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崗
摘 要:在文言文教學法中,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通過改革教法,加強學法等手段,著力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努力使文言文教學走出低效的怪圈,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文言文教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61-01
文言文是語文的淵源,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源泉,新教材加重了文言文的比例,這就為語文教學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如何讓學生學好文言文?
一、引導學生預習課文
文言文的學習必須引導學生預習課文,而教師要給予提示,明確要求,或給學生交代學習本課的目的要求,或簡介文章的背景及作者情況或要求借助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借助注釋。初識文章,最好能疏通全文,與此同時批注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課解答。也可以講個相關或相似的文言文故事,給學生自讀文言文創設條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給提示之后,還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如早自習和晚自習等。所要注意的是--教師隨時檢查預習的效果,絕不能放任自流。
二、指導學生通讀課文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乃為啟蒙,沒有文言語感,文字生疏,且無停頓斷句的常識。要學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讀字”擺到首位。讀法有種種,默讀、吟讀、誦讀、個人讀、集體讀,不一而足。因此,一篇文言文,我們可以先讓老師領讀后全班齊讀,之后采取別的讀法反復讀。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字音句讀的感知。從而培養他們對第五聲勝者的文意所理解,對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體會。第五聲勝者的傳統的誦讀方法是科學的。它利于知識的積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的運用能力。
三、教會學生積累知識的方法
“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知識積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礎,有計劃進行積累,不僅可以在一定豐富學生的古漢語的語言材料和知識,使之形成系統,而且也能轉化為能力,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建立“文言知識庫”,有重點、有計劃地進行整理。如每課的實詞,虛詞,還有特殊句型等人人必須整理。做到不是機械般照抄,而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聯系、歸類、比較。老教育家張中行談到文言文閱讀的“量”,認為量必須足,沒有量的積累,就達不到質的積累,即積土成山的目的。
四、鼓勵學生質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傳授文學作品,極易見仁見智,正謂“橫后成嶺側成峰,遠看高低各不同”。對于學生提出很有個性的意見,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從精神上予以肯定。比如教《桃花源記》一課時,有些學生對“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提出了疑問,他們認為事隔600多年,桃花源人的衣服不可能悉如外人,對于學生的見解,我們教師應先讓學生解決,然后談自己的看法。在這一環節,教師只起主導作用。學生指出問題并相互答問,以求對文章的深刻理解。可以說教師避免了用自己一個人的思維來左右集體的思維。教師讓全班學生提出的問題供大家思考。讓他們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康德說:“想象力是一種創造性認識功能。”語文學科有著廣泛的想象空間,有一千個讀者,便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要充分利用語文科這一特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故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懂得,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能給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心境,而一個好的學習心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記得有人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對于學校教育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創新能力已成為了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培養富有創造精神的學生正是我們教學改革的最高目標。就語文科而言,最響亮的口號是:學好語文,陶冶靈性,張揚個性,塑造人格,立志創造。并提出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軸,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的課堂教學法模式。相比較而言,文言文教學是創新教育比較薄弱的環節,許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有相當程度的畏難情緒和厭惡感。傳統的教學中“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八字經”被教師奉為至寶。在學生方面卻化成令人頭痛的緊箍咒。一篇血肉豐滿的文章,被解得支離破碎。這種文言文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因此,課堂中要大膽創新,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讀書、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文言文課堂應通過發展個性,進而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
六、重視學生的背誦與復習
整理歸類比較,是牢固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的方法,但是要想掌握得更為固靠,還要認真背誦文章,這是所說的背誦。不是對所有文章都逐字逐句的背誦。因為你盡管很想記住文章的內容,但是有時只是靠以上的方法是辦不到的,還需要背誦來協助完成。正如培根說:“要記住所讀內容,通讀二十遍,還不如這樣讀十遍,忘了再看看書。”這樣背誦下了許多文言文,對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牢固不忘。并能掌握一定規律,從而更好地學習文言文。因此每背誦一遍后,都會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另外,復習可以使知識在頭腦中長期保存,所以必須經過學習,學習,再學習。重復學習的次數越多,記得越牢,遺忘的速度越慢,甚至永遠保存在記憶中。在復習這方面,還可以學生在學完一篇文言文后,讓學生自己出題,并附一份答案。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反復學習,牢固了知識,提高了記憶力。總之,在文言文教學法中,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通過改革教法,加強學法等手段,著力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努力使文言文教學走出低效的怪圈,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