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在低年級進行字理識字教學就是在低年級的教學課堂中依據漢字的組構和演變規律,揭示和解析字理,使學生牢固建立字的音形義之間的聯系,掌握識字的方法。漢字構字法有“六書”之說,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和轉注。表意性是漢字最基本的特性。象形、指事、會意字,則是純粹的表意文字,形聲字的出現表明了漢字由表意性向表音的方向發展。筆者遵循漢字的構字方法,就低年級進行的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的字理識字教學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象形字的字理識字教學
1.字理圖識字
如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3中的“舟”“竹”“石”“泉”“川”,學生了解一些現代字由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如教“川”字,先看實物彩圖,再看抽象圖,依據它的主要筆畫線條與小篆文字對照,在此基礎上學習楷體的“川”字,此時的“川”字出現在學生面前時就不會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條奔騰不息的大 “川”了,孩子們發現了三者的相似之處,就很快記住了這個字。
2.豐富想象感受象形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學用結合?!睘榇宋野涯切┆汅w字形象地寫出來。如在教學“寒”字時,看字理圖:人住在簡陋的房子里,鋪的是冰,蓋的是草,會覺得怎么樣?豈有不寒之理!學生會感到漢字很有趣。
二、指事字的字理識字教學
對于指事字的學習,可以借助學習象形字的方法,使抽象的意義形象化和具體化,利用圖畫、簡筆畫,追本溯源,增加對字義的理解與把握,最終認識記住這個字。如“木”字是個象形字,在古代,“木”字就是“樹”的意思,在它下面加一短橫,就成了“本”字,問學生:“樹木的下端是什么呢?”讓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即這一短橫特指“木”之根部所在,從而知道這一橫有“指事”的作用。
三、會意字的字理識字教學
1.意義合成法
(1)同體會意字“品”是用相同的字組成三個口,表示多的意思,類似字有很多,“磊”三石相壘,“森”表示樹多?!皬摹弊质且粋€人跟著另一個人向前走,“林”兩木并立,表樹木叢生。
(2)異體會意字“采”是由不同字組成的,由“爪”和“木”組合而成?!凹狻鄙闲∠麓鬄榧?。
2.字謎猜測法
會意字非常有趣,可以讓學生猜猜這些分別是什么字。學生動腦猜到了,自然記得很牢固,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道理,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
3.圖畫明晰法
因為會意字也是表意的字,我們也可以用圖畫明晰法去感知字原本的意思。教《月亮和云彩》這一課,教“明”字,課件先演示出“紅日圖”“明月圖”,日月交相輝映,讓學生看著課件中的圖畫以及字理圖,表示白天與黑夜發光的兩個天體(古人以為月亮在夜里發光)。日月同輝,說出“明”字的由來。這樣,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而且理解了字義?!鞍怠笔菚庾?。“音”,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黯”的省略,表示顏色深黑。暗,篆文 = (日,代白晝的天色)+ (音,即“黯”,完全無光)。
4.實物演示法
實物演示法就是在教學中,按照漢字的構形理據恰當運用實物演示,使學生獲得生動鮮明的印象,輕松愉快地掌握漢字。如教“筆”字時,出示一支毛筆,“筆”字上面是竹字頭,是竹子做的,下面是動物的毛做的,所以是“毛”字,這樣可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筆”字。
5.動作演示法
在識字教學中表示動作的字,教師可選擇形象活潑的演示法,通過體態語言再現動作,使學生對漢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養他們洞察漢字的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動作演示再現情景。
如會意字“拿”“掰”等,這類字動感十足,用動作演示十分形象。拿“合、手”會意,表示雙手牢牢對握,掌控、掌握。如“開” 像一雙手抽拉門栓。
四、形聲字的字理識字教學
第一,以聲符為中心。例如“夆”是個聲旁,與不同的形旁,會組成許多字,如“峰、鋒、鋒、烽、蜂、浲”,而我們一見形旁便可知道該字與什么有關,如“蜂”形旁是“蟲”,則該是蜜蜂的“蜂”了。
第二,以義符為中心。義符相同的字在意義上是有聯系的。相同義符的可以比較識記。如“口”作義符的字有“吃、喊、呼、吭、喝、喘”等,均表示人或動物的口部動作。
第三,以部件為中心。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后,知道了它們的表義,就能學會這一類字了。
在教學“領”字時,明白這個“頁”字旁是由“首”字變化而來的?!笆住笔穷^部的意思,因此,“頁”字旁與頭部有關。學生再練習給這個字“找朋友”,還有哪些字有“頁”字旁?學習“煩”字有“頁”字旁,之所以這樣寫可理解為腦袋發燒時很熱,像火一樣,很難受、煩躁。學習“頂”字,因為人的頂部是頭,所以是“頁”字旁。學到“項”“頂”“須”等字時就能與“人頭”聯系起來理解。
對學生長期進行字理識字教學,進行漢字理據的解析,學會理解漢字的構字原理,這樣,他們就不是機械地去記它的音形義,而會從理性的角度洞察審視漢字的規律,使得對漢字的感性認識變為理性認識,最終提高識字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