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
摘 要 在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勇敢地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戰斗,在這個困難重重歷史中。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是一個嚴密的科學體系,它覆蓋了戰爭的各方面,其影響一直持續至今,依然是現代人民戰爭的指導思想。
【關鍵詞】毛澤東;戰略;思想
1 人民戰爭的含義
人民戰爭,是被壓迫階級或被壓迫民族為謀求自身的解放,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所進行的戰爭。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是少數英雄人物的天才指揮,他們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的作用。毛澤東在長期革命戰爭的實踐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根據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規律,科學地回答了這一問題。他指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因此,在中國革命戰爭的過程中,只要能夠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為著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而英勇奮斗,只要發動人民群眾,依靠和武裝人民群眾,中國革命戰爭就能取得勝利。
“民兵是勝利之本”這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對中國革命戰爭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毛澤東軍事理論的基本內容。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
2 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的來源
2.1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毛澤東運用唯物辯證法,闡述了戰爭規律、敵我態勢等軍事問題。首先,毛澤東從發展變化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觀點出發,指出了戰爭與戰爭規律是隨著地點、時間、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沒有絕對固定的東西,只有相對固定的東西。毛澤東說:“一切戰爭指導規律,依照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依照戰爭的發展而發展;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
2.2 中華民族五千年軍事文化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影響深遠。毛澤東歷來十分重視對中國優秀歷史文化遺產批判的繼承。
3 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基本思想和內容
3.1 基本思想
3.1.1 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一基本原則,是制定一切戰略戰術的依據和準則。我軍在革命戰爭中所實行的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都是緊緊圍繞著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這一基本原則而制定出來的,都是為著貫徹這一戰爭目的的。
3.1.2 實行積極防御,反對消極防御
毛澤東為人民軍隊制定的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解決了我軍作戰中最復雜和最重要的問題,無論是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都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1.3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戰術是指進行戰斗軍事歷史研究的原則和方法,它根據敵我雙方具體情況和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來確定。所以,應當從當時當地和具體作戰對象的特點去考慮戰術問題。
3.2 主要內容
3.2.1 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打仗之難,難在用兵;用兵之難,難在集中使用兵力。毛澤東本人就這樣說過:打仗沒有什么,就是“集中兵力”幾個字,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尤其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打殲滅戰,集中使用兵力就更加困難。
3.2.2 打殲滅戰
殲滅戰最有利于發揮人民軍隊的長處。第一,殲滅戰最大限度地體現了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戰爭目的。第二,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要改變力量對比,一般要通過戰略上的持久的消耗戰來實現。戰役戰斗上的殲滅戰正是實現戰略上的消耗戰的主要途徑。第三,殲滅戰是爭取戰爭主動權的關鍵一環。第四,殲滅戰利于人民軍隊改善武器裝備和補充兵力。第五,殲滅戰對打擊敵之士氣和鼓舞人心有重要意義。
3.2.3 慎重初戰
毛澤東強調,對待初戰問題,要慎之又慎,不可有一絲一毫的馬虎魯莽。在初戰問題上,毛澤東繼承和發展了前人關于慎重初戰的思想,明確提出了初戰“必須打勝;必須照顧全戰役計劃;必須照顧下一戰略階段”的三個原則。
3.2.4 采取靈活恰當的作戰方式
運動戰的特點是正規兵團、戰役和戰斗的優勢兵力,進攻性和流動性,對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改變戰爭形勢和最后解決戰爭命運起主要作用。
4 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的特點
4.1 以人民戰爭為基礎
中國的革命戰爭是以人民戰爭為基礎的,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中國的革命戰爭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那么,中國革命的根據地在農村,人民軍隊的主要成分是農民,戰爭的形式就應該是人民戰爭。
4.2 以靈活機動為靈魂
毛澤東在戰爭過程中能夠根據敵我力量對比、環境和其他影響戰爭的因素的變化,適時地、靈活機動地調整我軍的作戰形式。
4.3 以自主作戰為根本
毛澤東同志曾多次說過,打仗并沒有什么神秘,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戰略戰術,說來說去無非就這四句話。
4.4 以力量轉化為途徑
中國革命戰爭是在敵強我弱、敵大我小的條件下進行的,敵我力量的對比顯而易見。毛澤東軍事戰略極其重視對主動權的爭取,“力爭主動,力避被動”是作戰指導的一條重要原則,也是軍隊獲得行動自由、爭取戰爭勝利的根本條件。主動權是軍隊的命脈。
5 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仍是我軍現代人民戰爭克敵制勝的法寶
5.1 現代人民戰爭的基本含義
現代人民戰爭,即在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條件下如何組織、領導與實施人民戰爭。
5.2 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當代價值
毛澤東戰爭指導思想是經過戰爭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它揭示了人民戰爭的指導規律。軍事服從政治,依靠人民戰爭整體威力和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這不僅是贏得中國革命戰爭和反侵略戰爭偉大勝利的奧秘之所在,也是指導未來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戰爭形態、作戰樣式、作戰力量、作戰空間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戰爭的本質仍然是政治的繼續,人民群眾仍然是力量的源泉,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仍然是制勝之道。
6 結論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哲學色彩。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我國古代豐富的軍事思想相融合,在充分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在戰爭期間不斷學習中,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國特色適合中國國情的戰略戰術思想。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是毛澤東一生最輝煌、最璀璨、最有魅力的所在。
參考文獻
[1]茍歷.毛澤東與孫子兵法[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8.
[2]姚有志.毛澤東大戰略[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3]田克勤.毛澤東思想概論(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作者單位
佳木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15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