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摘 要】分析智能時代背景下會計教學的特點及APP運用于會計教學中的優勢,構建APP在會計教學中運用的模式,并從學習、測試、資料、互動等基本模塊和環節對會計教學APP設計提出建議。
【關鍵詞】APP 會計教學 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C-0189-02
智能時代背景下,移動互聯技術使得智能手機和PAD成為眾多人追崇的終端設備,利用網絡和終端設備,APP贏得了普遍青睞,從而傳統的會計教學越來越呼吁高效、便捷的方式。會計教學中使用APP平臺具備各種優勢,可以很好地補充課堂教學。本文試分析智能時代背景下會計教學的特點及APP運用于會計教學中的優勢,構建APP在會計教學中運用的模式,并從學習、測試、資料、互動等基本模塊和環節對會計教學APP設計提出建議。
一、智能時代背景下會計教學的特點
(一)多樣的教學形式。傳統的會計教學形式主要以面授為主,智能時代背景因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加速了教學形式的變革,會計專業的教學形式也不斷轉變,出現以中華會計網校為代表的網絡教學,這種視頻學習、在線答疑的靈活教學方式受到很多在職學習人員的熱捧。教學形式從黑板、投影轉變成視頻、音頻、電子書、電子筆記等多樣化的形式,這比傳統的面授優勢更明顯,受到各層次會計學員的歡迎。
(二)豐富的教學資源。傳統的會計教學資源局限在教材、習題冊等紙質資料上,而在智能時代背景下,會計工作方式的變革強烈推動會計教學的變革,傳統的會計教學資源既缺乏生動性,又缺乏學習環境的投入性,已不能適應當前信息化時代的學習要求,由此多種豐富的會計教學資源應運而生,有些軟件開發企業研發了各種學習軟件、模擬自測等自主學習軟件,涉及到基礎知識、難點突破、模擬真實環境、模擬考試系統等,從多方面輔導學生進行自學和自測,有些軟件模擬會計工作環境,為崗前培訓帶來了便捷。這些不同形式的教學資源豐富了會計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致,同時也方便了教師的授課和指導。
(三)較高的教師素養。現在的學生時代感很強,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會計教學,又需要大量利用信息化平臺使用會計軟件,如果教師的知識落后,即便再有教學經驗,也會使學生缺少價值認同感。因此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會計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不僅是專業能力過硬,更要求教師熟練使用計算機軟件,甚至根據教學需要進一步開發軟件,這就對會計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職業和專業素養要求。
(四)先進實用的教學理念。會計教育屬于職業教育范疇,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學生完成學習后,能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智能時代背景下,隨著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會計教育更呈現出現代化和先進性。傳授傳統的手工做賬已遠遠不能跟上時代步伐,只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才能滿足人們對學習環境的時代訴求。
二、APP運用于會計教學中的優勢
(一)學習條件優勢。隨著無線網絡的發展和移動終端技術的進步及智能手機、PAD等移動終端設備的不斷普及,為移動學習的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現在幾乎每個會計學習者都擁有一臺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并且都能進行熟練的操作,特別是會計專業的大學生,智能手機、PAD、筆記本電腦成了他們必不可少的裝備,這為移動學習創造了基本條件。
(二)學習效果優勢。會計學習APP具有的便攜性、靈活性、個性化等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面授學習方式的不足。
1.學習時間自主安排。學習時間不用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瑣碎的時間學習,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學習任何內容,這與其他學習方式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
2.增強主動學習意愿。采用APP進行會計學習,學生可以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可以在線和學習群體進行交互學習和探討,這樣減少了學生對教師教學的依賴性,從而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3.提高學習興趣:采用APP進行會計學習,界面活潑、操作簡單、內容精辟、互動頻繁,使枯燥的會計學習擁有了美感,因此可以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APP在會計教學中運用的模式
(一)教學方式的運用模式。APP的特點眾所周知,便攜、交互簡單,通過會計教學APP,教師能夠實現分發作業、學生答疑、重難點內容重現等功能,以此獲取學生學習過程數據,教師再通過教師端進行統計分析,直觀獲取學生學習情況。
(二)學習方式的運用模式。學習環境的變革引發了學習方式的變革。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使腦力勞動群體協同作業的工作方式成為一種新的主要工作方式。這種新知識工作以網絡為載體,以群體智慧為力量,借助信息化工具,生成和呈現個人成果,分享群體協同作業。學生使用PAD或智能手機在會計學習APP上進行協同作業,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協作學習的體驗。
(三)資源與工具運用模式。在資源運用上,會計學習APP要加強群體溝通與分享,實現促進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在工具運用上,會計學習APP要能夠使學生借助學習工具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四、會計教學APP模塊設計的建議
