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嶺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交通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在中國的發展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無論是里程長度還是建設質量都位居世界首位,高速公路為中國的汽車事業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同時汽車事業也推動了高速公路發展。高速公路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多方面的推動作用。本論文結合實際的實踐經驗,系統分析一下高速公路對河南省經濟發展的影響,對于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速公路;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F127.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6)08-0070-0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速公路事業發生了質的變化,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高速公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設施,高速公路建設對我國土地資源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和指導作用,有利于推動公路沿線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據有關部門提供的交通運輸數據顯示,從改革開放以來到2010年,我國的高速公路從“十五”期末的4.1萬公里發展到現在的7.4萬公里,其名次僅次于美國。經濟發展使高速公路的質量和數量不斷地提高和增加。當然高速公路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高速公路的發展也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城市中人口比較密集、產業比較多,汽車的增長量比較快,人們對汽車的需求比較大,城市成為汽車的集聚中心。高速公路大多數是城市的環路,輻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開始建設的,慢慢形成以高速公路為骨干的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的建設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主要表現在推動城鎮化進程,形成區域經濟產業帶和促進區域間經濟協調發展。鑒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區域高速公路發展速度不同,高速公路在不同區域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也不同。
一、河南省高速公路的歷史和基本狀況
交通建設在國家的快速發展中占有主導的地位,尤其是對基礎產業和國內經濟發展。高速公路網主要是通過建設高速公路來形成的,高速公路網的形成促進了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有效的拉動內需,同時也促進高速公路邊緣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帶動的作用。
河南省處于中國的中原地帶,歷史悠久,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優越,地勢平穩,土地肥沃,人口居住密集,有利于經濟的發展,適合高速公路網的建設。河南是全國的交通樞紐,成為承東啟西、連南貫北交通運輸的中轉站。河南省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是在1994年,這條高速公路從鄭州到開封全長81公里,是全國高速公路中是第十個擁有高速公路的省份。在“九五”時期建成高速公路共277公里,經過“十五”之后,高速公路的事業又邁出了一大步,2011年年底,高速公路總建成5196公里。國家公路網河南段已經全部建成,同17個省和直轄市形成高速公路“十字交叉”,其中有四個城市已經形成繞城高速,全省有94%的縣市覆蓋有高速公路,慢慢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貫穿南北、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發達的高速公路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發展可以帶動廣大人民的消費,促進各個行業的發展。
二、高速公路建設對中原城市化發展的影響
高速公路促進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在前期建設時,要考慮到當地的環境、地理位置、人文環境、人口的密集程度和經濟的發展狀況,這樣高速公路的發展才有意義,它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對當地資源、產業、人口的密集程度和經濟發展等因素進行整合,從而發展整個城市,推動整個城市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大大縮短了鄭州和其他城市相互交流的時間。為各個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高速公路使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使各個城市之間的資源可以共享,產業結構發生改變或者產生互補,使各個地區可以協調條發展,減少差距。城市的交通狀況得以完善,可以使各個城市間的產業相互聯系和經濟合作不斷加強。從而形成城市間協調發展和整體功能得到有效的的發揮和提高。
三、高速公路縮小城鄉差距。促進中小城鎮的發展
城市化發展水平和公路交通運輸設施的發展是分不開的。交通運輸網絡是影響調整城鎮體系布局的重要因素,公路交通設施的發展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加快沿線城市化的進程。隨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和地區區域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城市人口不斷的增長,從而使城市不斷擴張和向外延伸,城鄉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都市村莊步入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高速公路網絡的發展和完善,極大的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出行條件,從鄭州出發幾個小時之內可以到達省內所有的城市,出行區域的擴張和出行時間的縮短,使人們的生活更方便,經濟發展的更迅速。高速公路的發展帶動了公路沿線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對在靠近高速公路附近的都市村莊中,各種輕紡、食品加工、建筑、電子廠房等相繼發展起來,交通便利,租金低,成本也比較低。在高速公路沿邊地區選擇設廠,緩解了人們的就業壓力,同時也加速了城鄉經濟的迅速發展,使農村的第三產業得到發展。城市和鄉村的緊密合作關系離不開高速公路的支持和發展,高速公路使城鄉經濟越來越緊密,縮小城市和鄉村的差距,促進城市化進程的發展。
四、高速公路建設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一)促進沿線地區旅游資源的發展
在高速公路快速發展的同時,要對當地的人文景觀、自然境況和該地區的地勢地貌等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根據不同環境和地區,在沿線開發旅游資源,強大的高速公路網路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條件,縮短了旅途中的時間。高速公路建設大大縮短了人們到達景區的時間,帶動了沿線地區旅游業的繁榮。通過旅游區域合作,可以集中各個資源和有利的條件,不破壞現有資源的情況下,秉承平等互惠的理念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形成比較有區域特色的旅游項目,提高整體旅游區域競爭力,促進旅游事業的發展。
(二)加快沿線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
隨著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出行條件,各個地區根據該區域的特點發揮其優勢,發展特色旅游產業,完善服務體系,構建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的旅游體系。如洛陽龍門旅游集團、焦作云臺山旅游集團、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這些集團和公司大力完善旅游事業,加大旅游市場開拓力,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旅游基地,充分發揮各個地區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地理景觀,積極開發旅游項目,同時,開發名優土特產、民間工藝、書籍影像等旅游資源,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五、高速公路的發展帶動了農業的發展
高速公路的發展使農業產業也得到了快速提升。首先,高速公路為農產品走出農村提供了有力的條件,讓農產品進人市場,大大提高的農產品的收益,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產業化,帶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高速公路的特點是快速、便捷、安全、通行能力強等,這些特點可以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運轉,大大縮短了農產品的儲運時間,降低運輸成本和生產運輸成本,使農產品不僅價格低廉而且運輸方便。高速的公路網絡能保證農用物資及時調入,使農業信息的交流和市場供需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不再有脫節的情況,從而使農民快速了解市場需求,讓農民根據市場需求關系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滿足市場需求。
總而言之,高速公路在河南經濟的發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促進了河南省城市化的進程,同時也帶動了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所以,高速公路的建設尤為重要,要加強對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管理,既要保證高速公路的質量,也要規劃合理的建設和管理。高速公路為河南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為河南經濟發展打下基礎,保障河南經濟能夠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