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
摘 要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推行,在我國各個城市,成千上萬的群眾積極投身到羽毛球運動的行列中。羽毛球運動在我陜西省有普遍的群眾基礎。通過對目前我國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現狀的調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為今后更好地開展這一運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 群眾 羽毛球 現狀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1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陜西省群眾羽毛球項目參與者600人以及從事羽毛球教練工作者50人。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主要運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結合羽毛球運動教學訓練實踐經驗等研究方法。
二、陜西省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現狀
羽毛球深受群眾的喜愛對羽毛球的喜愛程度是開展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一個基本條件。這一運動在群眾中的喜愛程度如何呢?非常喜愛、較喜愛的占大多數,達81.8%。羽毛球教練員對于羽毛球受群眾喜愛的認同度更高,認為非常喜愛、較喜愛的共占87.5%。另外,據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統計,羽毛球運動在我國已成為除散步跑步之外群眾參與最多的體育健身項目,參與率達42.6%。有關調查結果表明,羽毛球是不同年齡體育
人口選擇的主要項目。在對備有運動器材的家庭調查中,占比例最高的是羽毛球拍。本文的調查結果與其他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羽毛球運動有普遍的群眾基礎,群眾對羽毛球運動的總體評價是持積極態度的。群眾參與羽毛球活動的頻率、強度:群眾參與羽毛球活動的頻率:每周0-1次的為53.1%,2-3次的為41.9%,4次或4次以上的為5.0%;群眾參與羽毛球活動的強度,以每次1-2小時的居多,占41.8%;花更多時間的不超過10%。群眾從事羽毛球活動的場所。群眾從事羽毛球活動的場所分布比較廣泛。排第一位的是經營性羽毛球館,原因有三:第一,羽毛球輕巧,受風力、天氣影響較小,球館里環境、設施較好,打球、健身效果有保證;第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進一步引發了群眾對體育健身消費的需求;第三,球館采取了一系列營銷、促銷手段,滿足了消費者打球的多樣化需求。此外,一些經濟效益較好的單位擁有自己的體育設施,供員工工作之余打球鍛煉;而像老人、學生這樣的低收入和無收入群體則偏愛于在公共體育場所、住宅小區空地等室外場地打球。
三、羽毛球運動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國羽毛球剛剛步入市場,市場化進程相對緩慢,吸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金開展活動的經驗不足,再加上群眾比賽水平不高,觀賞性不強,因此群眾性羽毛球市場的社會關注程度很低,整個市場尚處于待開發狀態,企業贊助羽毛球運動的積極性不高。經費是群眾性羽毛球運動賴以生存的基礎。目前,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國家以及當地體育主管部門的撥款,其次是依靠參加比賽群眾所交報名費,企業或社會贊助并不多,一些企業贊助也大多是在當地政府和體育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撮合下形成的,或者是企業領導出于對羽毛球的熱愛,作為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支持。盡管各地新建了不少羽毛球館,許多綜合性體育場館也紛紛開辟羽毛球場地,但對于數量龐大的羽毛球愛好群體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被調查者中,認為目前的羽毛球場館不太能滿足和不能滿足群眾打球需要的分別占33.1%和18.1%。事實也是如此,每到周末,各羽毛球館場地基本上都要預定,直接去打球的人經常會遇到高峰,往往要等上一兩個小時,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從事羽毛球活動的積極性受挫。
四、改善方法研究
政府也應對俱樂部這一公益性體育組織給予資助。羽毛球協會必須注重社會公益性,充分發揮好管理、組織和協調功能,團結和組織羽毛球愛好者、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推進群眾性羽毛球活動。首先,要加強對羽毛球運動的監督管理工作。要健全相關制度,做好審核、登記注冊工作,規范群眾羽毛球市場,杜絕亂收費現象,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再者,做好羽毛球運動的普及工作。羽毛球協會應面向社會、面向基層,充分利用現有體育活動場所,組織各種羽毛球活動;要與其他社會團體密切配合,開展好職工、婦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羽毛球活動,不斷擴大群眾性羽毛球活動的領域和空間。其次,要為群眾性羽毛球活動提供指導、幫助。如界定參賽資格,安排賽程,提供裁判;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培養裁判員、教練員等骨干力量;引導群眾羽毛球消費。場館設施是開展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解決這個問題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合理規劃場館設施,加大羽毛球館建設的投入,科學合理地規劃運動場館,改變以足球、籃球幾個大項為主的局面;要因地制宜,利用小區、廣場、校園、公園等較為避風的空地多建些室外球場,滿足群眾隨時隨地打球的需要。營業性場館應加強管理和使用,延長開放時間;學校場館也要轉變觀念,可以利用中午、晚上和雙休日時間對外有償開放,以館養館,促進良性循環。羽毛球俱樂部是推進群眾羽毛球運動發展的有效組織形式,它既能為羽毛球愛好者提供一個結交球友、切磋球藝、增進友誼的平臺,又能為培養羽毛球后備人才提供基礎。群眾性羽毛球俱樂部應由業余愛好者自發組成,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依托具有場地條件的機構,如體育館、學校,聘請有羽毛球專長的教師、教練員、運動員擔任俱樂部的指導工作;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收取一定會費,形成自我發展機制。
參考文獻:
[1] 莊志勇.對羽毛球職業俱樂部的影響因素分析[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14(3):33-35.
[2] 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