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 李娜
摘要: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并形成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新形勢下社會主義中國的各行各業(包括新近出現的新媒體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的創新和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新的發展環境下,新媒體應該如何理解和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新媒體發展的關系,完善自我定位制定發展策略,這對新媒體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四個全面;新媒體;關系探析
中圖分類號:D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95-0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新形勢下社會主義中國的各行各業(包括新近出現的新媒體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媒體一直以來都是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隨著時代的發展,媒體的創新和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尤其近年來,新媒體自出現起發展日趨激烈,大眾對新媒體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新媒體自身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和困境,在新的發展環境下,新媒體應該如何理解和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新媒體發展的關系,完善自我定位制定發展策略,這對新媒體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新媒體發展的基礎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是在物質層面以及居民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提升,同時,也對新媒體的發展提出了要求。新媒體的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具體可以從發展脈絡和內涵兩個方面看出
發展脈絡上相互交織。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首次提出小康社會的概念,然而當時描繪的小康社會還是不全面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直至十八大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時期恰好也是我國媒體事業迎來復蘇和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開始出現以即時通訊、手機傳媒等為代表的新媒體以來,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受眾和影響日益廣泛,這是我國小康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的現象。
具體內涵上相互交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內涵上包括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高、經濟社會科學健康發展、精神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等方方面面。這些方面和新媒體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新媒體自身的傳播和廣泛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促進人民在精神文明和文化審美等方面的提升,進而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同時,小康社會的提升可以促進人民大眾對新媒體精神文化的需求,進而促進整個新媒體事業的發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媒體發展的動力源泉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的經濟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濟上由之前的尚不能解決溫飽,到現在的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但新時期,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變化,也就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新時期的深化改革開放,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等方面做出了描述。”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媒體發展的動力源泉,具體而言:
指導思想上相互貫通。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這是深化改革的前提。新媒體出現以來,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狀態,受眾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但也是在這種情況下也出現了一些新媒體不能堅持原則的事情出現,這與其沒能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其指導思想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新媒體作為當代的主要媒體手段之一,也肩負著向人民大眾宣傳黨和國家深化改革思想和政策的重任。新媒體行業只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才能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目標任務上相互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是為了促進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促進人民精神和文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新媒體的目標任務是為了更好地傳播新聞和有價值的資訊,以方便民眾,滿足廣大人民的精神需求。從以上可以看出,新媒體的目標任務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雖然在具體形式上有差異,但兩者從根本上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全面依法治國是新媒體發展的法制保障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同時,全面依法治國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保障。新媒體事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國家法律法規的保駕護航,同時,新媒體的發展也應該在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決不能做出背離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而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家法律法規的普及,提升廣大民眾的法律知識水平,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從當前法律制定的全面性上來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涌現出了一大批如新媒體的新興行業,法律本身的滯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在這些新興行業上,法律本身存在一些空白區域。因此,全面依法治國的施行可以促進國家法律法規的完善,進而能夠保障新媒體等新興行業的發展。
從我國當前的國情上來看,雖然我國的經濟社會取得了一些列發展成就,但不能否認,我國當前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當前的各行各業都處在轉型的關鍵時期。新媒體行業作為新興行業的代表,更需要轉變自身發展定位和策略。法律法規就是各行各業進行轉型的法制保障和穩定器。新媒體行業只有在法律法律的保障下才能真正有效地進行自我轉變,提高效率和進度。如果沒有法律法規的充分保障,新媒體的轉型只會出現一系列亂象。因此,全面依法治國在很大程度上為新媒體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四、全面從嚴治黨是新媒體發展的政治保障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領導核心。自黨成立以來,就一直重視媒體和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建國以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媒體事業徹底告別了近代以來的半殖民半封建的媒體性質,迎來了媒體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媒體事業更是蓬勃發展。進入21世紀,開始出現的新媒體更是迅猛發展。因此,堅持黨的領導是新媒體事業發展的關鍵。
從黨的性質上來說。黨的性質決定了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全面從嚴治黨更是黨在新時期鞏固執政地位、提高自身執政水平、應對新形勢新情況的重大舉措。新媒體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近代以來的歷史也證明,離開黨的領導,媒體事業只會走入歧路彎路。全面從嚴治黨,在一方面能夠提高黨對新媒體的領導水平,促進新媒體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使新媒體認清自身責任,樹立和堅持新媒體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感和使命感。
從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性上來說。當前一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在金錢和權力等的誘惑下,慢慢喪失了自己的理性信念和黨性原則,做出了一些損害人民和國家利益的行為,并且在人民群眾中形成了惡劣的影響。黨在十八大后,尤其是在施行全面從嚴治黨后,嚴抓黨的紀律,堅決打擊黨員干部的違法亂紀行為,提高了黨的執政水平,維護了黨的原則。新媒體在這些活動中發揮自身優勢,一是配合人民群眾及時地監督黨員干部違法亂紀的行為,二是使人民群眾能夠更及時更準確地了解黨的動態。全面從嚴治黨也凈化了新媒體行業的發展環境,促進了新媒體的發展。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新媒體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在真正落實和貫徹黨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礎上,我國的新媒體事業才能獲得相得益彰的發展和創新。而新媒體事業的發展也能夠促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進一步落實和貫徹。
參考文獻
[1]李忠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演進脈絡與重大意義 人民論壇[J] 2015年第6期
[2]許靜波,李曉洵.“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實現中國夢的關系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J] 2016年第6期
作者簡介:
張猛,2014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李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