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梅
摘 要:檔案是人們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它是以具體內容反映社會活動的歷史記錄物,具有很強的記錄性、原始性.但由于受到體制、經費各方面的束縛,部分農村信用聯社檔案的管理工作還存著一些不足,制約了信用社的發展。本文對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檔案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信用社;檔案;管理
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是指在信用社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社會和本單位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按一定要求進行科學分類整理、統一管理、實現檔案的有效利用。它能真實地反映和再現農村信用社的歷史面貌及發展過程,為農村信用社進行日常工作、總結經驗教訓,提供歷史依據,對促進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及長遠發展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 信用社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信用社檔案管理服務意識不強
對于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明白我國的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的工作及意義也是重點。我國的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的本質是通過信用社檔案的管理,為農村的經濟文化以及科學活動服務,這也即是說明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的本身是不能創造出經濟效益。這使得我國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沒有做到基本的服務。一方面,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多數人認為檔案管理工作只是收集、整理、歸檔的簡單勞動,職能部門、領導沒有足夠重視,大都未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任職。另一方面,檔案管理資金的投入、辦公設備的配備、人員的培訓等方面存在不足,導致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受到制約,極大影響了工作的發展與創新。 因此,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以及服務的態度都是極其業余,還缺少競爭的意識以及求知的意識,這導致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知識缺乏以及知識落后,不能適應現在社會對信用社檔案管理的要求。
1.2 信用社檔案管理不夠規范
對于我國的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而言,管理工作主要應該是表現在對信用社檔案的收集和整理,信用社檔案的鑒定與保管,還有就是信用社檔案的開發和利用。但是,在對我國的信用社檔案管理的實際操作中,由于管理人員或者對信用社檔案有資格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在這方面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的差異的制約,不僅如此,由于信用社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主觀思想的不同,認識在執行信用社檔案管理工作時有所不同,造成信用社檔案管理的差異和不規范。這主要體現在我國的信用社檔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檔案的庫房建設不標準還有就是信用社檔案管理的業務建設還有檔案的保護措施都是不規范的。另外。在農村信用社檔案的服務對象上也是很為狹隘的。而這些因素的綜合就造成了信用社檔案管理工作的轉型工作緩慢,也就是阻礙了我國的信用社檔案建設的現代化進程,影響了農村的各項建設。
1.3 信用社檔案結構欠合理
對于農村的信用社檔案的管理工作而言,信用社檔案的管理結構也是屬于信用社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國目前的信用社檔案館藏結構,門類不全,結構單一以及數量偏少是最重要的問題。不僅如此,在擁有的信用社檔案之中,又有不均衡的現象發生。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沒有合理的檔案結構,讓信用社檔案的利用還有開發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換句話說,這就是將農村信用社檔案的利用幾乎是限制在一個半封閉的環境之中,達不到信用社檔案應該發揮出的作用。
2 提高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是做好檔案工作的關鍵,領導對檔案工作的價值和認識程度,決定著他們對檔案工作的態度,從而在很大程序上決定著檔案工作的發展。然而由于各種原因,使不少領導同志和機關干部對檔案工作了解甚少,對檔案和檔案管理的作用與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檔案管理工作理解、關心和支持不夠,使得檔案管理工作進展緩慢,只有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機構,才能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另外,要在人員配備,資金投入,辦公設備的使用上給予大力支持,真正使檔案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最后,還要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宣傳,使每一位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發揮主觀能動性。
2.2 提高業務素質和專業能力
我國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要想與時代的發展同步,符合社會的檔案管理的要求,對農村信用社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以及教育這是極其重要的,這也是擁有一批具有現代先進技術以及精湛業務技能的信用社檔案管理人才的前提。因此,對檔案工作人員要搞好專業培訓,經常進行知識更新,加大對現代社會檔案工作特點和運行規律的研究。從工作實際出發,推廣現代信息技術在檔案工作中的應用,研制開發檔案工作管理軟件,切實推進檔案工作科學化、現代化管理。三是檔案工作人員要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從事檔案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和研究能力,對檔案資料的編研利用,要求能夠寫作,在文字上進行加工、整理和編排,沒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是做不好的。檔案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檔案工作千端萬緒,紛繁雜亂,需要理清思路,科學安排,同時爭取領導和各個部門的支持,有條不紊的做好日常工作。
2.3 開發利用,創造效益
俗話說的好:“檔案貴在活,而重在于用”。在我們認識中檔案管理人員能做到“熱情、細致、準確、迅速”就可算盡心盡責,很少重視檔案利用信息的反饋。這種坐等上門的服務形式已嚴重影響著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阻礙了檔案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農村信用社檔案資源是重要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好就會創造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在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歷史任務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信用社通過建立健全信貸檔案、農戶經濟檔案、企業信用社檔案等,為信用社做好信貸支農服務提供了第一手綜合資料,從而為農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解決了農民“貸款難、貸款繁”的問題,也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創造了效益。農村信用社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猶如服務“三農”的活字典,隨時可以了解有關農戶生產、經營狀況,是否得到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支持,為服務新農村建設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使信用社的檔案管理工作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斷加強重視,健全制度,建立一支專業知識強,業務知識精,實際操作水平過硬的檔案管理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新時期信息化的檔案管理要求,才能不斷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沈惠利,淺談信用社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山西建筑,2013.
[2]楊茵茵,淺談如何加強信用社檔案管理[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
[3]葛麗君,目前信用社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技信息,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