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摘 要:強化對授信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合理確定企業財務狀況能夠為銀行信貸業務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圍繞企業財務報表在銀行信貸業務中的應用,重點圍繞企業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企業財務報表;銀行信貸業務
一、相關概述
對于銀行來講,在進行信貸業務時需要重視對企業的信用分析,評估借款人的信用高低,以此來確定借款人未來時期內按照合約及時償還本息的能力和意愿。銀行進行財務報表分析重點是圍繞企業確定授信等級、評估還款能力、選擇放款方式以及預測未來企業的盈利趨勢等。只有依靠財務報表分析,準確了解企業的真實狀況,才能夠切實保證信貸資金的盈利性和安全性。財務報表分析不準確、不合理,決策失誤等問題都會導致銀行決策不準確,最終影響信貸資金的安全和完整,因此有必要強化銀行在信貸業務中的財務報表分析,為企業信貸業務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銀行信貸業務中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和內容
銀行在信貸業務中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其目的主要是為銀行能否為相關企業提供貸款及信用提供決策支持,相關業務主要包括履約保證、付款保證以及商業票據兌現等表外授信業務。圍繞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時,銀行需要重點關注被授信企業能否到期歸還本息、能否按時支付利息、能否到期履約保證以及能否支付到期票據等。銀行對于企業信貸業務重點是關注企業對借款等債務的償還能力,因此在財務報表分析上可以分為短期性分析和長期性分析兩種,其中短期性分析重點關注企業的財務實力和現金流量情況,長期性分析則重點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
就管理實踐來講,銀行在信貸業務中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主要還是從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損益表等入手,在此基礎上分析企業的信用狀況。著重考察企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資產報酬率、存貨周轉率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等財務指標,并對多個財務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實現銀行信貸業務在財務報表分析中的企業償債能力、運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分析考察。
三、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對于企業償債能力來講,按照時間長短可以劃分為短期償債能力以及長期償債能力兩種。其中,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是指企業依靠流動資產來對流動負債進行償還的能力。銀行將貸款放給企業,依靠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判斷出銀行的本金以及利息能不能及時收回。正是由于短期償債能力會直接決定著企業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因此銀行在進行企業借貸時會首先依靠企業財務報表進行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這也是企業進行財務報表分析評價的第一項內容。銀行對于企業的貸款最為關注的是企業是否具備充足的資產,并且相關資產是否能夠及時轉化為資金來償還短期債務,在這一方面銀行主要是依靠計算企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來對其短期償債能力進行研究分析。一般情況下,企業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越高,則意味著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指標并不是越高越好,盡管這類指標高意味著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較高,但是也意味著企業的管理過于保守,資金閑置或者負債利用不充分。因此,銀行在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時還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結合多方面進行考慮,在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時充分考慮到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以及企業存貨情況等,全面科學地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判斷,減少判斷失誤。
除了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之外,銀行還應當充分考慮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獲利能力,另一方面則取決于企業的資本結構。正是基于此,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資金借貸時可以借助于財務報表,分析其產權比率以及資產負債率,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利潤表的利息保障倍數等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
產權比率能夠反映出企業負債跟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例關系,這一指標的大小能夠直接對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風險產生影響,在企業負債比例較大時,企業的投資比例就會偏低,就意味著企業的風險大部分是由企業的債權人進行承擔,會在很大程度上弱化銀行的債權安全性。除此之外,銀行在使用產權比率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還應當考慮到這一指標的使用是依靠企業的凈資產來開展的,由于凈資產項目中包含了遞延資產、無形資產、待處理財產損益以及待攤費用等不確定性項目,支付能力都相對比較弱,因此銀行在使用這一指標時還需要結合有形凈債務率進行分析研究。
資產負債率能夠從整體上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也是銀行進行財務報表分析的重點內容。能夠從企業的資產總額以及負債總額的相互關系分析判斷出企業未來的償債能力。在使用資產負債率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時,一般情況下這一指標越低則表示企業的整體償債能力越高,能夠更好地償還長期債務。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這一指標越低越好,在企業資產負債率過低的情況下,企業往往過于保守,不能夠有效利用負債進行生產經營,很可能會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銀行在實際的企業信貸業務中可以將資產負債率指標考查范圍鎖定在30%-60%,同時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和行業特點,合理確定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指標值,依靠資產負債率分析研究企業收益狀況,合理判斷企業未來的支付能力。
四、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企業運營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企業的資產管理效率和資金回收情況,對于銀行資金借貸來講也是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內容。資產運營能力又指資產管理效率,通常情況下企業的資產運營能力越高,則表示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越高,在實際分析中可以依靠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存貨周轉率等指標。在這其中,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是重點分析內容。應收賬款周轉率能夠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的收回速度,是企業償還債務的重要保證。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則表示企業的償債能力越高。而存貨周轉率則表示企業營銷能力的大小以及產品市場銷售情況的好壞。這一指標應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既不能過高,同時也不能夠過低。存貨周轉率過高則表示企業采購過于頻繁,采購成本增加,同時很容易導致企業市場銷售機會的錯失,也會導致企業的資金回籠出現一定的難度。而企業存貨周轉率偏低則意味著企業產品市場滯銷,機會增加管理難度和倉儲成本,同時也會占用大量資金,使得資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偏低。上述兩個方面都對于銀行及時收回信貸資金不利,因此也就要求企業的存貨周轉率維持在合理水平。銀行在對此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時也需要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合理判斷企業的營運能力狀況。
五、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資金借貸時也需要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在財務報表分析上重點依靠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等財務指標實現對盈利能力的分析和判斷。企業只有實現盈利才能夠保證其未來時期內的存在和發展,因此銀行將盈利能力作為資金放貸的標準也是合理科學的,基于此,盈利能力也成為企業管理者和銀行共同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講,企業的盈利能力財務指標越高則意味著企業盈利能力越強,未來時期內企業歸還本息的能力也就越大;相反地,企業的盈利能力指標越低則意味著企業的盈利能力越低,未來時期內企業償還本息的能力也就越低。除此之外,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資金借貸時還需要重點考察企業經營性凈收益在整個企業凈收益中的比重,這一指標能夠反映出企業主營業務凈收益的比重。這是由于通過主營業務活動的凈收益相對比較穩定,這一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主營業務越明確,后期的發展就越穩定。只有確保企業的凈收益大都是來自于企業的主營業務發展,而不是源于投資交易或者處置資產,才能夠提升企業收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實現對企業盈利能力財務指標的連續性分析更能夠考察出企業的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克雯.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J].經濟導刊,2013(01).
[2]史建平,楊如冰.信貸技術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的應用[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06).
[3]葛家澍,占美松.企業財務報告分析必須著重關注的幾個財務信息--流動性、財務適應性、預期現金凈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場風險[J].會計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