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華 周亭亭
【摘 要】 和諧思想是儒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和結晶,在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將儒家和諧思想應用到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后文化整合中,從儒家和諧思想的角度分析事務所合并后文化整合的動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事務所文化整合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 儒家和諧思想; 傳統文化; 會計師事務所合并; 文化整合
【中圖分類號】 F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6)18-0115-03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06年以來,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了多個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做強做大的政策措施,在這些政策措施的指導下,眾多會計師事務所走上了合并的道路。一些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合并擴大了事務所規模、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有一些事務所在合并后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使原有的審計服務質量有所下降。會計師事務所在合并當中會出現諸多問題,特別是合并后質量參差不齊。事務所合并質量出現差異的原因,主要是由事務所合并后各方資源的整合情況不同造成的。事務所合并后不僅要重視有形資源的整合,而且要重視無形資源的整合,特別是事務所文化的建設。
會計師事務所的文化整合離不開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支撐,儒家和諧思想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文化建設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其中人和、和而不同以及中和等思想,都對事務所的文化整合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顯然,將儒家和諧思想應用到會計師事務所的文化整合過程中,構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事務所文化,是會計師事務所文化整合的現實需要,也是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質量的重要途徑。
二、基于儒家和諧思想的事務所文化整合動因分析
(一)應對文化沖突
和諧思想中的“和而不同”思想,通常解釋為存在差異的事物也可以和諧相處。和而不同,首先,要承認彼此的差異,這是和諧相處的前提;其次,在差異的前提下,尋找共同之處,做到求同存異。
文化沖突是指兩種以上文化形態或文化因素在接觸過程中,由于相互間的差異導致的不可融合的狀態[ 1 ]。由于事務所在合并前都各自擁有獨特的事務所文化,這些文化之間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一旦合并,這些差異會尤為突顯,導致文化沖突加劇。事務所合并后的文化沖突有:(1)因提供產品或服務不同產生的物質文化沖突;(2)因工作人員在學習、工作過程中的行為不同產生的文化沖突;(3)因原有管理制度不同形成的制度文化沖突;(4)因價值觀念和精神文化不同形成的精神文化沖突[ 2 ]。只有承認存在文化差異,尋找文化可融之處,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文化整合,會計師事務所才能較好地應對文化沖突,在合并后取得成功。
(二)推動文化創新
儒家思想中的“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與時偕行”、“革故鼎新”等思想,是中華民族與時俱進、變革創新精神的思想源泉。
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一個民族永葆生機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證。文化具有時代性,在一個時代是先進的文化,在另一個時代可能就是落后的文化。一個優秀的事務所文化,如果拒絕學習其他事務所文化的長處,不愿意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創新,就會停滯不前甚至落后。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的事務所認識到文化創新的重要性,在事務所合并的過程中主動吸收對方文化中的優秀特質,摒棄原有的過時文化。事務所只有進行文化整合,不斷創新自己的文化,才能在新時期的競爭中取得優勢,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事務所。
三、會計師事務所文化整合的影響因素
(一)領導者行為因素
事務所文化主要由其歷屆領導者創立、更新和維護,體現了一個事務所的精神風貌。領導者的自身行為、價值觀和經營哲學是事務所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事務所文化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當事務所環境發生變化時,原有的事務所文化不再適應事務所的發展需要,這時就需要領導者發揮作用,制定有效的有利于事務所發展的新文化。領導者對合并后事務所文化整合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到文化整合能否順利完成。
(二)員工行為因素
雖然事務所文化主要由領導者創立、更新和維護,但這并不意味著領導者單方面就可以完成文化整合工作。員工是事務所經營活動的主要參與人,是事務所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主要貢獻者。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形成的團隊觀念和價值觀念,構成了事務所文化的一部分。事務所文化是否能發揮其指導、凝聚以及激勵等方面的作用,主要依賴于員工對事務所文化的認同程度。事務所文化只有被其員工接受并喜愛,才能成為真正的競爭力。員工的態度和行為,會對文化整合工作帶來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
(三)文化特質因素
事務所文化具有差異性和可融性。差異性導致事務所在合并整合過程中必然會遭遇文化沖突,但是文化沖突不一定只會帶來消極影響,積極的有利于經營發展的文化沖突,可以促進文化整合的進行。文化的可融性使得事務所合并后相互吸收對方的優秀文化,取長補短,促進事務所的文化變革。事務所的文化整合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合并各方文化的差異程度、文化的適應能力、文化類型的匹配程度等,這些文化特質因素都會影響事務所的文化整合。
(四)模式選擇因素
文化整合模式的選擇,主要由合并方式、文化寬容度、文化整合成本等因素決定。除了這幾個主要因素外,被合并方對于文化整合的特殊需求也應該受到重視,否則可能導致合并后的文化不被接受,直接影響事務所的凝聚力。我國事務所的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注入式和新設式兩種,由于文化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因此對文化整合模式的選擇要慎重。
1.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
