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
摘 要:眾籌這一新型的融資方式的出現,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緊張現狀得到有效的緩解。當然,國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融資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本文在介紹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的基礎上,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融資的法律風險加以說明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風險
眾籌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是對傳統融資的一大創新,是對傳統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有助于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然而,由于眾籌引進我國的時間尚短,且科技型中小企業本身獨有的特點,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眾籌融資存在著許多法律風險。
1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定義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概念界定一直很模糊,國內對此并無統一觀點。目前一些專家、學者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有如下定義:
陸立軍、盛世豪(2002)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應是指那些研制、開發、生產、銷售高技術產品或大規模運用高科技的企業,它不同于一般企業的本質特點是在為社會提供產品或勞務的過程中涉及到的基于新興科技知識的技術含量比較高。
2 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融資模式與問題
(一)內源融資及其存在的問題
內源融資是指資金使用者通過自身的積累來獲取企業支出資金的融資方式。
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初期,科技成果向產業化轉變,在其轉化的過程中,轉化失敗的可能性很大。這一時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規模小,人員少,管理制度不健全,風險較高。因產品尚未生產,并不能投放到市場中,此時企業的知名度低,缺乏信用,無法符合外部資金供給方的需求,資金來源有限,大多為內源融資。
(二)外源融資及其存在的問題
外源融資是指資金短缺者通過向其他資金盈余者籌措資金的融資方式。其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成長期與成熟期其主要融資的來源于外源融資。
1、直接融資
(1)私募股權融資
私募股權融資需要融資方與投資方相互尋找。沒有現成的市場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機出讓方與購買方達成交易,必須依靠有市場資源的財務顧問公司或個人來尋找對方。這種融資方式對于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因其在融資活動中的信息不對稱的這一特性,使其通過私募股權融資來得到融資的成功率也很低。
(2)創業投資
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動產生了對創業資本的需求,創業資本的發展又推動了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動,兩者形成了一種互為需求,相互促進的共生關系。創業資本對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的推動,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近幾年,由于新三板市場的發展,創業投資取得了巨大發展。但更多的創業投資公司愿意對處于相對成熟期的企業進行投資,越來越多的創業投資公司向處于成熟階段的公司進行投資。
2、間接融資
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間接融資這種融資模式下,其主要以向金融機構貸款或者在其金融市場發行債券。
(1)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是中小企業也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最大、最主要的外源性債務融資渠道。由于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高風險、高成長、高回報的特性,再加上銀行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這使得其信貸風險會大大增加而根據信貸配給理論,信貸風險會對銀行的預期收益產生較大影響,這使得銀行不會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的信貸需求,即使科技型中小企業愿意接受更高的利率,有很高的預期利潤。
(2)在其金融市場發行債券
目前而言,我國的債券市場同樣面臨著企業向銀行貸款所面臨的同樣問題。債券市場上企業融資必須有一定的資質與標準,這些標準有很強的時效性,對于初創企業而言,不能完全符合這些標準而大大降低了其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以高風險與高收益以及成長性為特征的科技企業,不能在適當的時候在資金供求方面找到相應的融資模式成為困擾科技企業的主要問題。
3 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的風險分析
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其眾籌的主要模式,本文總結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的以下風險:
1、存在代持股的風險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本身發展的局限,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大多為有限責任公司,但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必須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而互聯網眾籌的出資者一般人數可達上百乃至上千上萬,那么眾籌項目所吸收的公眾股東人數不得超過五十人。因此在現實情況中,許多中小企業普遍采取代持股的方式來規避《公司法》關于股東人數的限制。采用代持股的方式雖然在形式上不違反法律規定,但在立法精神上并不鼓勵這種方式。
2、存在投資合同欺詐的風險
股權式眾籌實際上就是投資者與融資者之間簽訂的投資合同(屬于無名合同)。我國的眾籌多采用“領投加跟投”的投資方式,由富有成熟投資經驗的專業投資人作為領投人將沒有專業能力但又資金與投資意愿的人拉動起來進行投資。但因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本身高科技的特性、使其在眾籌平臺上所發布的信息不會太過于具體詳細。
4 科技創新企業眾籌的風險防控與法律對策
(一)國外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模式風險的法律規制
1、美國---JOBS法案
2014年4月5日,奧巴馬總統正式簽署JOBS法案,使之成為了正式的法律。其積極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推進股權眾籌融資的合法化。
二是加強對股權眾籌投資者的保護。JOBS法案對投資者的投資數額和融資者的應盡義務進行了專門的規定。
三是明確股權眾籌平臺的相關義務。JOBS法案對股權眾籌的中介機構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十個“必須”。
2、英國FCA規范眾籌新規則
近幾年,眾籌在英國的增長極為迅速,在2012年至2013年間就增長了600%,融資規模從2012年的近400萬英鎊擴張至2013年的超過2800萬英鎊,2014年年底有望達到10億英鎊。
2014年3月6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發布了《關于網絡眾籌和通過其他方式發行不易變現證券的監管規則》,并于201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FCA頒布的《眾籌監管規則》受到了英國業界的普遍認可。
(二)國內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模式風險的法律規制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模式是股權式眾籌和獎勵式眾籌,再加上科技型中小企業本身的特點。本論文對國內科技型中小企業眾籌模式風險的法律規制歸納了以下建議:
1、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股權式眾籌而言
中國證劵業協會與2014年12月19日下發了《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一直踩在法律紅線內的股權眾籌即將被納入正規管理,同時也意味著科技型中小企業股權式眾籌最需要防控的風險----非法集資風險也將可以被避免。故本文不對此做過多闡述。
2、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獎勵式眾籌而言
利用科技型中小企業獎勵式眾籌模式實行眾籌時,把握好《合同法》對預付費消費合同的規定。對于籌資者和平臺而言,即雙方之間形成的是預付費消費合同的關系。一個獎勵型眾籌活動就是眾多預付費消費合同關系的集合。要將其觸犯法律的風險牢牢控制在《合同法》的范圍內。
3、對知識產權加以保護
知識產權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最重要的財富,一旦創意被剽竊,無論多大的資金來源也無用。我國對眾籌項目知識產權的保護有漏洞,增加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風險,法律部門應盡快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