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蓉
【摘 ? ?要】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培養的一項重要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自身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筆者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簡單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43
閱讀不僅僅是語文課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著重培養的一項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閱讀理解,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在此階段教師更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打好學生的閱讀基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石。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幾點意見,希望能夠促進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
一、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給教學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在目標的指導下,教師能夠按照計劃一步步推進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制定好相關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實施教學計劃,但是只有制定正確的教學目標才能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相反,錯誤的教學目標會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阻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目標來完成對學生的教學。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把握住小學階段基礎學習的特點,注重對學生字詞的教學以及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讓學生突破詞匯這一關,其次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懂的基礎上進行感悟和理解,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此外,在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還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更新教學目標,實施因材施教。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還要制定每節課的目標,并且讓學生了解這些目標任務,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有一定的方向和動力,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打好閱讀基礎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能夠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反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當前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基礎”為本,在進行閱讀文本選擇時要做到“精”、“少”,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評,根據學生的的閱讀水平決定閱讀文本的選擇。
通過對學生的測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詞匯量,以及學生的閱讀層次,從而幫助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文本的選擇。在進行文本選擇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詞匯的鞏固,同時要幫助學生擴充新的詞匯,打好學生的詞匯基礎,了解學生在寫作手法、文體特征、閱讀方法方面的掌握情況,逐步擴充學生的基礎知識,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讓學生在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文體的訓練,從而起到鞏固學生閱讀水平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文本選擇時要盡量選擇涵蓋較多知識面的文本,同時選擇能夠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文本,讓學生在輕松的閱讀環境中提升閱讀水平。
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動力,很少有小學生開始就對學習充滿了好奇心和興趣,興趣都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需求,為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話題,通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還要注重利用合作學習以及情境創設的方法來豐富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合作教學的方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處于愛玩的年紀,比起個人學習,更喜歡跟小伙伴一起學習,在課堂上采用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閱讀課程需要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與學生相互討論,能夠開闊學生的思路,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容易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能夠帶動班級上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從而促進班級上學生整體水平的提高。此外,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創建教學情境,能夠減少學生的理解難度,學生在情景的引導下,更容易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少,同時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待發展,通過情景的創設能夠讓學生在把握文章情感時有所寄托,從而提高學生對情感的把握能力。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還能夠帶給學生新鮮感,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四、合理利用教學評價,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教學評價能夠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方向。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建立多種評價標準,不能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和贊揚,能夠給學生提供強大的學習動力。小學生都希望能夠得到關注,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能夠極大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既要看到學生學習上的可取之處,同時也要給學生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更具有針對性,從而獲得不斷進步。通過教師客觀全面的評價既能夠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之處,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又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前進的方向,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不斷提升。
五、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教師也要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平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自身教學反思,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改進教學方式。同時,還要不斷為自身注入新的知識,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增強學科能力。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不斷提升自我,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