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通常是指在吸收合并方式下,合并方將其原有文化全部保留,被合并方放棄自己的文化全盤接受合并方文化的整合模式。這種文化整合模式一般對合并方的文化寬容度要求不高,文化整合成本也較低,整合速度相對較快。對于被合并方而言,原有價值觀和管理理念不再適用,需要更長時間來熟悉并接受外來文化,這應該是很困難的事情。因此,此種模式可能導致劇烈的文化沖突,使文化整合陷入較高的風險之中。
2.新設式文化整合模式
新設式文化整合模式通常是指在新設合并方式下,合并各方通過分析、比較原有文化,保留優秀文化、放棄過時文化、創建全新文化的整合模式。這種模式下文化整合相對復雜,對合并各方的文化寬容度要求較高,文化整合成本也較高。此種模式下,需要雙方文化都進行相應的調整,文化整合的周期會很長。在理論上,此種模式較為理想,它使合并雙方保持平等地位,被合并事務所員工較易接受,從而減少了文化整合的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中,會面臨很多問題,比如,整合過程復雜、速度緩慢、效果不明顯等。
四、基于儒家和諧思想的事務所文化整合策略
(一)選賢與能,成立文化整合領導小組
儒家和諧思想一貫主張“選賢與能”,選拔任用有賢德和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鬃又鲝垺叭稳宋ㄙt”、“舉賢才”,他認為只有舉用正直的、有才能的人,百姓才會信任并且服從于統治階級。孟子主張“進賢”,他認為賢才必須要經過考察,考察后確認是賢才才可任用。荀子認為“賢能不待次而舉”,主張選拔人才不可有門第之見,只要是賢能者,即使是庶人子孫也可舉用。以上觀點說明儒家和諧思想早已認識到選拔合格人才的重要性,“選賢與能”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
事務所合并后應“選賢與能”,成立文化整合小組。小組成員應具備的素質如下:(1)具有一定的合并整合經驗;(2)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3)了解合并雙方的原有文化,不存在文化成見;(4)具備文化整合所需的知識和能力。文化整合領導小組的工作有:(1)搜集合并各方的文化信息;(2)查找文化差異;(3)制定文化整合方案;(4)監督并實施文化整合策略?!斑x賢與能”不僅能使文化整合工作迅速、順利的進行,也使得事務所員工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才能。
(二)以人為本,加強與員工的溝通
儒家思想中的“人本”觀念,主張在管理活動中一切從人出發,充分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人是一切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只有尊重人的需求,滿足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孔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說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害處,比喻民心向背決定國家的生死存亡[ 3 ]??梢姡匾暼说男枨螅瑘猿忠匀藶楸镜乃枷?。
文化整合不是領導者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個人決策會存在很多問題,比如不能保證決策質量、沒有時間約束等。在事務所文化整合過程中要適時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以人為本”考慮員工對于文化整合的愿望和要求,聽取員工對文化整合的意見和建議。保持與員工的隨時溝通,不僅要讓員工全面了解文化整合的流程,還要讓員工知曉文化整合對其自身的具體要求,實現全員參與、監督文化整合工作的施行,使每個員工積極接受新的企業文化[ 4 ]。員工一旦體會到自己在文化整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會以主人翁的姿態來維護文化整合工作,并以主人翁的標準來嚴格約束自己,這樣不僅減少了文化整合工作的阻力,還為文化整合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更多可能。如果員工能真正理解文化變革的重要性,就會對事務所的文化整合工作充滿期待,對新合并事務所的未來充滿信心。
(三)執經達權,合理選用文化整合模式
儒家的管理思想主張“執經達權”,意思是說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堅持管理中那些永恒不變的原則,而且要知曉變化的道理,強調管理活動要根據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做到適其時、取其中、得其宜、合其道?!斑m其時”是指做事不能只堅持原則,不通達事理,要適應時間、地點、具體的條件,不能生搬硬套?!叭∑渲小笔侵敢獙W習儒家思想體系中的“中庸”思想,在管理中要堅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還要善于打破常規。“得其宜”是指人或物都能得到合理的安置,“宜”是恰當、合理的意思,儒家思想中“得其宜”就是要符合“仁”與“義”。關于“合其道”在儒家哲學用語中,道具有方法、技藝、規律、事理、學說、道德等多種含義,“合其道”也就是指管理活動要合乎情理。
選擇什么類型的文化整合模式是事務所合并后進行文化整合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文化整合模式的選擇決定了事務所將會面對的文化沖突類型,進而決定了事務所合并整合是否成功。從以往事務所文化整合的經驗看,注入式是事務所合并后使用最多的模式。注入式模式的運用特別講究技巧,選擇此種模式一般意味著要承受較高的風險。在運用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時,要避免將合并事務所的文化強行灌輸給被合并事務所,這樣容易激起被合并事務所員工的逆反心理,影響文化整合的效果。因此,在事務所文化整合模式的選擇上,要遵循“執經達權”中的四個原則,切忌生搬硬套。
(四)講信修睦,塑造優秀的事務所文化
儒家和諧思想推祟“講信修睦”,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間的交往,都要講究信用,謀求和睦。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鬃诱J為“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治國講信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
為提升事務所文化的競爭力,在事務所合并后要重視優秀文化的建設,既要注意保留合并前各方文化的精華,又要積極吸收其他事務所文化的有益成分,塑造一種既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又能持續創新、富有競爭力的事務所文化。儒家和諧思想中的“講信修睦”思想,符合會計師職業道德中的誠信要求。由于審計人員的工作性質特殊,誠信、客觀、公正是其必須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作為營利性質的組織,有些會計師事務所過分注重經濟利益,這會增加會計師的違規概率。事務所在合并后的文化建設中,要加強誠信文化教育,樹立終身誠信的理念,形成濃厚的誠信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鐘潔.跨國企業文化沖突與融合探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3):125.
[2] 陳龍.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動因與整合探索[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6):65-68.
[3] 楊海軍.如何煮熟“管理夾生飯”[J].企業文化,2015(4):37-38.
[4] 范思萌,王棟梁.會計師事務所合并資源整合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