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昂楊
摘要:大學英語改革一直是近些年來高校研究的重點,然而多數集中于整體大學英語課程的改革,對其中的聽說讀寫方面并沒有進行具體的細化。我國大學英語開設的目的是為了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將英語應用于自己的專業,與國際取得溝通交流,因此,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現狀,試圖通過翻轉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對傳統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進行改革,并針對現有問題提出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說 課程改革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128-02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對外貿易的增多,各個領域都需要一批既懂得專業知識又精通外語的人才,英語作為國際上交流的主要語言則成為眾人選擇學習的首要目標。盡管我國眾多高校很早就把英語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引入大學課堂,但是由于設置的時間、內容等原因導致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近三十年來,許多大學紛紛提出對英語課程進行改革。然而,盡管改革的方式多種多樣,大多數的研究著重于整個大學英語課程的改革,針對具體聽說課程改革的研究相對較少。
我國大學英語的定位基本有三:為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而服務;為國家的“走出去”戰略所服務;以及為培養國際型人才服務。(束定芳,2013)從這點看,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應該是培養的重點,而針對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改革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現狀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現狀
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過關率的提升,很多大學僅在大一、大二階段開設大學英語課程,并且縮短為一周四個課時,甚至有些學校僅有兩個課時,這樣,聽說課程就變為一周兩課時甚至一周一個課時。僅從這點來看,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在課堂上接觸英語的時間在逐漸減少,而這樣的時間設置則不符合語言的學習規律。
并且,相當一部分大學英語課程采用的是大班授課(即45人左右),甚至更多。再加上一些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依然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聽力輸入為主,因此,很多學生的語言實踐很少,基本沒有練習口語的機會,有些學生甚至一個學期都沒有發過一次言,進行過一次英語的口語交流,這樣的課堂學習必然會帶來用時長卻效率低的后果。
此外,多年來大學英語課程的考查比較側重于對考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不是檢驗學生的語言運用和溝通能力,此檢測重點的偏移使得學生在學習甚至教師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均向讀寫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傾斜,因此而忽略聽說的訓練以及掌握,學生們僅僅是為了學習英語而學英語,并不能與他們本專業有效地結合起來。
(二)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由于其專業學習方向的確定性,大學英語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能夠讓他們在自身專業的學習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運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獲得有效信息。(胡壯麟,2002)隨著國際間交流的日益頻繁,既有專業知識又能夠用英語進行專業交流的人才需求量變得越來越大,國內高校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已無法滿足當代需求,尤其是聽說方面的改革要求越來越迫切。
大學英語課時的縮減使得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逐漸變少,大班授課模式又難以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許多學生因此對英語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也逐漸減少,英語能力的下降則在所難免。語言的使用需要特定的情境,傳統的EGP將所有的情景合而為一,導致不同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完全一致,沒有專業導向性,因此在專業英語的應用方面必然會帶來問題。此外,傳統大學英語課程對讀寫的重視、聽說的輕視,導致學生在英語課程結束以后,會讀不會聽,會寫不會說,而這也不符合當今社會的需求,也和大學英語開課的目的大相徑庭。因此,授課重心的調整,內容的修改,方式的變化等顯得非常有必要。
總體來說,相當一部分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同時學習主動性不夠,再加上學習時間的不足使得大學英語課程進展緩慢。通過教學改革,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顯得尤為必要。
二、以翻轉課堂為中心的大學英語聽說改革
(一) 翻轉課堂
上世紀80年代以來,Wittrock提出學習的生成過程是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和新的知識相互作用,是學習者主動選擇、注意信息并且構建信息意義的過程。換言之,學習過程就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求、愛好等,對當前環境下的信息產生選擇性注意,并通過原有的認知結構對新信息進行重新構建,獲得新的知識。這個過程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就是基于此理論下的一種教學模式,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傳統的學習過程進行翻轉。傳統課堂以課上教師傳授知識,課下學生練習鞏固為主,而翻轉課堂則改變了教師的傳統角色,并對課堂時間也進行重新劃分,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而課堂則變成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場所,包括師生互動討論,答疑解惑,知識運用等等。翻轉課堂首先由Jon Bergmann 和Aaron Sams于2007年采用,隨后此理念在美國課堂中受到廣泛的歡迎,并為越來越多的學校教師所接受。網絡信息尤其是近年來成為熱門話題的慕課更是為翻轉課堂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作為對傳統課堂的顛覆,翻轉課堂不再以教師授課學生復習為主要模式,而是讓學生課前先觀看教師提供的相關視頻,隨后在課堂上針對觀看時的問題進行解釋,期間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互助等形式完成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選擇內容,最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選擇內容、思考內容并積極構建信息意義,而這也是生成學習理論所強調的重點。
