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青海
摘 要 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網絡工程為例,簡述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實踐,結合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對網絡工程人才的需求,對網絡工程學生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總結和梳理,探討高職網絡工程專業基于“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思路和方式,推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網絡工程;創新創業
2015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踐意見》。指出,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是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分別達到727萬人, 749萬人,770萬,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高校人才培養決定了學生畢業就業難度。例如,社會需求日新月,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變化,大學生創新意識薄弱,實踐動手能力不強等。2015年以來,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對網絡工程人才的需求旺盛,結合農業院校各專業教育的特點,探討“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
1 “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含義
高等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都是依托社會所需,雙創型人才培養更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根據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對網絡工程專業學生的技能要求、知識要求要進行全面分析,以任務驅動形式融入培養方案,并在相應的課程體系中體現。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成立吉林市創業基礎培訓班,開設“創新創業”的專項課程,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網絡工程“創新創業”教育,通過赴沈陽東鵬網絡工程企業實習,企業文化學習,使學生了解網絡工程行業發展情況,熟悉網絡工程企業運作模式,組織架構,崗位職責。學校開設20學時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學生職業規劃進行指導。2013年,學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園落成,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可以獨立或合作申請創業園項目,鼓勵網絡工程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創業。企業參觀,學生了解網絡工程行業發展前景;“專項實訓”,學生掌握網絡工程專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鼎立學院”的與企業“零”距離課程設置,強化鞏固專業技能與創新思維,四年的專業課程及企業課程的設置,始終將創新創業意識貫穿其中。
2 課程體系為“創新創業”設置
網絡工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行業發展迅速。基于互聯網+的時代給網絡工程專業帶來新的就業空間,但是對專業技術更新也帶來了挑戰;
(2)應用領域廣泛。吉林農業科技學院以涉農專業為主,網絡工程專業與農業、養殖業、食品、糧食等多個專業可以結合發展;
(3)涉及學科面廣。基于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使得該專業貫穿各大學科門類;
(4)畢業生就業面廣。基于網絡工程的新崗位層出不窮,大型企事業、個體從業;
(5)基于互聯網的商業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為突出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吉林農業科技學院以網絡工程行業的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將專業教學的各知識點采用模塊化的思想重新進行整合設計,構建 “創新創業導向型”課程體系。
3 通過學科競賽、大學生創新項目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將學科競賽與課堂專業知識教學、實踐教學等結合,實驗室全天對學生開放。大學生創新項目與專業創新意識培養緊密相關,專業每年支持10項左右,給予經費3000元-6000元項目經費支持,通過加強對大學生創新項目、學科競賽的建設與管理,實施鼓勵政策。激發學生參賽興趣與創新潛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協作和實踐創業能力,充分發揮網絡工程競賽在“雙創型”人才培養中應有的作用。學校對于工科類專業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學科競賽采取“學生報名一第二課堂”指導模式;創新項目采取“學生申報-教師指導-申請答辯-項目設計-結題答辯”模式,項目實施周期為一年。學院“東鵬協會”在競賽過程管理中積極發揮專業協會的作用,通過宣傳組織,組隊參加“基于互聯網+”吉林省賽、電商大賽等。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建立對參加競賽、創新項目的的學生以及指導教師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激發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熱情,獲獎指導教師給予獎金、評職稱加分獎勵,學生予以獎金、學分獎勵。
4 創辦校內外實訓基地,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網絡工程專業校內實訓基地2個,校外實訓基地3個,每個基地均能承接100人同時實習的要求,基地能夠保證“創新創業導向”課程的順利開出,能夠保證實驗教學以項目化、全真模擬化教學模式實施。
4.1 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以大學生科技孵化園、網絡技術中心、開放實訓室為主。網絡中心安裝有模擬網絡工程創業運營環境、大學生科技孵化園為學生創業提供實戰平臺。開放實驗室為學生創新項目、學科競賽提供場所。基于“3+1”培養方案設置,部分在校實訓項目教學,實訓室安裝軟件平臺,用于開展網絡工程基本技術教學實訓和綜合項目實訓。
4.2 校外實訓基地
企業提供學生實習平臺,在“沈陽東鵬有限公司”、“智翔教育集團”、“達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創辦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課程設置依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網絡工程專業建設服務、開發創新型課程。該專業教師100%具有雙師證書,“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及社會服務能力建設,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零距離。
5 結語
網絡工程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是對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嘗試,也是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參考。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中,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為學生走向社會,更好的發揮專業優勢、更好的融入行業服務。
參考文獻
[1]周海波.上科類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3(06).
[2]楊麗榮.具有行業特色的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07).
[3]宋建偉等.交通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2010(08).
作者單位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