運用會計學習 APP 進行學習,是以移動終端設備為依托,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在線學習活動。會計教學APP應該具有學習、測試、資料、互動等基本模塊和環節。
(一)學習模塊。學習模塊是最基本的模塊,該模塊以知識學習為目的,包括學習的基本內容、重難點講解等輸入性內容。視頻學習方式可以選擇當前比較流行的“微課”。微課程將重要的知識點碎片化后單獨講解,讓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通過APP客戶端參與學習。多個碎片化知識點通過學習者一一學習后最終形成整體化知識,并且深諳于心,達到熟練掌握知識點的目的。閱讀學習方式可以選擇電子書形式,將各個章節的內容形成思維導圖,使知識脈絡更加清晰,更方便學習者隨時查閱。學習者通過多次反復閱讀知識點,可以夯實基礎,還可以將相關知識進行拓展延伸,順利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二)測試模塊。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自我測試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測試模塊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已學習的內容進行自我測評,考查某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模塊的題型主要以選擇題為主,測試完成后,系統根據預設答案進行評分,讓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測試分數和對題目的分析解答。這樣一方面能夠鼓勵學習者,測評像玩游戲一樣,闖過一關有信心和興趣進入下一關,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隨時了解自己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另外測試模塊可多次進行,鼓勵著學生愿意反復多次測試,這樣也能將枯燥的會計學習變得更活潑、生動和吸引人。
(三)資料模塊。資料模塊在會計學習 APP里非常重要,它不再是對教材的簡單復制,而是經過一線教師或專家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的學習筆記。資料模塊里的資料包括重要的知識點,對文字難以理解和描述的部分會以圖片或動畫的形式展示,學生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有趣。比如在會計教學中賬戶結轉的問題、財務管理中貨幣時間價值的問題,可以以簡短動畫的形式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在APP中快速查詢到該內容的資料,打開后進行查閱或播放,以讓學生更直觀、更輕松的理解重難點知識。另外,資料模塊中還應包括資料鏈接。對于會計教學APP這種小型學習軟件,能夠容納和預設的資料是有限的。于是設計者可以在該模塊中添加一些常用知識點的鏈接,比如“營改增”這個內容,可以鏈接權威網站的解釋,更可以鏈接優秀期刊中關于這個內容的最新動態和學者們對這個內容的探討。這樣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不再局限于教材知識,也讓搜索變得不再復雜,使學生更能高效應用已有成果,更新學習內容,擁有先進理念。
(四)互動模塊。對于以互聯網為主要依托的APP學習來說,互動是整個APP的靈魂。整個學習充滿互動則充滿著無限的活力,師生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之間的互動,一個良好的會計學習APP在互動中生存并不斷發展,在互動中使用者才體會到學習的氛圍、知識的力量無處不在。互動模塊可以包括即時互動、留言互動和分享互動。
即時互動比較流行,當前的QQ和微信是主流產品,很多APP也都有即時互動的功能模塊,目的在于讓參與者能即時接收和發送消息,交流學術問題、疑難問題、個人觀點意見等,讓學習過程隨時隨地都有溝通。留言互動主要體現在教師答疑,學生可以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留言的形式發布,APP里的教師或專家只要有空就能回答,學生可以獲取比較權威的解答,更方便了一些性格內向,在傳統面授課堂中羞于提問的學生。分享互動充分體現了會計學習APP群體協作和群體智慧的特點,參與者將自己學習的心得、閱讀的好文章等內容發布到互動中,讓志趣相投的人一起閱讀和分享,這有利于知識的傳播,更給APP建設完善提供了參考資料。
總之,智能時代背景下,會計教學也應與時俱進,思考和規劃教與學的先進性。開發和利用APP 移動在線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在網絡前提下隨時隨地訪問該平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APP課前布置預習內容,課中強調重難點,課后布置作業、互動學習。利用APP移動學習可以創新會計教學的模式,探討高校會計教學翻轉課堂的利用,為高校會計教學和社會會計教學開辟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常倩.全媒體時代會計面授教學模式探討[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11)
[2]宋曉玲.面向移動終端設備的學習應用程序(APP)的設計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4
[3]馬玉慧,趙樂,李南南,王碩爍.新型移動學習資源——教育APP發展模式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4)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產學研3D協同創新發展路徑研究”(2015B107)
【作者簡介】李 凌(1978— ),女,四川內江人,經濟學碩士,講師,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會計與審計及教學。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