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泳桃
摘 要:蘇格拉底曾說:“每個人的頭腦里都有一顆小太陽,關鍵是你得能點燃了,五十個小太陽相當于一個核反應堆,威力無窮!”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傳統課改勢在必行,相信學生,解放學生,盡情地享受學生們課堂上思維的跳躍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色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357-01
蘇格拉底曾說:“每個人的頭腦里都有一顆小太陽,關鍵是你得能點燃了,五十個小太陽相當于一個核反應堆,威力無窮!”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傳統課改勢在必行,相信學生,解放學生,盡情地享受學生們課堂上思維的跳躍吧!“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地學習,課堂上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還學生一個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獨立表述,獨立動手,獨立總結的舞臺,相信您的高抬貴手,將會促動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和成長,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一、“解放學生”燃起生命的“紅光”
昌樂二中趙校長有句口頭禪:“學生”就是學會“生”的。杜郎口中學對高素質人才的定義是:富有愛心,充滿自信,喜歡思考,善于合作,樂于展示。可見,傳統的“填鴨式”課堂已經不合時宜,發揮教師的聆聽能力,培養并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傳統課堂回歸自然生態課堂,正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理念: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才會好起來。
在教學四年級《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時,教師巧妙地出示了一道數學思考題:“你知道三角板中各個內角的度數嗎?自主算一算它們的內角和,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教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自主探索,為了進一步指明學生探索的方向,教師在導學案上給出了探究的小提示:“1、用畫圖法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比一比誰量的最準確!2、用剪切法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比一比誰操作的最規范!談談你有什么發現,你還能找到其他方法嗎?”讓學生在探索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潛能,培養他們會學習、善學習、愛思考,樂操作的能力。課堂再也不是一片死寂,取而代之的是無限的探索熱情,學生知難而進,極力解惑的精神讓在座聽課的老師們都為之感動,這不正是“解放學生”的完美闡述么?
二、“解放教師”關注生命的“黃光”
經幾家高效課堂試點學校試驗表明:教師精湛的專業化水平并不決定學生學習的好壞,“授之以魚”,受用一時,“授之以漁”,受用終身,真正的教學并不是教“教材”,也不是教“教案”,而是要服務于學生的發展,放棄您對孩子們呲牙嚙齒的緊緊摟抱吧,放棄您堅守三尺講臺的信念吧,時刻惦記著“以學生為本”,關注生命的“黃光”——落實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再也不是教師個人展示技藝的舞臺了,好好地解放自己,放心地讓自己的“金嗓子”歇息吧,還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天地”,教師們敢于開發學生的膽識,勇氣,開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自主和“當家”的能力才是時代的趨勢。“放手”等于選擇職業的幸福。
在教學四年級《解決生活中的小數問題》中,在分析例題,以及總結規律方面,一般都是教師的代辦項目,然而教師卻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孩子們,老師擔當的只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們合作學習完后,教師鼓勵學生到臺前匯報自學成果,小組長自行分配任務,“解析例題、總結規律、運用規律、解決問題”每個環節由組內成員分工展示。驚異于孩子們響亮的聲音,驚異于孩子們解題的頭頭是到,更驚異于孩子們有條理的說題能力。在座的老師們震驚,孩子們的分工展示居然比老師們講得還要精彩,臺下學生的反問,質疑,創新性想法,給展示成員的評價和建議……讓教育者一睹學生的風采,這堂課,主角是學生,老師則從旁充當一位耐心的傾聽者,適當進行引導與指正。此課堂謂之“高效課堂”,課后學生的心得是:喜歡,學習比以前起勁了,學會了……老師的心得是:嗓子不累了,輕松多了……此課教學效果不喻而明。
三、“解放學校”激蕩生命的“藍光”
經李炳亭先生的調查,學生對如今學習的評價竟是“枯燥、討厭、度日如年、考試……”“今天你學習快樂嗎?”答案不揭而曉,這教育真叫人痛心。“你們什么時候學得最好啊?”“當我們有興趣時”,“當我們能自由參與探索和創新時”,“當我們被關注和信任時”……這是一位教育專家對一些中小學生采訪的結果。如何實現課堂中“生命的狂歡”?唯有堅持高效課堂的一個中心: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致力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鍛造,以評促思,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正兵的課堂形式,提升學生的自我存在感。為每個學生搭建夢想展示的舞臺,促進學習目標的落實,力促“人人學會”——激蕩生命的“藍光”。
在教學四年級《小數點的移動》時,教師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這一重大任務交給了學生小組進行探究 ,在合作交流中,組內分為對子交流以及小組交流,對子是由兩個水平相當的學生組成的,為了激勵彼此間的學習熱情,形成相互比賽的學習心理,在相互間給予的等級評定中獲得被肯定的喜悅;整個小組由6到8名學生組成,由學習水平較好的學生與一般的學生交錯組成,為了形成優生帶動效應,促進“人人都學會”。組長: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個數如何變化?成員1:這個數就縮小了十分之一。成員2:我給你糾個錯,應該這樣說: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個數就縮小為原數的十分之一。組長:組員們同意嗎?組員:同意。組長:好,繼續……通過生生間的互點互評,驅使學生朝著難題錯題奮進的心越加強烈,兵兵互學的形式讓相互間獲得了巨大的學習動力。
“紅、黃、藍”——高效課堂的三原色,散發著高效課堂之色彩,讓數學課堂處處舞動著學生靈動的光輝,實現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的課堂的轉變。我們深知探索的過程是痛苦的,研究的道路是心酸的,但為了促進教育事業的高效改革,燃學生熱情,筑教師幸福,圓學校美夢,我們在所不辭。讓我們站在教育的“原點”,尊重每一個蘊含生機的新生代,共同詮釋課堂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