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俊山
摘 要:近幾年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得到教育界和越來越多一線老師的關注,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了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自主性,強調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自主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69-02
近幾年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得到教育界和越來越多一線老師的關注,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了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自主性,強調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性。但是,對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大部分老師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批改方式上,這與“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是相互違背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說,在學習效果上,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在寫作上,要讓學生喜愛并以此為樂,傳統的學生寫、老師批、學生改的方式已經不能做到。因此,本文將從為什么要改變作文傳統評價方式、學生自主評價的優點以及學生自主評價的方式三個方面闡述一些膚淺的看法。
一、高中作文評價的現狀分析
作文評價,就是語文老師對學生習作作出的價值判斷,多通過作文的等級、分數或評語的形式表現。現在一線的大部分老師采取的評價方式就是分數或等級評定,或者是寫評語。隨著社會的發展,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性的發展,以及大學選拔要求的提高,這樣一種傳統的評價模式已經越來越難適應高中的作文教學。這樣的評價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弊端。
1、分數、等級、評語評價方式無法完整的呈現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對學生習作采取“全收全改”, 耗時費力。且一篇高中作文800多字,教師寥寥幾句評語并不能完全道出作文的不足之處。學生對于“為什么錯”“怎么改”“如何避免”等一系列問題缺乏深刻的認知和反思的過程。在這樣一種作文評價方式下,無法形成師生互動,教師無法將自己的信息反饋給學生,學生無法從評語中獲得提高寫作能力的知識。最終,勢必影響學生對作文質量和評價的關注。
2、缺乏自主性,無法產生認同感。由于老師的權威性,學生習慣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如果教師的作文評價只是單純的分數或者等級,學生根本無從知道自己的作文的缺陷在哪里;而如果是評語的話,一部分學生會根據教師的評判做出修改,而部分學生卻會將教師的評語束之高閣,不予理會。因為教師的評語是出自教師的心理感受,有時難以得到學生的心理認同。同時,這樣一種作文的修改是被動接受的,學生缺乏自主探索的思想,更難培養創新的能力。
傳統的作文評價方式還有諸多弊病,如“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寫、教師批、學生改”一成不變的機械,又如主體地位的缺失無法產生自我效能感等等,所以我們呼吁作文評價需要向“多元化”發展,而在“多元”的評價模式中,學生自主評價又是最行之有效的。
二、學生作文自主評價的必要性
所謂作文自主評價,就是寫作者在作文評價中發揮主體作用,其目的是為了改并最終提高寫作能力。作文評價由以教師主體走向學生自主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
1、釋放教師,讓教師走出“耗時費力”。縱所周知,批改作文是語文教師的一項常規工作,但作文的批改,量之大,任務之艱巨,常常使教師加班加點仍無法完成,有時嚴重影響了備課和課堂教學。在新課程里,需要培養學生更多自主的意識,讓學生自主批改作文,讓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備課、鉆研、進修提高。
2、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擁有主體地位。傳統的作文評價方式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基本上是教師思維方式的遷移,缺乏創造性。而在自主評價體系中,學生從提交作文到評價作文,都發揮了主體作用,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作文評價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責任感和評價能力。正如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科教學要落實素質教育,就應立足于課堂,要使課堂成為激發學生思維,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樂園。教師在作文評價上改變了觀念,把培養寫作能力的重點從寫擴展到改,那么學生就能創造性地學習,能更有效地獲取知識,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3、自主評價能確實有效的提高寫作水平。作文批改重在“批”和“改”,“批”重在發現問題,“改”重在解決問題;“批”為“改”提供了條件,“改”是達到訓練目的、提高寫作能力不可缺少的過程。自主評價中學生“先批后改”,避免了傳統評價作文模式中的“無批而改”的茫然。“批”的過程就是寫作主體對自己作文的一次深刻反思,這樣的反思能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錯”“怎么改”“如何避免”。這樣的評價方式就能確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學生自主評價的方式
對于學生自主評價,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學生自主就是簡單的學生自評,其實它不只有由學生自己寫、自己評的方式,還可以有多種的可供操作的模式。只要這些自主評價方式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都可供借鑒。
1、學生自評。學生在教師作文講解之后進行寫作,接著自己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批改。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在寫作完成之后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一次重新的審視和深刻的反思,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但是弊病就是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生可能無法全部發現作文的不足。
2、學生互評。學生互評既可以是同桌互評,也可以是小組評價,亦或隨機評價,亦或學生自由指定評價者。但是在高中作文教學中,互評通常采用小組評價,既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評價討論,評價者暢所欲言,表述個人觀點,而后以評語的形式將修改意見反饋給作者。同時,寫作者在評價他人作文時,亦可借鑒他人寫作方法和技巧,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做到取長補短。
3、師生二次評價。針對學生自評中存在的“缺乏教師指導,難以發現不足”的弊端,我們可以采用師生二次評價。就是在學生自評或者學生互評的基礎上,教師再次進行評價,對學生沒有發現的不足,以及學生評價中存在的不妥之處進行二次評價,讓學生在修改過程參考。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修改作文的主動性,還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以上是本人在十幾年教學工作中的切身體會。總之,作文評價方式是“多元”的,不同的教師其采用的作文評價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不管是怎樣的評價方式,目的都是讓學生享有主體地位,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自主評價不啻為一種比較適合高中作文教學的評價方式,它能充分提高評價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