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企業面臨日益劇增的經營風險,進而使得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在對企業財務信息審計過程中面臨更大的審計風險。因此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風險導向審計,可以說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應運而生的,必然決定了它在當前審計應用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產生出發,指出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必然性,分析其在實際運用中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經營風險;計算機技術
從哲學角度來說,世界統一于物質,在物質的世界,事物的發展是普遍聯系的。那么在經濟學中,也同樣如此。任何一個組織機構的出現與發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離不開社會經濟環境這個大整體,它的各種經濟行為都需要對這個大整體負責。站在審計的角度,被審計單位需要對其編制的財務報表的公允性、合法性負責,審計人員需要對其發表的審計意見負責。在安然、世通、泰科、法爾莫等一系列財務案件中,審計人員是有責任的,他們沒有發現被審計單位經營中的舞弊,但出于當時審計制度的考慮,并不能完全責怪他們,只能說是制度的缺陷使他們忽視了部分審計風險。因此,需要更好的審計方法應對這種風險,在對審計制度的不斷探索中,探索出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審計方法,并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產生
之所以稱之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那么必然有“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本文主要以與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對比的角度來表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產生。
1.傳統風險導向審計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存在于20世紀70年代-90年代,以“審計風險=固有風險X控制風險X檢查風險”為風險模型,通過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進行評估,并對其進行實質性測試,以確定是否存在重大錯報。相對于前期使用的制度導向審計,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只是在原有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了風險定量評估的內容,并將風險定量評估視作審計風險控制的一種重要手段。這種以模型量化風險,決定抽樣樣本量的審計,依然是注重被審計單位財務風險的“自下而上”的審計行為。
2.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經營風險也隨之而來,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生存下去或是嶄露頭角處于領先地位,必然想要做出一份“漂亮”的財務報表,以證明其經營能力。而這些“漂亮”的財務報表必然增加了其財務造假的可能性,必然給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帶來不便。為應對這種不便,審計人員也逐漸認識到,在審計過程中不應該繼續針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中的財務風險,更應該關注其所處社會環境中的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涉及企業正常運作的各個方面,對財務報表具有更重大的影響。因此,在對社會環境認識的基礎上,出現了從企業整體出發,內部控制(或財務風險)與外部環境(或經營風險)相結合的方法上,對企業風險進行評估的新的審計方法,我們稱之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它是以“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X檢查風險”為風險模型,“從上到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審計行為。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的必然性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一直是世界通用的審計方法,并占據主導地位,其應用的必然性在于以下方面:
1.經濟環境變化下的必然產物
在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中,企業為獲得發展,必然面臨各種各樣的有意或無意的風險,而風險特別是經營風險往往一發而動全身,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各個方面。這種影響使得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時,不得不更注重對企業風險(包括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而以往的審計方法均不能滿足當前環境下的審計要求。因此,可以說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應運而生的,是經濟環境變化下的必然產物。
2.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的必然要求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以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行業狀況、法律環境、監管環境、企業文化、發展戰略、內部控制等)為起點,進行風險識別,識別出很有可能出現由于舞弊和錯報導致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風險的領域,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對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然后針對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錯報風險采取應對措施,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這種審計方法能使審計人員充分利用審計資源,大大節省審計時間,提高審計效率。當然,對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全方面評估、應對基礎上的審計,必然增加審計的效果。
3.為財務報表滿足預期使用者的必然要求
審計以改善財務報表的質量和內涵,增強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為目的。安然、世通、泰科等一系列因財務舞弊導致審計失敗的事件,之所以震驚世界,必然離不開事件本身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的影響。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主要有: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被審計單位股東、投資者以及政府監管機構。如果被審計單位屬于公眾利益實體(如:上市公司、大型非上市金融企業、債券掛牌交易的實體等),社會公眾也屬于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的一員。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能使審計人員更容易發現被審計單位潛在的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對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和錯誤導致重大錯報風險方面,提供了更高的合理保證。
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哲學中,沒有完美的思想;法律中,沒有完美的法律制度;會計中,沒有完美的會計制度;審計中,必然沒有完美的審計制度。任何一項新事物的產生,必然存在某種缺陷制約其發展。本文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分析存在的問題:
1.審計成本大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增加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的風險評估程序,既包括內部環境又包括外部環境,以此為基礎評估與應對風險,并實施進一步的審計程序。這就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分配相應的審計人員擔任不同的審計角色,并對相應的審計人員進行培訓,保證他們更有能力勝任自己承擔的角色,因此增加了成本支出。
2.審計效益低
審計效益必然涉及到審計收費,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會計師事務所想要生存或有更強的發展能力,必然免不了承接客戶時的競爭,這就給被審計單位選擇會計師事務所時,有了降低審計費用的機會,企業出于費用的考慮,往往會選擇費用低的事務所,因此,事務所往往會以較低的收費保證,承接客戶,并與之進行長期的合作。而在這種審計成本高、收費低的情況下必然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效益。
3.審計專有人才缺少
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當代社會中,信息技術人才稀缺。而對存貨多、固定資產多等的業務活動復雜的企業審計時,往往更多地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工具。這就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要有懂得SQL Server和Oracle等數據庫類,以及ACL、IDEA等專業分析工具類知識的專業人才,以勝任其審計職責。此外,針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審計范圍的擴大,還需要在分析被審計單位環境,戰略方面的人才。這種結果是導致當前社會中缺少既要有公司戰略知識、風險管理知識、有會計與審計知識,還要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才。
4.涉及企業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混亂,一直都是大多數企業存在的問題。良好的內部控制是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而如今多數企業都沒有做到這一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包括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了解,如果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運行有效,審計人員可以更多地采用控制測試的方法,如果無效,將更多地實施實質性程序,給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增加難度。
5.審計人員責任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下,要求審計人員保持職業懷疑,但基于職業懷疑下的針對某項錯報重要性的判斷,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對最終形成的審計意見有不同的影響后果,這反而成了一些審計人員逃避法律責任的借口。盡管出臺了一系列法律來規范審計人員的行為,但大多數審計人員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都比較空洞,可操作性差,民事賠償制度也不完善。其次,在對審計人員已執行的審計工作進行評價時,往往只注重審計人員是否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審計活動,而忽視審計質量。這就會使審計人員更重視正常審計程序是否實施,而忽視某方面的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這種只重視審計程序是否實施的形式化的檢查方法,必然會制約風險導向審計的發展。
四、對提高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的相關建議
1.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益
審計收費涉及到被審計單位的支付意愿,過高的審計費用是任何企業都不愿意支付的。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想要提高一項審計業務的經濟效益,就必須盡可能的降低審計成本。當一個審計小組負責某個項目的審計時,選擇具有不同方面專業知識雄厚的審計人員,分配與之相適應的審計工作,減少審計的整體時間,做到充分利用審計資源。
2.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
職業能力是執業的基礎,要培養兼具會計、審計、管理、戰略、風險以及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中,在確定重大錯報風險領域上、重要性水平上,均需要注冊會計師的職業判斷,而有些往往會忽視作為一個審計人員應有的職業判斷,或是在審計過程中偷工減料,接受被審計單位非正常的禮品款待,向其他人員泄露被審計單位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等有違職業道德的行為。因此,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是非常有必要的。
3.緊隨時代的發展,采用創新的審計分析方法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戰略環境、行業地位、績效考核等進行分析,在實施具體的分析程序時可以利用大數據時代下的數據挖掘技術,將搜集到的數據和資料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與歸納,評估和應對信息所反映的風險,為執行進一步的審計程序做準備,做到緊隨社會發展的步伐,調整審計技術手段,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
4.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
企業應當加強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如果擁有有效的內部控制運行體系,將會給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審計工作提供更大的方便。
5.加強審計人員責任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更注重風險相關的審計,因此有必要對審計人員的審計責任進行嚴格要求,不能讓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成為他們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或治理層相互串通,發表對被審計單位有利意見,而當審計問題出現時,逃避責任的借口。另外,在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進行評價時,不能單從形式上判斷審計人員是否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依法實施準則要求審計程序,完成審計工作,應該更加注重審計工作的實質,關注其出具的審計報告,發表的審計意見是否真正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
因此無論從社會環境發展的必然性角度,還是實際應用有效性的角度,都證明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實際應用中的地位。盡管當前會計師事務所在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時還存在諸多問題,但這正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只有在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過程中,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才會有更好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媛.大數據時代與云計算發展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2):170.
[2]劉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問題與對策[J].管理觀察,2016(6):126.
[3]楊瑞明.風險導向審計存在問題及對策淺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9):190.
[4]李青蓮.淺析注冊會計師風險導向審計[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11):191.
[5]白睿潔,張衛民,田治威.淺析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運用[J].會計之友,2011(9):104-105.
作者簡介:畢亞寧(1991- ),女,漢族,河南濮陽,學生,碩士,黑龍江科技大學,審計模式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