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惠娟
【摘要】目的 對心內科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并仔細觀察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科收治的需要行心內介入治療的患者1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使用簡單的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了有效的干預護理方法,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護理滿足度。結果 通過調查結果得出,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滿意度、術后并發癥、患者焦慮情緒等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通過有效的護理,極大的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兩組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內科實施介入治療的患者使用有效的護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應大力在臨床治療中推廣。
【關鍵詞】心內科;介入治療;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6.0.02
心內科屬于高風險的??浦?,尤其是對患者進行介入手術前、后癥狀的發展與變化階段,發生猝死的幾率很高。介入放射學又稱介入治療學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放射診斷學和臨床治療學于一體的學科,其主要的特點是手術的創傷面積下,治療的效果好,患者術后恢復快等。但是,基于介入手術有創治療,存在并發癥等風險,因此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工作,提高治療的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心內科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科收治的需要行心內介入治療的患者16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6.3±2.3)歲。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通過了手術的適應檢測。其中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手術患者85例,經皮冠狀動脈腔內形成手術和支架植入手術患者52例,永久起搏器安置手術患者23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8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的是簡單的護理方法,包括:手術之前的準備工作,術后對患者心電血壓的監測,觀察患者的術肢的變化,鼓勵患者多飲水排毒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了有效的干預護理方法,具體如下:①健康方面的教育,護理工作人員要對患者的基本資料了如指掌,依據患者的病情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有關病情的知識,包括發病原因、發病機理、危險因素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消除患者的恐懼、緊張的心理壓力,增強患者與疾病作斗爭的自信心,鼓勵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②在生活方面給予一定的干預,心內科患者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患者的心情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通過對抗患者的生活進行的有效的干預護理以后,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幫助患者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給患者講解合理飲食對預防疾病發重要作用,要求患者少食多餐、戒煙戒酒,科學的搭配膳食營養,多食一些低鈉、低脂、低熱量、易消化類食物,合理補充鉀、鈣以及優質蛋自質,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預防便秘。其中,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心內科患者都多少伴有神經衰弱,影響了患者的休息,消耗了患者的體能,因此,要正確的指導患者按時休息,保持血壓的穩定,確保體力與精神的充沛。最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加強患者的心肌收縮功能與擴張冠狀動脈的功能,促進周身血壓的流暢,保障血液循環的正常。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與血壓等。③對患者進行的心理方面的干預護理,心臟方面的疾病發病的時間短,發病突然,需要進行長期的治療,因此,給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帶來了嚴重的負擔,使得患者出現了焦慮、抑郁、恐懼等癥狀。這些不良癥狀嚴重的影響了治療的效果,因此,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基于患者的心理負擔給予個性化的護理,找到患者出現心理負擔的原因,進行耐心的說教、疏導,使得患者正確的認識自身的疾病,給患者安慰、鼓勵、支持,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④正確的指導患者服藥,心病患者多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疾病,因此,護理工作人員要正確的指導患者按時、按量、遵醫囑用藥,并防止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等。
1.3 觀察指標
使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調查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級別。統計患者術后出現的并發癥發生率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與焦慮情緒的對比
經過治療以后,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是15.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是45.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SAS(焦慮評分量表)標準得出:觀察組SAS是(31.2±5.6),對照組SAS是(41.2±6.5),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是98%,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是85%,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介入治療方法在各大醫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的原因是這種治療方法具有風險小、創面不大、患者疼痛少等優勢,治療的效果顯著,受到廣大患者及家屬的認可與接受。但是,介入手術還具有一定的手術風險,不可避免的發生各類并發癥,嚴重的可以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在使用介入治療方法的同時,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保證治療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心臟方面的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困擾很多,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直線下降,因此,要加強患者的護理工作,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方法,可以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幾率,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通過調查報告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心內科實施介入治療的患者使用有效的護理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治療的效果,降低術后并發癥的幾率,改善患者焦慮的情緒,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保證手術治療的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應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任中原.心內科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33):235-236.
[2] 王雪芹.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656-1657.
[3] 王樂群.舒適護理在老年患者心血管內科介入治療中應用效果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2):106-107.
[4] 林少虹,王曉玲,廖惠璇.缺血性腦血管病病人介入治療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3,(27:2447-2448.
[5] 陳 云,羅 玲,羅 敏,李安敏.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護理效果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7):114-115.
[6] 汪海燕,孔 艷,瑞 瓊,劉 欣,張 娟.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4,(10):2011-2013.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