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
摘 要 企業集團是一種高級企業組織形式,它是經濟發展與生產力發展的產物,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集團數量一直處于增長狀態,企業集團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于企業集團本身而言,日常財務管理是其經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內控的核心構成,財務管理出現問題,必然會給企業運營帶來阻礙,甚至會影響企業長遠戰略目標的實現。基于此,本文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完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企業集團 財務管理 經濟效益
一、財務管理的內涵及目標分析
一般情況下,財務管理是指企業財務工作人員通過財務計劃目標、財務法規、財務定額及財務制度等對企業資金進行運作、督促、組織及約束,促使財務計劃目標實現的相關管理活動。在財務管控工作實施過程中,財務人員是主體,資金運作是控制客體。與中小企業相比,企業集團財務規模較大,所以財務控制主體也從財務人員上升至公司董事會;客體不僅包括公司有價值的財務資源與內部的資金流轉,而且涵蓋了企業內部人員與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能夠讓企業集團內部各利益主體行為協調化,從而實現財務資源優化配置。同時,可提升企業集團經營效率,增強企業集團規避風險的能力,促使企業綜合管理活動發揮最大價值。
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特征分析
與一般企業相比,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具有以下特征[1]:第一,財務管理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企業集團價值最大化,促使企業集團整體利益統一。企業集團在實施財務控制工作的過程中,要對相關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利用,以消除資源浪費,保持良好的經營效率。當企業集團確定財務目標后,無論是母公司,還是子公司都要保持目標一致,通過收益分享的方式來完成各級目標。第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與委托代理關系密切相關。在企業集團擴張過程中,隨著內部層級結構的不斷增加,母公司對子公司及下級公司的資本約束力也會不斷下降。集團內的成員單位盡管屬于母公司投資,但他們都是獨立于集團公司的獨立實體,具有獨立運營的能力,成員單位與母公司之間必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利益矛盾。同時,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為了保證母公司與集團企業的利益,委托人就需要通過財務信息對代理人的財務活動進行監督、約束,為集團企業整體財務安全提供保障。第三,財務管控主體及客體較為復雜。由于企業集團業務涉及規模較大,會出現跨行業、跨地域業務,所以財務管控主體及客體較為復雜,相關財務管理工作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
三、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市場不斷發展、成熟的過程中,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內容也變得愈來愈多,其涉及范圍也在不斷擴增,這也暴露了部分企業集團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2]:第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全面。企業集團經過長時間發展,早已形成了一套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然而,伴隨著企業集團發展的多元化、復雜化,出現了很多新的財務狀況。部分財務管理制度內容在新形勢下表現出了一定滯后,顯得不夠全面。部分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在合資子公司小股東財務監管的管理辦法、內部交易管理辦法、下屬公司撤資管理等方面不夠細致,對相關工作帶來了一定程度影響。第二,預算管理存在缺陷。預算管理是集團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編制有效的預算可對子公司經營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考核,并可根據考核結果明確各方責任,以此來確認具體利益分配。然而,很多企業集團實際預算考評中卻存在缺陷。一方面,預算考評指標過于偏重收入指標,卻忽視了企業集團的整體效益。另一方面,預算考評指標多由財務指標構成,卻缺乏非財務指標,影響了預算考評的全面性。還有一些企業集團由于缺乏健全的預算控制體系,未能將具體工作與相關負責人充分關聯起來,未能形成有效的責任制,使得預算控制流于形式。第三,激勵制度不夠完善。與成熟的大型企業集團相比,一些發展中的企業集團在激勵制度方面不夠完善,激勵措施相對有限。這些企業集團偏向于采取薪金激勵方式,但這種方式無法保證集團整體利益與管理層利益保持統一。
四、完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相關建議
(一)完善內部交易管理
從大多數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現狀來看,企業集團只有讓內部交易規范化、市場化運作,才能將交易風險降至最低,為企業集團管理創建出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首先,企業集團要對內部交易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并加大相關監督工作執行力度。其次,企業集團內部要加強內部交易風險控制,構建出標準化內部交易合同簽訂流程,并制定出一系列內部交易預付款風險管理辦法,盡可能規避交易風險點,讓內部交易公平、規范化實施。另外,要形成市場化的內部交易模式。[3]由母公司進行引導,讓子公司公平參與內部競爭,促使其競爭實力不斷提升,由此來提升集團整體競爭實力。
(二)完善財務監督工作
在企業集團治理結構當中,監事會是集團監督權的行使主體,發揮了權力制衡的作用。這種制衡作用在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當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集團要賦予監事會充分的權力,使其保持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企業集團可通過向子公司委派監事的方式對子公司進行監督,同時可對子公司監事會進行引導,讓集團內部監督體系趨于完善。在此基礎上,企業集團需要對監事會成員構成進行優化,可在監事會內部引入外部監事,讓成員構成更為合理、平衡,進一步加大財務監督的力度。監事會行使監督權力的同時,也要與集團董事會充分協調,明確各方職責,讓財務控制目標得以實現。
(三)完善資金管理
企業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往往因為業務涉及規模較大,可能會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因此,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落實資金調度及監控工作。母公司要充分掌握并控制企業集團資金流動情況,要密切關注子公司資金占用、流動比率等,必要時要進行合理調控,保證資金鏈正常運轉。財務部門還要做好對外融資管理,并根據市場動態對企業集團資金分配進行優化,促使集團經營活動更為合理,以此來提升企業運營效率。
(四)構建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
為讓管理層利益與集團利益一致,企業集團需構建出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以此來調動管理層的積極性。首先,根據業績評價適當提升管理層薪酬標準,并實現激勵持續化。其次,實行管理層持股制度,將管理層利益與企業集團戰略目標充分關聯起來,并制定出相應的退出激勵機制,讓控制權能夠合理轉移。另外,對于管理層在職消費,可將支出數額予以事先限定,結余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歸屬于管理層的非貨幣性年薪當中,[4]以此來激勵管理層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五、結語
企業集團在實施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既要注重人的管理,也要注重制度優化。通過構建出一個標準化管理流程,形成一個良好的內部財務管理環境,促使財務管理充分發揮效用。
(作者單位為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顧美霞.當前大環境下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19):215-223.
[2] 侯雷.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商業經濟,2012(05):111-112.
[3] 農常妮.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中外企業家,2014(01):168-169.
[4] 舒瑋.我國現代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0(0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