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王天華,牛鑫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眼科,河南焦作 454000
2型糖尿病合并雙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護理分析
魏艷,王天華,牛鑫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眼科,河南焦作 454000
目的 對合并2型糖尿病的雙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圍術期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從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該院治療雙膝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中選取合并2型糖尿病的90病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45例),以及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圍術期優化護理的觀察組(45例),觀察兩組患者恢復情況以及護理滿意率,并比較。結果 經各自方案進行護理后,觀察組顯效17例(37.78%),有效27例(60.00%),無效1例(2.22%),總有效44例(97.78%);對照組顯效10例(22.22%),有效28例(62.22%),無效7例(15.56%),總有效38例(84.44%)。觀察組的治療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科學的臨床護理方案對于合并糖尿病的雙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促進作用,幫助患者減少痛苦,提升醫療滿意率,值得推廣。
2型糖尿病;雙膝骨關節炎;護理;滿意率
雙膝骨性關節炎多見于中老年人群,以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相關研究顯示,大約近40%的雙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存在合并糖尿病的情況,針對此類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工作,必須結合患者的特殊性,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為了對合并2型糖尿病的雙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圍術期的臨床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進行探討,該次研究從近年來于該院治療雙膝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中選取合并2型糖尿病的90病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以及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圍術期優化護理的觀察組,各45例,觀察兩組患者恢復情況以及護理滿意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該院治療雙膝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中選取合并2型糖尿病的90病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45例),以及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圍術期優化護理的觀察組(4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齡50~71歲,平均(62.2±1.4)歲,2型糖尿病史1~14年,平均(7.6±0.8)年。治療方案:24例進行關節骨刺清除,12例采用關節游離體清除術進行治療,9例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6例,年齡50~72歲,平均(62.8±1.7)歲,2型糖尿病史1~13年,平均(7.1±0.4)年。治療方案:22例進行關節骨刺清除,13例采用關節游離體清除術進行治療,10例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可比較,P>0.05,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當患者入院后,檢查患者血糖、血壓等身體指標,清潔病房,調整適度、溫度,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所提出的疾病相關問題,并囑咐患者注意飲食。手術治療完成后,對患者進行定期觀察,如果存在異常,需及時向醫師匯報。
1.2.2 觀察組 患者護院后,針對患者的疾病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主要分為幾下幾個護理環節:①在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手術質量前3 d指導患者大小便,手術質量前1 d,進行備皮。手術前1 d詢問患者的排便情況,如果排便異常,則要在前1 d晚進行灌腸。在手術前還需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檢測,手術前必須確保血糖穩定。此外此類患者多為老年人,因老年人機體孱弱,受雙膝骨性關節炎的影響,行動受阻,加上常年的糖尿病,使得患者的心理承受巨大壓力,甚至怕拖累家人,出現抗拒治療,不積極配合的負面情況。針對這一普遍現象,護理人員必須采取心理疏導,并嘗試與家屬溝通,共同解開患者心結,減輕負擔,同時還可例舉成功案例,強化信心。②手術治療完成后,除密切監測血糖、血壓之外,還需對患者的切口部分進行強化觀察,如果有滲血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止血,如果患者疼痛明顯,可遵照醫囑,適當給予止痛藥劑。特別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傷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因此需要合理給予抗生素,并務必對患者及其家屬強調注意飲食,可為患者提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食譜,避免刺激性飲食。除以上護理方案外,還可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指導。可在手術結束的第2天開始進行,難度循序漸進,主要訓練內容是膝關節的屈伸。③離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囑咐患者定期進行膝關節屈伸運動,但不能進行跳躍等激烈運動,同時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養成健康器具習慣,避免長期站立及負重。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將90例患者根據護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45例),以及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圍術期優化護理的觀察組(45例),觀察兩組患者恢復情況以及護理滿意率,并比較。恢復情況判定標準主要分成顯效、有效、無效等幾個檔次。顯效:經治療與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好轉,疼痛緩解,血糖控制穩定,膝關節屈伸均超過90°,畸形得到矯正,在治療及護理1個月后,可恢復行走功能。有效:經治療與護理后,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畸形得到矯正,但仍存在慢性疼痛,疼痛可忍受,血糖基本控制,在治療及護理1個月后,可通過借助拐杖行走。無效:經治療與護理干預后,患者雙膝骨性關節炎及糖尿病臨床癥狀無顯著改善,或加重。護理滿意率通過調查問卷進行統計,由患者或其家屬進行評檔,共分成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選項,滿意率為(很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方法
本實驗使用SPSS 20.0專業統計學軟件,對數據中的計量資料使用t值檢驗的方式計算,數據中的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方式計算,當P<0.05時,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該次研究經各自方案進行護理后,觀察組顯效17例,有效2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78%;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28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4.44%,觀察組的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下表。此外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后恢復情況對比
雙膝骨性關節炎主要以關節軟骨面退行性變以及繼發性骨質增生為主,多見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可見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及活動受限,治療多以手術為主。相關研究顯示,大約近40%的雙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存在合并糖尿病的情況,因糖尿病患者的手術切口不宜愈合,且易感染,因此必須針對此類患者的特殊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該次研究中,對患者治療的各個階段,結合糖尿病護理要點,開展圍術期優化護理的觀察組顯效17例(37.78%),有效27例(60.00%),無效1例(2.22%),總有效44例(97.78%);對照組顯效10例(22.22%),有效28例(62.22%),無效7例(15.56%),總有效38例(84.44%)。觀察組的治療恢復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由此可見,科學的臨床護理方案對于合并糖尿病的雙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促進作用,幫助患者減少痛苦,提升醫療滿意率,值得在此類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1]沈菊艷.1例雙膝骨性關節炎伴糖尿病患者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的護理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3):118-119.
[2]葉川,劉日光,湯晉,等.膝骨性關節炎雙側同期全膝關節置換和單側膝關節置換的比較 [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35):5583-5588.
[3]戚愛清,宋長志,紀標.同期和分期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雙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 [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3):250-253.
[4]田潤,王丹,沈旭慧.雙膝晚期骨性關節炎患者手術治療與康復護理進展[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4):86-90+97.
[5]張家林,延亮,裴瑞霞.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早中期膝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山東中醫雜志,2013,12(8):890-891.
[6]謝穎穎,肖楚吟,葉珊慧,等.綜合康復治療聯合塞來昔布對老年患者膝骨關節炎的療效觀察 [J].現代醫院,2015,1 (12):20-22+26.
R59
A
1672-4062(2016)10(a)-012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121
2016-07-08)
魏艷(1980.7-),女,河南焦作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