個人見解,成功的體驗能為學生帶來心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從而對數學的興趣油然而生,發掘和探索數學問題的信心大增。
總之,小學數學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用心于學生接納知識的具體規劃中,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將生活的“源頭活水”引入數學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科學組織學生合作交流,重視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技能方能日漸見長,數學知識的運用更具靈活性,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使整個數學課堂風生水起,活色生香。
參考文獻:
蔣婷.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