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穎

摘 ? ?要: 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許多林業院校開設了食品專業。根據高等林業教育樹立的“科教興林、教育為本”戰略思想,本文介紹了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如何發揮行業優勢、保持辦學特色,構建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課程體系,并通過開設特色課程、制定課標、編寫教材、課程改革來實踐課程體系。
關鍵詞: 林業院校 ? 課程體系 ? ?探索 ? ?實a踐
在食品安全問題備受公眾關注的今天,要想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監控,十分需要食品檢測和監管的專業人才。近年來,國內農業、輕工、商貿、林業等各類院校紛紛開設了食品專業。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上,于2010年開設了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通過市場調查和專家論證,形成了“課證一體、雙線融合”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為社會培養具有綠色理念和生態意識,注重產品質量與安全,適應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行業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與本專業領域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為林業資源經濟發展和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證,人才培養模式最終要在課程中才能得到體現,因此,課程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認為在實施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證一體、雙線融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急需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構建與職業崗位相配套的課程體系。
表 ?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課程分析表
一、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基于職業崗位能力課程體系的探索
我們進行了廣泛的社會調查,對大量調查問卷進行了數據分析,在全面深入了解食品行業人才需求現狀的基礎上,邀請企業專家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專家對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就業崗位、工作任務、職業崗位能力采用逆向剖析,立足福建省開發綠色產業對人才的需求特點,面向亞熱帶農業產業鏈,突出林業院校的特色。專家一致認為,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從事綠色食品檢測分析、綠色食品加工研發、綠色食品質量控制的技術技能人才(具體要求見上表)。
二、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基于職業崗位能力課程體系的構建
職業崗位的課程是當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從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需求的角度出發,做到素質教育與專業能力教育結合,以及基本素養的培育與創新能力的塑造結合,因此,我們將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分為三個領域,即公共基礎領域(9門課)、專業能力領域(18門課)、素質拓展領域(10門課)。
為了遵循綠色食品原料生產、處理、加工、儲運、銷售、消費各個環節與職業崗位能力、職業資格證書、生產實際、行業標準相融通的原則,結合福建綠色食品發展特點,融通“食品檢驗工”、“生產工藝員”、“質量管理內審員”、“公共營養師”等國家職業標準,將專業能力領域分為專業基礎模塊(6門課)和專業核心模塊(12門課),旨在培養“能鑒定、會檢驗”的綠色食品檢驗員,“懂加工、能創新”的綠色食品加工員,“會評價、能管理”的綠色食品品管員。
三、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基于職業崗位能力課程體系的實踐
(一)課證融合,制定課程內容。
綠色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標準的制定以職業崗位能力為目標,根據職業崗位的需求,選擇針對性的課程內容,按照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組織課程,突出工作過程崗位典型任務(見表1)的學習,圍繞掌握職業能力提出與課程相關的知識、技能,設計相應的實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在工作關系中的綜合職業能力。
(二)立足林業,特色課程的設置和教材的建設。
在課程設置方面,特別設置“森林食品加工技術”、“綠色糧油作物生產與加工”、“天然產物(林產品)提取”、“綠色食品質量管理”等課程,這樣可以突出森林食品加工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把學科建設的內涵和森林加工研究領域相結合。另外,在職業拓展領域設置“綠色食品市場營銷”、“農產品有害物質檢測”、“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食用菌栽培技術”等課程,能緊緊圍繞林業院校綠色食品專業的特色,做到課程建設有特點、人才培養有特色。
在教材建設方面,林業院校中所開設的一些獨具林業特色的課程沒有統一的規范教材,而傳統食品工藝方面的教材缺乏森林鮮果資源、綠色食品開發、林產植物功效成分分析等內容。因此,我們開發了《森林食品加工技術》、《食用菌栽培技術》、《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林產品功效成分提取》等特色教材。這些教材既覆蓋了食品學科大類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藝,又能結合綠色食品營養、食用安全、林產食物資源分析檢驗,突出了林業專業群的實用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三)以賽帶訓,促進課程改革。
為了加強專業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的相互融合,不斷深化課程改革,我們采用了以賽帶訓的方法,以行業、省級、國家級技能大賽為契機,技能操作教學與技能大賽相結合,帶動技能訓練,突出技能培養。我們將技能大賽的競賽內容作為教學課程,結合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職業大賽開設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課程,結合全國工業產品分析大賽,在“食品理化檢測技術”課程中增加了標準化技能鑒定的內容,結合全省微生物應用技術大賽拓寬“微生物學”及“食品微生物檢測技術”的實訓課程內容,很好地將崗位職業能力與職業技能相銜接。通過理論教學、課余興趣小組、技能培訓、參賽、考核等流程激發了學生學技能、練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熱情,不斷提高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婷婷,吳彩娥.林業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J].中國林業教育,2015,33(6):17-20.
[2]何美仙,方勇,朱森林,等.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河南農業,2011(8):8-9.
[3]遲全勃,句榮輝.課程改革與職業標準銜接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0,24(5):71-75.
[4]蒲海燕.廣西高職院校優勢特色專業建設探索[J].廣西教育,2015(7):72-74.
[5]張鑫燕,王東明,陳茂銓.綠色食品生產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麗水學院學報,2011,33(5):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