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笑顏
摘 要:以剪紙教學為切入點,把理論學習與行動研究相結合,案例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實踐反思與專業成長相結合,對教學進行分析研究,以形成高效的美術課堂。
關鍵詞:剪紙教學;高效課堂;反思教學
中國民間手工藝藝術中的剪紙藝術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通過剪紙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本文從探索剪紙教學方法入手,對美術課堂的教學實踐進行剖析。
一、研究背景
本案例研究的基于以下兩方面:一是聚焦新課標背景下的美術學科教學,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探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課程實施環節。二是以改進美術教學為目的,以反思性實踐為基礎,關注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教學反思,切實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完善教學模式,并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進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達到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的目的。
二、研究目標
一是汲取新課標的教育理念,調整教學基本流程和個性化的美術教學形式,開發美術教學模式,學會解決教學中出現問題,努力促進教師專業的成長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二是探索改善影響美術課程實施效果的因素,形成高效的美術課堂。通過研究,促使教師理解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自覺地進行教學反思實踐。
三、研究過程一:理論學習
理論學習是課程研究的思考階段,汲取先進的教學理念是課程研究的關鍵,為此我研讀了大量相關書籍,根據美術教學實際進行解讀,直接對研究的教學實施起到指導作用。此外,還通過去圖書館,翻閱各種教學刊物、美術教育雜志、互聯網搜尋相關材料,來獲得最新最全面的資料。
四、研究過程二:實踐操作
本案例研究將剪紙教學分為兩個課時,具體如下:
第一課時:技法學習課
流程為:引入—確定教學目標—講解技法—布置作業—完成作業—自我評價。
引入:通過展示剪紙作品,可以講解剪紙的起源與文化內涵,旨在激發學生學習剪紙的熱情。
確定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課程安排,知道要學習什么,學習后要做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樣的技能目標。確定目標時要注意目標讓學生易于實現,不能過于專業化。
講解技法:要讓學生知道如何去完成。需要注意的是講解操作技法要點條理清晰,制作步驟明了,示范準確,使學生產生興趣,減少畏難心理。
布置作業:學生個人或采用分組的方式完成,注意結合教師在講解中所提到的技法要點,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自身安全與教室衛生,充分調動每位同學參與其中。
完成作業: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操作的時候,教師要參與其中,深入每個小組中,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指導。
自我評定: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定正確認識自己是否掌握所學,哪里還存在不足,培養學生自我認識及自學能力。
技法學習課: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技法講解和示范,初步掌握剪紙的制作方法,通過練習達到熟練運用,同時可讓上手比較快的同學加以創新。
第二課時:展示課
流程為:確定主題—布置任務—準備工作—展示作品—互評自評。
確定主題:結合上節課所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確定展示作品的主題。
布置任務:每小組選出組長,在確定作品主題后,組長把所創作的作品分成不同任務分給各組員,要做到分工明確,按畫、剪、貼等環節順序完成。
準備工作:組員按任務開始準備工作,相互照應但互不影響,如遇到困難可以找組長進行協調,或找教師給予幫助。教師也要到學生當中去,以確保學生的任務順利完成。
展示作品:各小組將作品進行展示,并派出一名組員說明作品內容及所要表達的含義,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互評自評:學生在這部分時間進行自由討論,選出自己認為最優秀的作品,并總結本組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討論出切合實際的改善方案,教師要做及時的引導、補充和肯定,從而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展示課:在學生準備時,教師要及時深入到小組中去,以確保學生作品按時完成并取得成功,讓學生通過體驗剪紙獲得樂趣,鍛煉了動手能力,得到美的享受。在作品展示的同時增強了小組間的合作意識,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五、研究反思
本案例研究的重點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創新。兩課時下來,出現了一些優秀的學生作品,但是遠遠沒有預期的多。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一是選材的問題。學生平時的生活積累較少,學生不知道該剪什么,很容易將老師的示范照搬照抄,自己創新設計得非常少。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在進行剪紙教學之前,可以先講授圖案設計,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二是學生不知道如何設計,這主要是對于剪紙的特點掌握不足,要么細節畫得太細,要么就是沒有考慮黑白層次的設計。因此,教師應該在課上安排點簡單的任務,從簡到難,再做復雜的圖案設計,學生應該能夠設計得更好。
通過這次案例研究,我發現課堂主要看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最主要的是要處理好“教”和“悟”的關系。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有效結合,如美術與音樂,在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放一些音樂,這樣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果。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多鼓勵表揚學生,進而促進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