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
摘 要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企業良性發展的根本,如何順應企業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地編制運輸收入預算并指導預算實施,是確保實現鐵路運輸企業年度盈虧目標的關鍵。本文從鐵路運輸企業運輸收入預算的編制程序、方法、質量及影響因素進行闡述,旨在理順預算編制的思路,探討預算編制的方法,為更加科學、高效地進行收入預算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 收入預算 編制質量 影響因素
運輸收入預算是鐵路運輸企業年度經營工作的指導性目標,是鐵路運輸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地編制運輸收入預算,制定完成運輸收入預算的保證措施,調查研究運輸收入規律、特點,對運輸收入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并進行預測和分析,掌握運輸收入的全過程,保證運輸收入預算的順利實施是收入部門的主要任務。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任務。在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時期,各行各業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2016年上半年,原煤、粗鋼產量同比分別下降9.7%和1.1%,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庫同比下降1.1%,大型產礦企業產能和庫存的不斷下降,使得以大宗貨物為主要運輸產品的鐵路運量持續下降,鐵路運輸收入增速明顯放緩,鐵路局及基層站段完成運輸經營任務難度愈發加大。而隨著鐵路工資內部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工資分配與運輸收入掛鉤,實施“超節歸己,超虧否決,職工收入給上限、成本支出給底線、經營紀律設高壓線”的清算考核方式,這就要求收入部門在編制預算過程中,積極開展客貨調查,掌握詳實資料,考慮各項增減因素,科學合理的編制預算、下達預算分劈指標,以此來提高基層站段的工作積極性。
一、堅持以市場調研為導向,提高預算的編制質量
按照全面預算管理的內在要求,鐵路運輸企業各項預算之間必須全面、協調、統一。而運輸收入總收入預算的基礎是客貨營銷預算,建立完整的市場調查體系,對運輸收入預算的編制和實施至關重要。
(一)積極開展客貨市場調研
以運輸市場調查為基礎,從三個環節入手。一是動態關注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在收入預算編制過程中,系統性的搜集、記錄、整理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其他運輸方式運力變化、吸引區內廠礦企業經營狀況,對以大宗貨物為主要運量的鐵路貨運來說,能起到重要的數據支撐。二是及時調整運輸產品結構。掌握企業在收入預算執行過程中,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企業情況,細致掌握其不同時期的生產經營情況與運輸需求,制定針對性措施,調整運輸結構,不斷推出貨運新產品,提高運輸市場競爭能力。三是建立定期聯系制度。深入大中型企業、機關團體、大專院校、旅行社和地方勞務管理等部門進行客流調查,建立定期聯系機制,詳細掌握學生流、民工流、旅游流等客流情況,根據旅客需求對客運運行圖進行調整。
(二)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
運輸收入完成情況具有其一貫的連續性,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完善運輸收入指標體系,實現運輸收入相關信息的共享,是提高運輸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的強大支撐。當前,收入預算管理人員要熟練掌握和應用《鐵路局客運營銷分析系統》、《海來鐵路貨票復審系統》,充分利用旅客運輸統計分析平臺,靈活定義數據搜集條件,搜集各個車次在某個時間段或某站的收入、上座率等一系列數據,綜合收集業務系統數據,多角度動態掌握客流與運力資源的變化趨勢,準確預計客運運行圖變化帶來的收入變化。并通過貨票復審系統提取貨票數據,按站生成包含整車(軍運)、零擔、快運的各種信息的匯總表。通過excel宏功能,生成車務段、獨立站、貨運中心以及路局的品類、流向、各品類收入率、運程等數據分析表,通過各種數據,掌握市場變化規律。
二、堅持以預測分析為推動,提高預算的編制質量
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預算期內客貨運量變化是影響收入變化的主要因素,精確預測、計算客貨運量變化引起的運輸收入變化,對提高收入預算編制質量非常重要。
(一)做好年度預算編制
年度收入預算是鐵路局全年運輸收入完成的目標和指針,是指導鐵路局年度生產經營的方向,從沈陽鐵路局年度預算編制情況看,以年度開展的客流貨源調查為基礎,對下年度潛在的運輸前景進行深入的分析的研判,編制預算時主要考慮以下幾項因素:
1.在客運預算編制方面。從近幾年客運收入完成情況來看,客運運量主要受旅客列車運行圖調整影響,所以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以歷年收入為基礎,重點預測、計算運行圖調整對客運收入的影響,最終確定客運收入預算。主要計算以下因素:
第一,新增列車或新增列車翹尾:已經開行的列車,利用《鐵路局客運營銷分析系統》,統計出該車次在各始發站、經停站的日均收入,根據翹尾天數確定各站增加收入。定圖但未開行的列車,因沒有歷史數據,可采取以下兩種方法計算:一是如有相同終到站列車,根據現有列車的歷史數據和開行天數來確定始發站、經停站客運收入。但考慮到對相同終到站列車客流影響,結合該線路客流情況,按一定比例進行調減;二是沒有相同終到站列車的,可比照相近方向列車同期收入計算各站收入。
第二,車輛換型。隨著綠皮車的不斷淘汰,車輛換型成為客運收入的一個重要增長點。以沈局為例,2015年車輛換型同比增收1.6億元。
第三,動車或高鐵列車重聯或重聯翹尾。根據各車次在各站的同期收入,結合重聯時段、重聯天數或翹尾天數,確定增長系數,計算重聯收入。
第四,列車停運或經停變化。根據不同情況對始發、經停站收入進行不同級別的核減。停運后該站沒有同方向列車時,核減幅度要大,有同方向列車時或同方向運量充足時,可適當調減或忽略不計。
2.在貨運收入預算編制。相對而言,由于貨運運量與社會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運量變化預測難度較大。我們只能通過以下措施,努力提高預算編制質量。
第一,大力度開展貨運運量調查。與運輸、計統部門密切配合,走訪大中型礦、物流等企業,定期召開大客戶、物流基地、路企座談會,了解企業產供銷和運輸需求,以及貨物數量、品類、流向、運程和運輸方式等詳細情況;
第二,關注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其他運輸方式運力變化、價格調整等情況及其對鐵路運量的影響;
第三,在確定預算期內運量變化增減情況后,為了精確計算各貨運中心運量變化對本單位收入的影響,計算收入變化情況時,以發生運量變化的該營業站、該品類的同期收入率來計算收入變化。
(二)做好動態預算編制
結合運輸企業三級管理模式,按照精細、精準公平、公開的原則,編制年度運輸收入預算,并對站段進行全面分解。運輸收入預算下達以后,為了保持預算的合理性,年內有以下對預算收入影響較大的情況發生時,需對基層單位收入預算編制情況進行調整。一是旅客運行圖進行大范圍調整時,如新線、新站開通或大面積提速時;二是客運收入口徑、貨運收入口徑發生變化時;三是旅客票價、貨運運價調整時;四是車務站段管界調整時,按照年初下達預算和全年收入完成,對管界調整后的單位進行全額調整。
三、以完善內部管理體系為保障,提高預算的編制質量
為保證預算執行力,要進一步細化預算管理制度,同步完善路局、站段兩級收入預算管理辦法,將預算編制的程序、階段任務、質量審核、聯責考核內容進行重新細化,形成完善的運輸收入預算管理體系。
(一)加強執行過程監督
一是按日公布站段運輸收入完成情況;按季度召開運輸收入對話會,聽取并解決各單位在增運增收和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形成書面匯報材料,為領導及相關部門運輸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二是督促站段制定有效的增運增收措施、推進計劃及量化目標,并嚴格抓好落實,確保全年運輸收入預算的完成;三是對站段運輸收入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調研,督促站段圍繞如何實現運輸收入預算,組織重點項目調查研究。通過客貨運量、運輸總收入等預算指標的細化分解,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職工危機意識、效益意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經營者、職工與企業形成責、權、利相統一的責任共同體,最大限度地調動經營者、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豐富運輸產品結構
充分發揮鐵路局的市場主體作用,不斷優化運輸生產流程,滿足運輸市場的需求,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提高行業競爭力。以沈局為例,2013年以來,在煤炭運量大幅下降、貨運運輸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沈陽局堅持以“上量”為目標,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堅持“穩大宗、增白貨”市場營銷策略,開行了東北貨運快車,建立了零散貨物快運網絡,全局零散白貨的運量迅速增長。在堅持重點企業“運量互保、協議運輸”的基礎上,全面實行“一口價”運輸,采取“整體打包、以價換量”等措施,調整運輸產品結構,不斷推出貨運新產品,穩定了既有,爭取了回流,增效明顯。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編制運輸收入預算,使運輸收入預算得到有效實施,是全路實現效益最大化的關鍵,是提升鐵路運輸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基礎。在新形勢下,作為收入預算管理的一員,我們要不斷明確新思路,探索新方法,通過加強收入預算的編制與實施過程的監控,不斷優化收入預算管理體系,合理調整各項運輸資源,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鐵路運輸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作者單位為沈陽路局收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