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花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2
摘 要 本面分析了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央企自主創新的現狀,深入剖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文章認為,應在國家層面和企業層面上完善管理制度,發揮市場配置作用,健全創新激勵機制,培養創新意識,推動以創新發展為導向的企業改革。
關鍵詞 央企 自主創新 企業創新文化 信息平臺 人才戰略
一、引言
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同時,經濟增長也面臨著嚴峻的下行壓力。近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公布,“互聯網+創業創新”成為重點之重。在“大眾創業”的背景下,創新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緊迫。央企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將企業內部的資源整合,突破企業自身發展局限,把業務及機制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組織體系,這成為企業改革關鍵。
二、央企自主創新的主要問題
(一)同行業競爭性激烈
央企在行業資源配置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同行業資源的分散可能產生加大同業競爭,如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先進設備重復引進、業務結構不合理和價值鏈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央企自主創新能力弱和國際競爭力不強等嚴重問題。比如中國高鐵領域的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在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時,中國南車、北車存在惡劣競爭甚至低于成本投標,造成國家資源浪費,是一種無序的市場競爭;又如中國核電領域的國家電投、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的“三足鼎立”局面,出現中核集團華龍一號、中廣核華龍一號等壓水堆以及重水堆、鈉冷快堆、高溫氣冷堆等眾多核電反應堆類型、型譜,造成了重復建設、研發力量分散、技術難以融合、難以形成合力“走出去”等障礙。
(二)自主創新動力不足
多大央企處于行業壟斷地位,市場競爭壓力不足,又缺乏企業家精神的經營者,缺少有效的創新激勵與約束機制。目前央企在一些關鍵技術、大型成套設備、核心元器件等領域扔依賴進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還比較少。央企的研發投入力度遠低于國際先進國家研發水平,更缺乏對技術型人才、企業自身優秀研發團隊的培養。
(三)管理體制不完善
央企除總部,還有較多的子公司,在這種體制下存在沒有統一的科技管理部門,技術的引進沒有具體的負責部門,往往都是從總部抽調一部分技術人員和子公司的一些部門對接。另外,由于央企占有絕對的市場地位,企業內部存在技術創新動力不足,員工自主創新的精神不夠等問題。深層次的原因是央企受限于管理體制,內部績效、激勵制度不夠完善。
(四)市場配置作用沒有發揮
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但央企作為國家中央管轄的企業,并沒有參與市場體系的競爭。在高新技術轉化實踐的過程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不同的實體,在管理體制上,產學研各方存在著條塊分割情況,導致目前中國產學研結合內部的組織管理不適應創新活動的規律,缺乏管理合作能力。
二、央企自主創新的建議
對央企如何自主創新,以下有幾點建議:
(一)國家層面的建議
1.國家政策方面。2016年“十三五”規劃提出了“移動互聯網”“工業4.0”等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出了有關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在這種背景下,創新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和緊迫。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求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2.“互聯網+創業創新”孵化制度。在大眾創新的趨勢下,互聯網與央企核心傳統業務融合發展模式,鼓勵央企創業孵化項目入駐“雙創”示范基地,并制定出一系列國有資本參與創業投資的政策措施。同時建立一批高新創業園,研究制定央企“‘互聯網+創業創新孵化制度”并推廣。
創新的核心是“人才”,培育和扶持“雙創人才”是實行企業自主創新的重點。對創業人員給予經濟和物質鼓勵,有效解決央企內部體制機制。解決在員工特別關心的戶口遷入、子女教育、住房、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使央企成為創新、創業試點示范的推動者與公共平臺的支持者。
