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李兆杭+吳岳

【摘要】目的 分析在生化檢驗中應用肝素抗凝血漿的意義。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都在靜脈采集6 mL的血液,將注入肝素抗凝血漿的試管作為實驗組,另外沒有注入肝素抗凝血漿的作為常規組,均進行生化研究。結果 全部患者都成功完成了生化檢驗,沒有出現不良的反應,兩組GLU、鉀離子、鈉離子、LDH以及二氧化碳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K、LPS、CR、氯離子以及CK-M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現階段臨床檢驗標準依然是靜脈的血清,但由于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到標本,所以檢測的結果無法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但是在生化檢驗中應用肝素抗凝血漿,可以提高檢驗準確性與時效性,進而提高治療療效。
【關鍵詞】肝素抗凝血漿;生化檢驗;應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8.0.02
在疾病的診斷中,若使用傳統方式對血清進行分離,速度比較慢,容易影響到檢驗報告的及時發出,而且在分離的過程中,會破壞到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一些使用傳統方式制出的血清,含有纖維蛋白的凝絲,極易致使管道與樣品針阻塞[1]。而肝素鈉有放置誤差小與血漿分離的速度快等優勢,在血液檢驗中療效比較好。本文分析了在生化檢驗之中應用肝素抗凝血漿的意義,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進行生化檢驗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35±2.56)歲。都在靜脈采集6 mL的血液,將注入肝素抗凝血漿的試管作為實驗組,另外沒有注入肝素抗凝血漿的作為常規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以后,采集6 mL空腹狀態下的靜脈血,將注入真空的肝素抗凝3 mL血管當做實驗組,將實驗組試管進行均勻混合,加強肝素抗凝血的作用,然后把試管放到離心機中,進行15 min的離心運動,轉速為3000轉/min,取出上部血清等待檢驗。而沒有注入肝素抗凝血漿的3 mL試管作為常規組,不需要進行混合,在凝固以后,放到37℃的保溫箱內,進行15~30 min的溫欲,然后把試管放到離心機中,進行15 min的離心運動,轉速為3000轉/min,取出上部血清等待監測。使用生化檢測儀對兩組對象的CR、鉀離子、CLU、鈉離子、LDH、氯離子、二氧化碳等水平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全部患者都成功完成了生化檢驗,沒有出現不良的反應,兩組GLU、鉀離子、鈉離子、LDH以及二氧化碳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K、LPS、CR、氯離子以及CK-M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近年來,醫療糾紛的事件發生率越來越高,而因為延誤診斷導致治療慢,造成患者的病情惡化,是引發醫療糾紛的關鍵原因[2]。從醫者角度來看,在最短的時間內,怎樣對病情進行診斷與明確,是提高臨床治療成功率與評估醫療工作療效的關鍵要素。同時醫生還應高度重視治療的時效性,防止發生不必要的錯誤。而且現階段群眾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在醫院就診時普遍希望可以行生化的檢驗,以便明確自身的健康狀況,一些病例在行生化檢查后就可以發現病癥,而還有一些病人仍需進行下一步檢查[3]。但由于群眾渴望及時獲得檢驗的結果,對于檢驗速度要求比較高,而傳統生化血清的檢驗方式比較慢,患者與醫者都存在不滿,但應用注入肝素抗凝血漿檢驗方式,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檢驗方式的不足與缺陷,可以提高臨床檢驗的效率。本次研究發現,兩組GLU、鉀離子、鈉離子、LDH以及二氧化碳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鉀離子水平不同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少數的溶血。雖然應用肝素,在某種程度上會阻止血清自然凝固,然而因為樣本的數量比較多,不能及時進行搖晃,且晃動需要遵循先后的順序,因此會有部分樣本存在溶血的情況;在常規組試管中,由于凝固順序以及抽血順序有先后之分,一旦同時發生凝固,就會導致血小板發生破裂,致使鉀離子釋放到血液中[4]。加之,兩組試管都要進行離心運動,這樣極其容易加大紅細胞的破壞風險,使得鉀離子流到血液中,兩組試管中鉀離子的濃度相差0.5 mmol/L左右。第二,滲出的情況:經微觀醫學研究可知,由于存在細胞膜,細胞外部與內部濃度會有差異,鉀離子在細胞內、外容易產生互相游離現象,就會導致血清中鉀離子濃度加大。第三,電極的反應。在實驗組試管中,由于血液容易和肝素產生化學反應,在鉀離子測定時,容易受到肝素鉀電極反應影響,從而導致實驗組與常規組中的鉀離子濃度存在差異。
此外,鈉離子檢驗結果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鈉離子容易和肝素相結合,雖然這種結合敏感性不強,但是在肝素鈉抗凝血漿之中含量比較大,從而導致血漿中鈉離子濃度升高。而GLU測定存在差異,主要是因為傳統檢驗時間比較長,標本中細胞會發生新陳代謝,導致其濃度上升,而肝素抗凝血漿能夠加快檢驗速度,所以GLU不容易被分解,濃度也就不容易升高。這也就表明肝素抗凝血漿應用在生化檢驗中,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檢驗方式耗時耗力以及檢驗時間比較長等缺陷,同時及時明確診斷疾病癥狀,以便及時制定相關治療方案,提高患者治療療效,這和伊洪敏[5]等人的報道相一致。
綜上所述,現階段臨床檢驗標準依然是靜脈的血清,但由于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到標本,所以檢測的結果無法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依據,但是在生化檢驗中應用肝素抗凝血漿,可以提高檢驗準確性與時效性,進而提高治療療效。
參考文獻
[1] 戴 芳,黃玲莎,陶義豐.肝素鋰抗凝血漿與血清54項生化檢驗項目結果的對比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21(15):1221-1222.
[2] 郭 燕.肝素鈉和肝素鋰抗凝血漿代替血清在臨床生化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5,14(12):321-322.
[3] 劉向軍.肝素抗凝血漿在急診生化檢驗對電解質等檢驗數據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3(07):243-244.
[4] 代 莉,蘇 適.應用血清分離膠與肝素鋰血漿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標本對急診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6,21(02):78-80.
[5] 伊洪敏.關于肝素鈉抗凝血漿用于生化檢驗分析的可行性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21(04):101-102.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