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平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促進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保證與發展相協調,必須加強創新,才能更好地推進我們各項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文化服務軟實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項工作的動力和保證,必須服從服務于黨的總任務和總目標,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根本性原則。實踐已經證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取得成效和富有生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給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近年來,豐南區文化館按照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以新的文化理念加強和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了“理念引路、文化育人”的創新之路。
1 理念引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新體系
豐南區文化館在工作中努力創新,不斷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從多方面深入拓展和完善群眾文化工作的新體系。一是在全區推行總分館模式。以鄉鎮文化站為分館,在社區、村、學校、企業建立群眾文化輔導基地,形成“總館+分館+基地”的服務模式,讓分館成為總館的有機組成部分,讓基地成為文化服務的延伸和補充,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全區覆蓋。二是加快數字文化館建設。建立功能強大的官方網站,通過網絡開展信息交流、培訓輔導、藝術欣賞、網絡活動等文化服務,通過新型的移動終端,建立高效便捷的數字化服務平臺。三是通過總分館制和數字文化館網絡渠道,推行全民文化藝術普及輔導,樹立服務品牌。2014年,共舉辦基層文化骨干培訓班22期,基層輔導次數達200場次,組織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百場以上。其中我們開展的“快樂陽光”未成年人傳統文化普及工程項目,通過建立輔導基地,開展演繹經典、免費培訓、主題活動等多角度推廣,實現全區規模的傳統文化普及模式,目前擁有22個輔導基地,“樂學園”國學藝術普及班,親子讀經沙龍,明德讀書會等多個子項目,影響人數十萬人次以上,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2014年,此項目榮獲第十一屆河北省燕趙群星獎。四是在內部管理中實行項目負責制,將績效考核融入工作實踐過程中。確立活動項目和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對自己的項目進行梳理,并在每一階段進行目標、任務、階段考核等述職,由全員進行評價考核。
新體系的建立,極大地激發了干部群眾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干部群眾的思想覺悟,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自覺擔負起文化館振興和發展的重任,找到了創造性做好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金鑰匙"。
2 創新方法,提高文化服務軟實力
豐南區文化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提高文化服務的軟實力。把免費開放和全民藝術普及高度復合,菜單式和點單式服務互動結合,保障群眾享受最美文化陽光的同時,完善新時期文化館的工作職能。
目前,豐南區文化館常設免費的演出、視聽、展覽、閱覽、講座、培訓、沙龍、資源制作、游藝、體育以及免費為群眾文藝團隊提供活動場地等開放項目達11項,各類活動陣地27個。組織各類培訓,編寫培訓教材,免費發放資料,每月有活動公告,每周對公眾提供開放時長超過56小時,并實行錯時開放,做到基本的開放項目在總館和15個分館以及159個基層服務點同步進行。來館活動的對象包含未成年人、外來務工人員以及殘障人員,每年來館活動人次達到8萬余人。
在免費開放的過程中,文化館注重陣地開放與培訓輔導相結合,實行“菜單式”和“點單式”服務互動互補。通過調查問卷、接待來訪、深入生活尋訪,不斷找出百姓真正的文化需求,并在實際運行中與百姓需求相契合。社區老年剪紙“紙藝社”、民間葫蘆研究室、少年民樂隊、暑期經典樂學班等等一系列服務都是通過百姓點單應運而生,在社會上產生火熱效應。例如,通過剪紙藝術的培訓輔導,進一步在全區建立紙藝社和剪紙傳承基地,開展廣泛的民間剪紙藝術的挖掘、整理,進行剪紙藝術創作,舉辦剪紙交流展覽活動,挖掘和培養了一批剪紙新人和李秀春、徐麗霞等為代表人物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又如,通過葫蘆烙畫藝術的培訓,創立了豐南區葫蘆藝術研究室,建立了葫蘆種植基地,通過廣發交流,舉辦了市級葫蘆藝術交流展,培育了葫蘆藝術交流市場,促進了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免費開放促進全民藝術培訓,以培訓輔導促進文化創作,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形成了群眾文化工作的良性循環,推動了文化館業務工作,鍛煉了人才隊伍,完善了群眾文化工作職能。
與此同時,我們注重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及業務素質。隨著改革深入、機構精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客體都在發生著日益深刻的變化,而工作任務和要求卻越來越高,很多政工干部都面臨著再學習、再提高的問題,老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已經很難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理論水平、科學文化素質、綜合協調統籌能力服務改革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3 求真務實,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務實作風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克服形式主義的東西,尤其是身處基層一線的政工干部,與職工面對面,更應正視這一問題。一是把言傳和身教結合起來。認真查擺形式主義在工作中的表現形式,分析產生的原因以及影響和危害,切實找準問題的根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到從思想上遠離形式主義,從制度上防止形式主義,從工作中避免形式主義,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和表率作用推動各項工作。二是講究方法,注重協調。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單憑一個人的力量不行,僅憑一個方面也不行,要善于團結和協調各方力量,盤活和整合各種資源,打起帥旗,統領各方,為我所用,努力構建起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起一個目標同向、渠道各異、分工合作、協調一致的工作機制,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
4 振奮精神,創新機制,為思想政治工作保駕護航
1.創新組織體系,構建責任機制體系。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組織領導機制創新是關鍵。必須從組織領導上、崗位職責上構建共同的責任體系,明確黨政工團各級組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體責任,形成齊抓共干的合力,做到管人管事與管思想相統一,保證思想政治工作時時處處有人管、有人做。
2.創新運行機制,構建納入體系。要努力克服思想政治工作脫離中心工作的傾向,防止和糾正思想政治工作與單位中心任務各自循環、相互脫節的"兩張皮"現象,做到改革發展與思想政治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檢查、同考核、同總結、同表彰,完全融入到一體化考核中,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地位,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參考文獻
[1]《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