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強 宇文塔曼 陳 方
田中一光的設計語義及手法
郭志強宇文塔曼陳 方
田中一光的設計作品以日本傳統審美為中心,不僅凸顯了日本傳統文化,形成了本土文化的現代設計理念,而且其作品也不失對西方現代平面設計的表現。
田中一光 日本傳統文化 現代平面設計
圖1 無印良品標志
(一)無印良品的設計解析
1980年,田中一光以“最適合的形態展示產品本質”推出無印良品(圖1)。無印良品的主要特點是無商標。天然的素材,透明的包裝,正好呼應了無印良品提倡自然生活的理想。為了更能表現自然,田中一光讓管道和水泥結構直接暴露,并且使用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表現出了無印良品對生活的理想。當消費者接觸到這些自然的架子和墻壁,便會引發人們對生活的思索,最終便會啟發他們對完美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
從無印良品的整體設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田中一光對大眾思想的深度了解,他把握住了剛剛走出戰后物資貧乏年代人們對物質的強烈需求,從而才能設計出打動人心的產品,得以引發人們新的生活方式,以獲得更多強烈的共鳴。
(二)海報的設計解析
在田中一光看來,海報是人們生活最貼近的宣傳手段。在他的海報作品中,有很多作品是以漢字為主體的,體現了田中一光對漢字中筆畫、線條的韻律感的不懈追求。田中一光在《新古典主義》海報設計中,取用“典”字為畫面主體,并截用“典”字的一部分,運用直線與曲線的結合形成抽象造型。設計中的主體元素及信息文字的排版組織有疏有密,而留白與主體的相襯,也使得主體元素擁有體量感。簡單、素凈的畫面也透露日本崇尚的傳統,卻又不乏現代設計的張力。
而在田中一光設計的能劇海報中,表現給觀者的是以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感受到的和諧之美。在《第二十七回產經觀世能》畫面中央的能面是“大原御幸”的“若女”。田中一光在畫面中把舞臺表演時“若女”戴的白色帽子去掉,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將帽子去掉以后能面卻自然形成了這個三角形。這種做法不僅不會讓人覺得缺少了什么,反而畫面的白底,讓觀者在畫面中能感到帽子的存在。
(一)樸素簡潔的運用
田中一光的作品最大特點就是樸素簡潔。在《寫樂二百年》海報中,田中一光將畫面色彩以灰色為主色調,運用了最能代表寫樂作品特點的眼睛和眉毛,其他部分則做了幾何化的處理,用大小不一的圓形構成畫面,簡單而細致的表現使戲劇化的人物表情瞬間生動鮮活,同時也表達出了歌舞伎演員的表情變化乃至內在的性格,展現一種簡約致尚的美感。
(二)色彩鮮明的運用
雖然田中一光的作品簡潔樸素,但并不代表他對顏色的完全舍棄。不過即使是用色,他也是以平面的方式,直接感知顏色的本質。在《第二十八回產經觀世能》中,田中一光把主色調設為白色和紅色,去掉能面上的過渡,將眼睛,鼻子,嘴唇有序地排在純粹的白色能面上,白色和紅色形成了巨大的張力,與此同時又將寫有劇目文字的彩色小方塊排列在能面兩旁,完成了劇目內容的表達,這些小方塊又仿佛是楊貴妃頭上的華冠。
田中一光在色彩的大膽運用上不僅在能劇海報中。在LOFT店鋪的設計中,店面里裝飾性的物品被撕下,露出了建筑材料的本來面目。保留材質本身色彩便是田中一光對日式色彩風格的一種繼承。而在視覺策劃上也是一樣,田中一光一反目前流行的后現代主義中間色,果斷地使用了被百貨商店和零售業視為禁忌的“鉻黃”。在散發著野性美的原材料空間中,這鮮明銳利的黃色發揮出了生動的作用,立刻顯現了現代主義的氛圍。
(三)民族特色的運用
雖然田中一光對西方的平面設計有著極大的興趣,但他依舊熱愛著日本的傳統文化。其作品《日本舞蹈》(圖2),他對日本傳統歌舞伎演員的形象進行了簡化,并且使用方塊、三角形、圓形等幾何形來表現,在對面部表情的表達中,他巧妙地將代表眼睛的半圓傾斜,代表嘴巴的圓微錯,這微小的變化瞬間讓畫面有了生氣,整個畫面能給人一種原始的生命力,自然而通透。
圖2 日本舞蹈
中國的廣告業也在迅猛的發展,設計日益為大家所重視,我們可以通過對田中一光作品的探究,從中學習他那種持之以恒的使命感,那種生命不息、創造不止的探索精神,學習如何將運用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發掘民族的個性和獨特,并和現代設計完美的融合。
[1]胡逸卿.無印——無印良品的視覺傳達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平面設計,2009.
[2]田中一光.設計的覺醒[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設計學院)
此項目為咸陽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題目為“中國創意產業的發展對策研究”(編號為12XSYK091)”的階段性成果。
郭志強(1984-),男,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研究生,現任教于咸陽師范學院設計學院,從事設計藝術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