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寧 荊輝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2
摘要當前,我國經濟處于新常態攻堅期,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我國經濟工作的部署重點。在我國發展的這一關鍵期,企業的成長、壯大、轉型至為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的和諧穩定、經濟的持續發展。企業要發展,關鍵靠員工的工作行為,而員工的工作行為,關鍵看其思想意識,由此,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新形勢下企業的靈魂。本文分析了目前新常態經濟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改進、完善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企業 思想政治 發展 問題 對策
一、新常態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企業管理人員,針對員工在思想上的各種矛盾、疑惑,通過宣傳科學、正確的道理,解決員工的思想問題,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員工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工作和生活,促進企業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疏導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了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同時,習總書記又指出,宣傳思想工作要實現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由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延伸開來,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在黨建工作中,在企業的發展和管理中亦發揮同樣重要作用。在當前“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經濟發展要求下,許多企業被迫轉型,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面前,容易急功近利,只關注生產經營本身,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生產過程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發展的“定心丸”
思想政治工作藉由企業價值理念、企業發展戰略、企業宗旨的創建和宣貫,可以統一思想,穩定隊伍,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精神動力,將企業精神轉化為個人意志,實現企業發展愿景與個人成長成才意愿的有機結合, 形成政通人和的良好企業氛圍。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劑”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生產經營和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加強政治思想工作,提升員工工作熱情,改善工作作風,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改進服務水平,形成攬活—干好—再攬活的良性循環,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的地向前發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發展的“指明燈”
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動開展,可以形成企業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既為企業指明了經營目標、發展方向,通過對員工的宣傳教育,也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幫助其理清其工作整體思路。
二、新常態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新常態形勢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風險加劇,競爭壓力加大,從而導致不少企業,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普遍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管理層面,往往只關注生產經營本身,片面強調企業效益的重要性,認識不到粗放短淺的管理激勵模式只能帶來一時的效益增長,忽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向心力、凝聚力方面的突出作用,意識不到其在企業生產中的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員工層面,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不力,帶來的是員工往往體會不到工作自身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而只關注自身收入和既得利益,收入高,好處多,工作動機強,,一旦企業經營狀況稍微下降,自身收入降低,極易喪失工作動力,生產積極性大幅下降,帶來的是企業競爭力繼續下降的惡性循環,難與企業同成長,共進退。
(二)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形式單一、陳舊
當前,部分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形式單一,難有創新。管理層布置思想政治工作時,要么主題乏善可陳,鮮有與時俱進的工作針對性,要么夸夸其談,不考慮下面基層執行的可行性。而到基層開展時,更是以敷衍了事、草草應付檢查為目的,最后的結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流于形式,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無法形成新穎、深刻的思想認識,煥發企業的工作活力,反而容易形成廣大職工認為思想政治工作無用、累贅的負面錯誤認識。
(三)思想政治工作機制不健全
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需要健全的機制來保障。新常態下,企業追求高效率運作,以得到高額的產出和回報,往往無暇顧及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執行、激勵等機制,造成其開展舉步維艱。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成熟獨立的運作機構和人員,經常由臨時的兼職人員完成,工作責任劃分不明確,從事人員經驗不豐富,隊伍青黃不接。二是員工本職工作時間安排過于飽滿緊湊,從思想政治工作的計劃確定、任務下發執行、任務反饋處理,經常出現時間保障不足,導致員工只能在空閑甚至是休息時間完成任務,易引發其反感情緒。三是獎懲考核、激勵措施手段欠缺,作為領導層關心的只是任務本身是否完成,而對于完成質量并不關注,工作完成好壞沒有區別,導致完成效率、質量低下。
(四)思想政治工作時效性、針對性欠缺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發展進步很快,管理機構、運營模式、規章制度各方面向國際看齊,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夠,開展易沿襲以往的思路,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滿足新意識形態下的思想需要。新常態下,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人員流動迭代加快,對于企業中的新生力量,特別是八零后,九零后,其意識形態、價值觀念與以往已大不相同,沿用老套的思路、方式、價值體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就難以獲得其認同,引起共鳴。比如,八零后、九零后的家庭觀念、個人意識加重,按照以前的犧牲家庭、個人,奉獻企業這種觀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容易適得其反。
三、新常態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
政工工作的實施對象主體在人,加強政工工作,首要在于人的培養,隊伍的建設。一是要從頂層大力培養政工隊伍干部,做好政工工作的源頭建設。從干部的選拔、任命、培訓、使用要層層把關,制定嚴格的標準和規范的流程,選拔思想穩定、政治過硬、素質優良、為人正派、關愛下屬的政工干部到工作崗位,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重要思想,通過專題講座、手抄黨章、革命紀念地參觀等不間斷的學習,促使其始終保持對政工工作的高度敏感性和重視度,理順政工工作源頭,從根本上重視、正確認識政工工作。二是要在底層員工中培養一批思想積極,執行力強的年輕員工,對待政工工作能夠高質量、不打折扣的率先完成,帶動和引領其他員工,營造政工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創新研究,開拓工作渠道,豐富工作形式
習總書記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企業要創新,企業的創新不應只局限于生產力的創新,政工工作同樣需要加強創新研究,利用職工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主題和形式進行開展,提高工作效率,達到理想效果。一是要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題與企業發展、個人命運結合起來,能落地,有實用價值,逐步培養員工對政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可,二是可以利用目前流行的“互聯網+”理念進行工作開展,通過微信、互聯網等平臺,選定主題,推送政工材料、視頻,供大家進行學習、測驗、考核。
(三)不斷完善健全政工工作機制
政工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離不開健全機制的保障。一是要成立專門的政工工作機構,提供人員保障,明確工作責任,層層分解任務,有效落實到人。二是要在工作中為員工預留足夠的政工工作時間,提供時間保障,避免員工占用個人休息時間,體現企業對政工工作的重視,本職工作與政工工作有機結合,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三是要出臺獎懲考核、激勵措施。政工工作的目的絕不是單純地完成指標,而是要能改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因此,工作質量的好壞極為重要,對于政工工作出色的個人和團體應給予一定的獎勵,保證其工作積極性,督辦完成不力者,應適當給予考核,形成正確的激勵氛圍。
(四)與時俱進,開展員工心態研究,加強溝通交流
當前,中國社會面臨各種思潮沖擊,員工思想易受波動。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果,必須了解員工的所需所想,對癥下藥。因此,一是要研究當下主流意識形態,從年齡、學歷、家庭背景等多個角度對企業員工進行分類,通過問卷、績效溝通、職工座談會等多種方式開展員工心態研究,進行心理性評價,分析各群體不同特點,做到政工工作的針對性。二是要廣泛溝通交流,管理人員要擺正位置,放平心態,了解員工的困難和實際情況,注重解決員工遇到的實際問題,及時處理,將影響企業穩定發展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
四、結語
新常態下,機遇和挑戰共存,大浪淘沙,洗盡鉛華,企業要想提升競爭力,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就必不可少。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才有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才能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真正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曾令芬.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創新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0(1).
[2]曾志偉.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10).
[3]劉立偉.淺析企業政治思想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國對外貿易,2011(4).
[4]張亞男.分析新時期企業政工工作面臨的挑戰和策略[J].華章,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