(二)大學英語聽說改革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在時長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內容;同時減少教師的課堂授課時長,增加學生的開放課程學習。
1.教學內容結構的優化
根據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內容雖然源于教材,但應不局限于教材,甚至應該說超越教材。教師根據主題的不同為學生選擇相應的教學材料,并側重于聽說的學習應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學習使用。例如在學習電影主題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資源,包括電影的種類,歷史,制作過程,宣傳,獲獎介紹等等,學生從中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進行聽說學習。材料的多樣性使得學生學習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教材,而是可以有更加廣泛的了解學習,開闊了視野,同時,學生的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2.教學流程結構的重建
由于翻轉課堂將學生學習的時間放在了課下,教師對其在課外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
因此聽說課程的課堂模式分為課前、課上以及課后三部分。
課前:教師根據學生專業特點以及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相關的自主學習資料,包括視頻,音頻,課件,慕課等,給學生搭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平臺,學生按照相關指導進行獨立學習,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完成相關任務。遇到相關問題可提前通過郵件等電子手段聯系教師,或者記錄下來等待上課時解答。通過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同時提高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并且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
課上:根據學生課下的反饋,教師可以將課堂分成兩個部分。在前一個部分中,對學生反映的問題進行講解,并隨堂進行小測來檢驗學生的吸收程度,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在后半部分的課堂里,學生組成小組針對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如有必要,教師可在旁指導;此外,教師應根據單元主題創造性的語言情境,設置新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從而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由于聽說課的重心不同,教師可加大對聽說的訓練,如設置一些情景對話、角色扮演等任務讓學生完成,在課堂結尾進行師生互評,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內化。
課后:學生將課堂成果進行精加工,對于口語輸出內容進行修改并制成音頻或者視頻。將課堂成果精加工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不足,從而在以后的運用中避免犯錯,而錄制視頻或音頻則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尤其是口語表達方面的長處和不足。除此以外,學生也會從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動力。在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隨時與教師或者同學進行討論溝通,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考核體系的完善
傳統的大學英語聽說考試側重于對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而輕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而這恰是與聽說課程的主旨相違背的。同時,由于傳統大學英語期末考試的分值比重較大,有些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在期末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也就達不到英語學習的效果。因此,大學英語聽說的考核系統要進行轉變,考試不僅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參與過程,并且應該將相應分值分配給平時的課下學習。也就是說,將考核的重點放到平時學習以及課堂表現中,加強學習過程的考核,同時降低期末考試的比重。
在學期開始時告訴學生課程的評價內容和方法,明確評價細則,使學生了解到學習的評價延伸到了課外,從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同時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也納入評分標準當中,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性,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重視。
三、結語
翻轉課堂的模式為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改革提供了強而有效的依據。雖然運用翻轉課堂進行英語聽說的講授對學生學習效果有很大幫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難題,比如說翻轉課堂需要強有力的信息技術的支持,對英語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同時學生也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等。因此,大學英語聽說課程的改革還需根據具體實際進行相關調整。
參考文獻:
[1]胡壯麟.對中國應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語研究,2002,03:2-5.
[2]束定芳.關于我國外語教育規劃與布局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45(03):426-435.
[3]王守仁,姚成賀.關于學術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外語,2013,10(05):4-10.
[4]溫聚香.“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聽說課中的實踐初探[J].鄂州大學學報,2016,01:53-55.
[5]嚴姣蘭,張巍然,于媛.視聽說課程翻轉課堂校本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02):94-100.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