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組織模式改革為例,從專業建設層面介紹和探討了實施“旺進淡出、八學期”教學組織模式改革的做法和效果,從課堂教學層面介紹和探討了實施“班級、小組、個別”組織形式改革和實施主題研討組織模式的經驗和體會,對深化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組織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旺進淡出;多學期;小組學習;主題研討
陳舊的教學組織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高職院校學生及崗位的發展需求。本文在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組織模式改革情況進行分析基礎上,探討如何有針對性、有效地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1 從專業建設層面:實施“旺進淡出、八學期”教學組織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的廣泛推進,促進了我國高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校企合作中往往存在學?!耙活^熱”、頂崗實習流于形式、沒有形成互利雙贏機制等問題。我們經過9年探索與實踐解決了這些問題,逐步形成了湖南新康輝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等20個功能互補的共建型、雙向型、共享型校外實習基地,建立了“八學期、旺進淡出”教學組織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1 解決的主要教學問題
1.1.1 通過“旺進淡出” 和“滾動式”的教學組織解決了實踐教學時間上的鍥合問題
利用旅游行業每年的4—10月旺季安排學生實習,淡季則安排學生在校學習。同時用滾動的辦法安排實習學生。即將整個要去進行教學實習的學生按班分批去,待第一批實習班級歸來,第二批學生去接替第一批學生實習的崗位進行實習。這樣就使企業雖然崗位上換了人但還是有人頂崗,也使學校解除了實習崗位不足、實習學生指導老師不足的壓力,解決了實踐教學時間上的鍥合問題。
1.1.2 通過實施“八學期”解決了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等問題,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當前高職院校實行的是三學年六學期制,在第三學年上學期中期即當年11月份,就安排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實際上大多數學生已被“放羊”,頂崗實習形同虛設。為解決這個辦法,就通過設置“多學期”,對接企業用人需要,實行“旺進淡出”,在第三學年的最后階段設置“第八學期”,進行綜合實訓,對學生進行全面升華。其進出路徑如表1。
1.2 解決主要教學問題的方法
1.2.1 試驗法
通過一個專業的“旺進淡出、八學期”教學組織模式的長期試驗探索,創新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機制與模式,揭示高職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
1.2.2 系統研討法
進行抽樣調查和具體考察,分析其成功與不足,使項目研究更周密。
1.2.3 推廣求證法
邊探索,邊推廣應用,邊升華,提升了成果的質量和推廣價值。
1.2.4 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
推行“旺進淡出、八學期”教學組織方式并實際進入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長期運行,形成成熟的運行機制。這一方式使教學周期吻合旅游企業生產周期,實行教學與生產緊密結合,滿足生產需要,實現校企合作“互利雙贏”,建立了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打破傳統六學期模式,又在第三學年最后設置“綜合提升”的第八學期,使人才培養質量在“實踐—理論—實踐”循環中得到了保障。
1.3 多學期分段式教學組織模式中應注意的問題
(1)改革教學模式目的是提高學生技能,因此可以改變傳統學習中對知識系統性和完整性的要求。特別是要發揮短學期的優勢,強化實踐教學。
(2)學習過程要注意教學過程的有序性,知識和能力訓練遞進進行。
(3)教材建設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要有好的實訓目的,需要目標明確、內容適宜的教材,因此可以組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編寫。
(4)教學問題的解決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通力配合,因此教師、學生都要了解和熟悉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模式,去更好地完善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
(5)落實與之相配套的教學管理制度。
2 從課堂教學層面:實施“班級、小組、個別”組織形式改革和實施主題研討組織模式
2.1 實施“班級、小組、個別”組織形式改革
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優化改革是一個涉及到教學質量好壞的重大問題。傳統的教學組織以班級授課制為主,少量采用小組、個別學習形式。各種形式各有利弊。班級授課制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系統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但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和發展學生的個性、獨立性,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做法是:將三種形式結合使用,發揮各自的互補作用,深層提高教學質量。
(1)以移動學習為紐帶,實施分層教學。通過微信及相關軟件,對不同學生進行分析、分組,因材施教。
(2)以改變教室狀況為手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室里,教師不再有固定的位置,學生對面而座,便于交流。
(3)突出小組學習。小組學習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習。因為它更適宜于讓學生活動體驗和技能,更有利于使學生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有利于學生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2.2 實施主題研討組織模式
主題研討就是在分組后,通過解決實際存在的難題,實現學習與發展。其核心思想是:
2.2.1 要遵守研討規范
一是小組中每一個人都要發言,但每次只能一人發言;二是追求數量、追求創意,每人至少提建議10條以上;三是不與他人交流,避免觀點空泛;四是不質疑,不批評,不打斷;五是視不同意見為學習機會。
2.2.2 要遵守分工規范
要求主持人掌握研討進程,鼓勵發言;記錄人記錄并整理成果,課后將討論成果發到群里;報告人將本小組觀點向全班同學匯報;計時者掌握本小組討論時間和報告時間;總結者對研討交流進行總結性發言。
2.2.3 分五步實施
第一步:提出觀點,每個人獨立思考,觀點全面記錄;
第二步:觀點歸類,一般歸五個以上類別;
第三步:群組命名,一般以4—6個字概括命名;
第四步;補充完善,先組內交流,后組間交流,最后共同提出補充意見;
第五步:形成決策,提出最重要觀點,就觀點進行集體決策。
2.3 推進課堂教學組織模式改革的初步體會
(1)用一個專業帶動其他專業,用重點組帶動其他組。
(2)各組互相借鑒。凡經典課型,合格模式,組織觀摩、評課,進行反思。
(3)成立課堂模式改革核心組。成員由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組成。經常研討,反復打磨。
(4)研究課堂實錄。對于已經成型、合格的“高效課堂”模式錄象,做出課堂實錄,供大家學習,反復研討。
(5)加強反思。抓住課堂這個核心,抓好每個人、每一節課、每個備課組、每個教研組、每個班級的不斷反思、不斷改進。
(6)骨干教師先上教改示范課。
參考文獻
[1]范剛.螺旋式“721”教學組織模式改革探索[J].心事,2014(20):20-20.
[2]黃錦祝.高職“多學期”教學組織模式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 2012(09):156-157.
[3]金瑞.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創新教學組織管理形式[J].學習時報,2016(07).
[4]劉成剛.關于多學期、分段式的教學組織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
[5]蔣燕.高職報關專業分段遞進式教學組織模式改革實踐[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5(05):64-66.
[6] 張墨,范才增.高職康復專業“手語會話”教學組織模式改革探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J].2015,24(03):148-151.
作者簡介
覃業銀(1960-),男,湖南省石門縣人?,F為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
作者單位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長沙市 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