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東
摘要:社會在不斷發展,高學歷,有文化的人很多,但道德觀念較差,因此國家和社會對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發展及教學質量也越來越重視,本文以影響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問題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68-01
小學的語文教學教育是個人成長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方式上有重大的創新和改革,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教學方法,教師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育方式,針對學生的特點,讓每個學生都能輕松、快樂的學習,從而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適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
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對小學生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對語文課程產生興趣,才能更好的了解內容,掌握知識。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產生興趣,比如小學生對拼音字母的學習,學習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學生要能夠正確區分聲母、韻母及整體認讀音節,傳統的授課方式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方式上有改變和創新,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將聲母、韻母及整體認讀音節分別編成順口溜,便于學生記憶,也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改編,從而活躍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同學之間有更多的互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學到知識,這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的方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對直觀的事物感知能力比較強,對抽象事物認識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太死板,要以靈活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講課前,以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帶入,引起學生的興趣,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做游戲的方式,打開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要學習的內容,從而更高效的學習。只有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三、做好授課前的準備
教師在授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課程安排條理清晰。內容形式上的設計要新穎,問題上的設計也要合理有趣,適當增加學生的自由討論時間,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獎勵,對回答錯誤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深入了解,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出相應的指導,讓每位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比尾巴》時,有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為什么‘巴字在字典中被標明了讀‘一聲,但是在教材標注的標題中,‘巴字卻沒有聲調呢?”對于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表揚:“你觀察得很仔細,也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巴字是一個很有趣的字,當它單獨出現時,要讀‘一聲,而與‘尾做朋友時,卻要讀‘輕聲,像這樣的詞組還有‘漂亮‘窗戶等,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同時,教師要給這位提出問題的學生一張笑臉卡片,以表揚他善于觀察的意識。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學到了相應的語文知識,而且激發了他們提出問題的積極性。
四、優化評價方法
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只是局限于學生回答問題的對與錯或者是考試分數的高與低。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不僅使得學生形成一種思維定勢,認為“老師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更加扼殺了他們的求異思維,使他們舍棄自身的想法。因此,想要提升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要求教師必須優化評價方法,因人而異,因人施教,通過合理有效的評價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學會發現學生長處,以表揚為主組織教學。一年級學生生性好動,紀律觀念較差,但他們有極強的表現欲和好勝心理,時時都想爭得教師的表揚和肯定,成為全班同學的榜樣。教師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稱贊的手勢,就可以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發現長處及時表揚。在滿足個人表現欲的同時,刺激其他同學的表現欲,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
五、尊重個性差異
小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學習能力都會有所差異,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積極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多元化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會學生正確的且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自主進行語文學習,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六、倡導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所學內容有自學意識。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未占學習的主體地位,往往扮演著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的角色。這種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往往無法獲得學生的青睞。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們應該積極提倡自主學習,讓學生互相之間進行討論,培養創新思維。此外,不要壓制學生們的質疑行為,要積極培養他們的質疑習慣。不要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無關緊要或者比較淺薄而呵斥他們,打擊他們,那樣會使得他們不敢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的質疑行為,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形成自由探討的學習氛圍,為培養學生能力和開發學生思維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從本質上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
七、結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各個階段的教學方式在不斷變化和完善。小學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小學低年級語文主要教授給小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從而為其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素霞. 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的幾點策略[J]. 科教導刊(下旬),2016,01.
[2]陸瑜蘭. 提升低年級語文課堂上的注意力策略[J]. 學周刊,2015,09.
[3]滕文春.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9.
[4]張中艷.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