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周萍+湯冬冬
摘 ? ?要: 本文對當前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和高職英語教學的狀況進行了剖析,在此基礎上從分層次、分類別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建立高素質英語教師隊伍;構建動態化、多元化評價體系三方面探究高職英語“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 高職英語 ? ?工學結合 ? ?實現途徑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強調在高職教育教學階段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最終形成工作適應能力,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職英語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高職教學改革的潮流中必須基于工學結合進行改革,在多方面凸顯實踐性和應用性。
1.高職學生英語水平現狀
高職學生英語基礎差別較大,這與生源有直接關系:部分學生在初中高中已經系統地學了六年英語,而部分來自職高類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另外,由于地域和教學條件的差異,導致有的學生不認識音標,不能正確讀出單詞,在英語課堂上不明白簡單的日常用語,更不敢開口說英語;部分學生缺乏基本的語法知識體系,遣詞造句只是把單詞進行簡單羅列。
2.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2.1高職英語課時縮減嚴重。
隨著不再硬性要求高職學生參加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高職英語面臨被邊緣化的學科危機,再加上高職院校多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設重點專業、特色專業上,偏重相關專業課的教學,導致高職英語課時縮減嚴重。很多高職院校已把基礎英語縮短到三個或兩學期內,每周只有兩節課,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全面提升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還有部分院校已經或正在考慮把英語作為選修課開設。
2.2教學觀念、模式與高職人才培養要求不相適應。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需要把高職英語教學從基礎英語轉移到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上。但目前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仍沿用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注重閱讀和寫作而疏于聽說訓練,導致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多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練習較少;閱讀及語法分析為主,師生聽說訓練較少;傳授語言基礎知識為主,專業行業英語較少。由于缺乏英語互動的練習,一些高職英語教師自身英語應用能力也較弱,在激發班級同學學英語、說英語、強化英語應用能力方面欠缺,希望以活潑有趣的方式駕馭課堂,但顯得力不從心。這種狀況與我國多年來所采用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模式有密切的關系。
2.3缺少“雙師型”英語教師,合作教學開展較少。
工學結合教育模式強調實現“就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的有機銜接”。在此目標的指引下,高職英語教學急需一批了解某一行業或專業、具備廣博的實踐教學知識和技能的英語教師,即“雙師型”教師,而當前的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職英語教師大都畢業于普通高校,缺乏到公司企業實習的機會,實踐教學技能匱乏,多側重于語言知識教學而缺乏如護理、財務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機電一體化、船舶制造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這種現狀難以實現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人才培養的目標。另外,高職英語教師缺乏與專業課教師開展合作教學的意識,即便院校邀請了專家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開展指導,但深入一線指導開展教學合作的卻不多。為服務于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英語教師應該向專業課任課教師請教,補充相關領域知識,與專業課教師開展合作教學。
3.高職英語“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實現途徑探究
3.1分層次、分類別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職院校的生源復雜多樣,高職英語教師必須考慮到個體不同,實施分層次教學。根據個體差異組建不同的學習班級,針對英語底子弱的班級,降低課堂教學內容的難度,增強學習活動的趣味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其完成與基礎、能力相當的學習任務即可;對英語基礎比較扎實的班級,可以把全面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同時要考慮各個專業的特征,加強實踐教學設計與指導,例如,對飯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重點培養其聽說能力;對工科的學生強調對英語專業詞匯和英語操作規程進行學習等。
在分層次分類別教學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高職院校應注重創建良好的英語學習的校園文化氛圍,鼓勵教師、社團、班級等創建英語學習的第二課堂;豐富圖書館藏書;優化校園網絡,為學生開展英語自主學習提供支持。
3.2建立高素質英語教師隊伍。
3.2.1增強自主發展意識,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能力。
高職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了解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樹立“工學結合”的育人理念,掌握高職教育的基本規律,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增強自身自主發展意識和實踐教學能力。在當前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的趨勢下,自主發展的意義尤為重大,優秀的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適應經濟發展對外語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重構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積極提高自身英語應用能力。比如利用假期參加各種形式的英語翻譯培訓班,提高自己的外語應用技能;也可以利用發達的網絡,網上有豐富的英語學習的資源,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引進了多種喜聞樂見英語脫口秀、英語電視連續劇等娛樂節目,也可以收聽英語新聞,參加網上英語聊天等,耳濡目染,英語應用能力定會得到提升;高職英語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互聯網如微課、慕課、QQ交流群、網絡公益講座等,拓寬知識面,提高專業素養,以此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能力,以適應語言教學的需要。
3.2.2與專業課教師開展合作,向專業方向轉型。
高職英語教學中,基礎英語和行業英語或專業英語是高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不可分割的兩個學習模塊,但目前這兩個模塊的教學是由來自不同部門的教師完成的,基礎英語教師來自于大學外語部或外國語學院,他們由于缺乏行業知識和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阻礙了自身的成長和發展;專業課任課教師雖然有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但語言教學的經驗和實踐不足。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有合作教學的意識,根據自身的知識基礎和興趣愛好積極地與相關專業教師組建優勢互補的合作教學模式,向專業方向轉型。可以根據自己所教授的專業方向或專業興趣,如旅游英語、機電英語、船舶英語、物流英語等,加強與專業課教師的交流,在學校的政策支持下真正發揮資深專家、教授或經驗豐富的企業工作人員的作用,使其切實參與到合作教學當中來,使英語教學與專業發展、行業需求相適應。
3.2.3加快“雙師型”英語教師的培養。
隨著工學結合教育教學模式的推廣,一支既有職業教育理論又有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英語教師隊伍是順利開展教學革新的保障,也是職業教育對于全體英語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為了順利有效地推進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必須重視雙師素質的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但目前高職公共英語“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較低,要解決這個問題,學校首先要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制定出與其相適應的雙師素質英語教師認定標準、培養方案及考核體系,加快“雙師型”英語教師的培養,并保證“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穩定。此外,創建校企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為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平臺。
3.2.4自主進行反思教學,重視教學研究。
在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指引下,自主反思教學要求高職英語教師自覺主動地對課堂教學進行回顧、思考、分析,及時總結記錄教學的得失,根據獲取的經驗教訓完善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自身語言教學水平。高職英語教師應養成記錄反思隨筆或撰寫教學日志的習慣,圍繞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展開反思。除自身反思教學外,高職英語教師還應開展相互聽課活動,也可以教研室為單位或以教授同一專業的教師共同開展集體反思,定期舉行公開課或觀摩課活動,以期彼此啟發共同成長。經過長期的思索和積累,教師個人的反思隨筆可以形成教育研究的論文,而集體反思的成果會成為高職英語教師間或與專業教師合作研究的課題。
3.3建立工學結合多元化評價體系。
工學結合多元化評價體系指的是把職業技能作為考查的核心,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要將學生的能力考評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全過程,一部分知識學習結束,即靈活安排考核時間地點對學生該階段的學習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可以采取學生分組情景對話,師生日常口語問答,詞匯考查,應用文寫作等。工學結合模式下多元化評價體系中的評價主體不僅有英語教師,學生自身、不同學習小組參與,還應擴展到實習指導老師、實習的企業、甚至是實習單位的客戶,將工作實踐和市場反饋評價引入英語教學評價,使評價變得更加客觀全面。
參考文獻:
[1]李華.“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2]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2014.
[3]曾金強.工學結合與高職教師成長[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
課題論文:“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編號:EA20110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