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核算,是對企業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各種生產費用的總和統計。中心任務是改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竟爭力.
【關鍵詞】成本核算 成本預測 成本決策 成本計劃 成本控制
1.成本核算概述
工業企業的基本經濟活動是生產和銷售產品。首先工業企業生產產品,就要發生耗費。而生產耗費包括原材料耗費、人工費用耗費。工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各種生產費用的總和,就是這些產品的成本。
2.工業企業成本核算任務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是受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所決定的。首先要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促使工業企業降低成本,改進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體通過以下步驟;(1)通過成本預測和決策爭取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效益的最優化,(2)通過成本決策,制定工業企業的目標成本,編制工業企業成本計劃,作為工業企業降低成本的努力方向,作為工業企業成本的控制、分析和考核的依據。(3)通過成本計劃,制定工業企業生產材料及人工費等相應的消耗定額和有關的法規、制度,控制工業企業各項成本,防止浪費和損失,促使工業企業執行成本計劃,節約、降低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4)正確、及時進行企業成本核算,反映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成本信息,以達到工業企業效益最優化。(5)分析和考核各項消耗定額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和結果,調動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促使工業企業改進生產經營管理,挖掘降低成本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3.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職能
為了圓滿完成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要確認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任務,以充分發揮成本核算的作用,(1)首先對工業企業生產做成本預測,對與成本相關的各種數據、可能發生的發展變化和將要采取的各種措施,采用專門的方法,對未來的成本水平及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測算。通過成本預測可以減少生產經營管理的盲目性,提高降低成本自覺性,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生產經營過程應經常性進行成本預測。這樣可以保證企業在成本決策過程中有系統的數據可以參考,有助于企業正確確定目標成本。正確編制成本計劃??梢噪S時掌握企業成本變化趨勢,有效的控制企業成本。(2)根據成本預測的有關資料,擬訂各種提高生產,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和降低成本的方案。并且采用一定的專門方法對各種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經濟分析,在若干個與生產經營和成本有關的方案中,據以作出最優化的成本決策,確定工業企業目標成本。從而對企業成本實現事前控制。(3)依據企業的目標成本,提出為達到規定的成本水平應采取若干措施,進行成本計劃。成本計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依據。成本計劃的編制也是降低成本的過程。(4)依據成本計劃,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根據成本計劃對各項實際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成本進行審核,控制,將其限制在計劃成本之內,防止超支,浪費和損失的發生以保證成本計劃的執行。要制定原材料,燃料,動力和工時等消耗定額。以起到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應在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進行,這樣可以保證企業實際成本與消耗定額和計劃等差異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事前成本控制,可以最大限度挖掘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5)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成本事中控制可以提示企業產品真實的成本,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成本,實際控制成本的辦法為;工業企業成本發生的同時,應該計算實際成本,從而發現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為成本事中控制和事中分析提供數據。(6)成本核算給成本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他可以與本企業的計劃成本比較,也可以與上年同期實際成本比較,也可以與國內或同際先進企業的成本等進行比較,確定成本差異,并且分析差異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責任,以便改進生產經營管理,降低實際成本,提高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成本分析在每月未、季未、年未,既事后定期進行。同時在實際發生成本時,也可以計算成本差異,既事中進行成本分析,以便確定工業企業成本超支是否有正當的理由,應否發生,從而及時,有效的控制成本。(7)成本分析的基礎上定期進行工業企業的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和考核。以便于分清企業經營的責任,使成本更加合理,在對企業成本計劃和企業內部各責任成本指標的執行結果進行考核時,都應剔除客觀因素(既不可控因素)對成本變動的影響。成本考核與獎懲制度相結合,根據企業成本考核的結果進行獎懲,以便充分調動企業職工執行成本計劃,提高經濟效益的積級性。
4.現行成本核算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中,企業在成本核算過程中,生產成本的間接材料分配方法不盡合理,方法過于簡單,成本核算分配不夠詳細,輔助生產成本等水電等共用生產材料,企業常將這部分生產成本掛賬,既使攤銷也往往是完工產品中簡單的平均分配,使得工業企業成本未能真實反映企業實際成本。
5.成本核算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要做到算管結合,算為管用。正確劃分生產經營性成本與非生產經營性成本,正確劃分各個月份生產成本界限,正確劃分各種產品成本界限,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未完工產品成本界限。正確確定財產物資計價和價值結轉的方法。完善定額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原始記錄的統計工作,工業企業內部計劃價格的制定和修訂,適應工業企業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采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建立外購材料、外購燃料、外購動力、工資、計提的福利費、折舊費明細統計核算,以保證成本核算的要求。建立成本核算項目,明確成本核算程序,編制產品成本報表和分析報告。以上核算方法;應貫徹誰受益,誰承擔原則。何時受益,何時承擔原則。承擔生產成本與受益程度大小成正比的原則。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直接人工和間接制造費用的總和,構成了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成本涉及的內容較廣,對于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產品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是制訂產品價格的一項重要因素,還是進行決策的重依據,所以加強成本核算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增強為企業快捷、準確提供經營決策,提高企業國際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