3.“產學研”相結合。國家創新主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產學研相結合,政府要協調、平衡院所、高校和央企在自主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和利益關系,大力推進科研院所與央企的結合,使合作方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信任關系。強化央企和高校間交流合作,建立自主創新、資源整合與技術共享機制。
(二)企業層面的建議
1.培育企業創新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表現,是企業的靈魂。創新文化的第一步是危機意識,尤其是目前的中國企業,面臨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必須以更強的競爭力來應對危機。危機意識是創新的源動力,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要經常在各種場合激發大家的憂患意識,并鼓舞大家應對挑戰。
央企文化中應積極融入創新思維和創新理念,確立企業創新價值觀;培育員工勇于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在保證公司利益的前提下鼓勵內部創業,建立創新小組,職工創新工作室等群眾性科技創新活動,鼓勵立足崗位創新創業,同時建立激勵制度和考評制度,培養具有創新文化的企業氛圍。
2.建設信息化平臺。近年來,各企業都在積極建設信息化平臺,信息化平臺能大大提高企業收集和處理信息的速度,達到提高業務部門與信息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能力。央企建設信息化平臺能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的管理能力,推動組織的扁平化,提升企業員工的責任感和凝聚力。企業內以信息化為標準,推進數字化管理;設立專門的信息情報機構,加強信息資源的交流共享。
3.優化企業制度。首先,根據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和核心競爭優勢,探索采用企業、員工、客戶三方共贏的“阿米巴”經營模式。“阿米巴經營理念”是由稻盛和夫提出的,是京瓷經營成功的法寶之一?!鞍⒚装徒洜I”基于牢固的經營哲學和精細的部門獨立核算管理,將企業劃分為“小集體”,像自由自在的重復進行細胞分裂的“阿米巴”——以各個“阿米巴”為核心,三齊自行制訂計劃,獨立核算,持續自主成長,讓每一位員工成為主角,“全員參與經營”,依靠全體智慧和努力完成企業經營目標。該模式的重點是發動員工“全員參與經營”,員工參與經營和創業,直接服務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體現了自身價值。
其次,“產學研”相結合,央企積極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形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攻克關鍵技術;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模式,成立技術公司,待上市時科技人員持有技術股;這種合作模式使合作方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實行雙贏的局面。
4.強化人才戰略。人才是企業的核心,央企組織結構比較復雜,在大型的組織里,往往都是排資論輩進行選拔人才,企業必須要強化人才戰略。
首先,在企業內部建立一種有效的人才管理機制。領導要能夠給予下屬一定的權限和空間,不要管得過多過嚴,高壓的工作環境會壓抑下屬的創新熱情。另一方面,在央企大型組織,層級比較多,很多領導由于害怕員工出錯,所以喜歡事無巨細地管理,時間長了,員工也會形成一種依賴的心態,凡事走匯報流程,照成工作效率低下,下屬也沒有得到能力鍛煉。雖然下屬在獨立工作時,可能會出一些差錯,但如果領導不能容忍,這樣的團隊是無法具有創造力的。
其次,企業需要搭建有利于引才、育才、留才的科研環境和培養機制。現在一流企業都主動吸引海外留學人才,實現海外精英人才內部化;同時改變原有的選拔人才方式,注重央企內部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在人才晉升制度方面,實行科技人員雙通道晉升機制“專家--管理”制度;完善央企科技人才薪酬和獎勵機制。
再次,建立“內部孵化”機制,在央企內部推行內部孵化計劃,公司鼓勵員工內部創新創業,企業將對眾多的潛力項目,進行深入的考察與分析,選取最有價值的項目,投入資金、團隊并提供平臺支持。實現創業從孵化、育成到蛻變過程中資金與人才培養“一體化”服務。數據顯示,“十一五”以來,中央企業科技投入年均增長24.6%,研發投入年均增長31.4%,近幾年較多的科技創新技術已經從實驗室從出來,到大規模的生產應用。
央企是國民經濟的骨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同時,央企自主創新是企業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孫福全,陳寶明,彭春燕.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0(9).
[2] 任聲策.商業模式對技術創新投入決策的影響:SIM公司案例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5.37(6).
[3] 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模式[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
[4] 李政.央企自主創新報告(2014)[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