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珍+高瑞兵
摘 要:在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許多老師發現現在的學生更“難教”了,原因是現在的許多學生不如以前的學生聽話了,甚至跟老師對著干,于是有些老師感慨學生“一屆不如一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學生確實在變,只是變得更聰明了,未變的是我們,依然固守老方法、老思想,甚至有點跟不上時代和學生需求的步伐,從而導致部分學生不買我們賬,不愿聽我們說教,數學課堂更甚。新課改理念下學生是主體,要求我們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所以課堂上少不了交流,這樣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從而學好數學。因為“交流”是數學課堂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古人云:“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敝挥袔熒g、生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傳達,體驗的分享,才能使課堂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關鍵詞:數學課堂;數學理念;交流;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386-01
現在的學生是難教了,不是因為學生笨,也不是因為學生太懶沒有吃苦精神,只是現在的學生比以前更能了,也可以說對許多學生來說只要他們想要做到的沒有他們做不了的??纯船F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吧,哪怕是一二年級學生,有許多玩的不用教他們很快就能掌握,即使不理解,這是許多老師都不能及的,因此說明現在的學生學習能力是綽綽有余的。那為啥許多學生學不好數學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現在的學生較以前成熟的要早點,知道的也多,大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還墨守常規,一味說教企圖憑一己之力去改變學生,讓學生“順從”自己,按照自己的思想和安排去努力學習,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時代在變,人的思想也在變,正因此現在的學生不是那么聽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他們需要交流,并在交流中表現自我、實現自我,從而體現他們的價值,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去學習。下面我就用一次教學案例加以說明。
上學期帶領學生學習三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在同學們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了對新知識的探索,同學們探索展示的過程中歸納出,其實解三元一次方程組與二元一次方程組差不多,都是消元而已。把三元變成二元,二元變成一元,再進行求解。我表揚了同學們敏銳的觀察力,和超強的歸納能力。突然,甲同學說照這樣,我也會解四元一次方程組,我說:“怎么解呢?”,他說:“解四元一次方程組必須有四個方程,把四元化成三元,三元化成兩元依次消元不就解出來了?!边@時有幾個同學嚷道:“用同樣的方法五元、六元、七元……一次方程組我們都可以解”我大力表揚他們善于思考,善于將知識活學活用。我認為到這里我的課已經上的比較完美了。沒想到這時候班長站起來說:“我有一個題目推薦給大家,大家看看能不能解(我布置前置任務的時候一般有一個環節是,推薦一個你認為最好的題目考考大家)?!蔽艺f:“好,我們來欣賞一下你推薦的題目?!鳖}目是:已知,a+2b+3c=20, a+3b+5c=31,求a+b+c的值。我一看這個題目我想對于剛剛學方程組的他們來說還真有點難,果然題目一出來就有幾個同學說不能解,因為三元一次方程組必須有三個方程才能解,現在只有兩個方程怎么解呢。我故意沉思了一下說:“嗯,你們說的也有道理,可是這一題沒讓你求a、b、c的值啊,只是求a+b+c的值啊,說不定可以求呢,你們試試?!辈糠滞瑢W們開始思考,動筆計算,部分同學盯著題目在想突破口,還有的同學小聲討論,也有的同學堅持自己的觀點說不能解,因為要求a+b+c的值必須要求出a、b、c的值嘛。我故意不說話讓他們去隨意爭論。大約3分鐘后,乙同學首先給出了答案說是“9”。我吃驚的說:“喲!這么快就解出來了,太厲害了吧。”話音剛落又有幾個同學也說是“9”.我說:“那好,讓我們來欣賞一下你是怎么解的?!币彝瑢W:“我看三個未知數,只有兩個方程,于是我就設a=0,結果解出來b=7,c=2.于是a+b+c=9,我怕不對我又分別設了b=0,c=0,最后算出的結果都是9,于是我推測a+b+c=9”這時有同學說,這樣不合理,你只是推測而已,是不是a取所有的數都行呢?這時丙同學站起來說:“我有另外一種方法可以不設。”我說:“你談談”“a+2b+3c=20①, a+3b+5c=31②用②-①可得b+2c=11③,再用①-③可得a+b+c=9”同學們聽了情不自禁的為她鼓掌。我說:“你真是太棒了,不愧為課代表!同學們你們看這同時也說明了乙同學得到的結果也是正確的,只不過他這種解法不能當做對這一題的證明,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特殊值法,在做選擇填空題的時候是很實用的?!边@時丁同學說:“我還有一種方法,由①得a=20-2b-3c,再把a代入a+b+c中得20-(b+2c),由②-①可得b+2c=11,則20-11=9即a+b+c=9”下課鈴聲響起,我正準備表揚一下他們就下課,結果班長又站起來說“我還有一種簡單的方法用①×2-②可直接得a+b+c=9”.大家聽了之后又響起了掌聲,有的同學小聲說:“怎么這么簡單我就沒想起來呢!”我聽了之后也感覺孩子們真是太厲害了,怎么能想出這么多方法呢!我本想好好的表揚一下,可是看到同學們的一個個興奮的小臉和激動的心情讓我感覺到我現在講任何話都是多余的了,下課了,我只說了一句話:“同學們,你們太讓老師佩服了?!?/p>
我想如果要是按傳統的教學方法,絕不可能講這么多種方法,孩子們的思維也不會打得這么開。其實孩子們是最具有想象力和思維力,創造力的人,關鍵是有沒有給這些孩子們提供可以展示的舞臺,正所謂:“老師無為,學生才能有為”。所以教學上放手是很重要的,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去思考和交流,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我們每人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我們每人有兩種思想”??傊?,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交流的價值,并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就可以發揮交流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提高學生交往合作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