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游
摘要:網絡是當代科技發展的產物,網絡與企業思想文化的融合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同時,也是對我國傳統企業思想文化的挑戰。面對新形勢,企業應該如何在科技發展的今天將科學技術與企業思想文化相融合呢?本文簡述了網絡文化在企業思想政治中的意義,并對進一步推進企業思想文化工作的發展提出了一些粗淺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思想政治;互聯網;發展
一、網絡文化對于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一)網絡正在成為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
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6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比例達 83.4%,手機作為第一上網終端的地位更加穩固。伴隨著 3G 網絡的規模化發展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電腦用戶正加速向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智能移動終端+APP”的移動新媒體模式遷移,我國手機網民人均使用的App個數已達6個以上。網絡已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一個重要助手和不可或缺的工具,網絡也正在成為人們展示自我、發泄情緒和參與世界的重要平臺。
(二)網絡文化正在改變著傳統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
網絡不僅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法和渠道,還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更為重要的是,它正在深人沖擊著,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通常是指網絡中以文字、聲音、圖像等形態表現出來的精神性的文化成果,它是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文化,它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運用一定的語言符號、聲響符號和視覺符號等,傳播思想、文化、風俗民情,表達看法觀點,宣泄情緒意識,形成一種嶄新的思想與文化的表達方式。
(三)掌握網絡工具、利用網絡文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作為當前一個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網絡和網絡文化對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因此,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更新思想觀念,學習、了解、掌握和運用網絡工具,深入研究網絡文化,更廣泛、更及時地了解形勢的發展與變化,將職工的思想引導到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做貢獻和個人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確保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網絡背景下促進企業思想政治發展的對策
(一)占領教育制高點,提高職工整體素質
為拓寬干部職工學習教育渠道,企業從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實際需要出發,充分利用網絡超信息量、立體化、交互性強及方便快捷等特點,充分發揮企業門戶網站優勢,通過在門戶網上建立“理論學習”、“技能學習”等資料庫,為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業務技能學習提供平臺。具體體現在,通過開設“學習要文”專欄,及時發布、更新、上傳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黨中央、省市等重要會議精神,總公司和企業“兩會”精神等內容,供干部職工隨時下載、學習,建立了內容充足、更新及時的網絡理論學習資料庫。開設了“技能競賽”專欄,向廣大職工特別是基層職工提供高爐煉鐵工、天車工、點檢員等各行業學習資料、競賽習題,為基層職工提供便捷、充足的學習資料,打通基層職工網絡學習渠道。
(二)充分利用網絡的互動性,構建線上線下的思想文化建設新平臺
比如針對員工群眾普遍關心的企業改革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在企業網站上和微信群里推出話題討論、建議征集,擴大宣傳效應,引導群眾輿論,促進思想交流,推進改革深化。不一定要講很多大道理,只是在大方向上引領員工自己進行思考與判斷,以此引導員工提高思想感知、心理調適、行為自控的能力。又比如,選樹優秀榜樣、典型引路是國企思想文化建設中的好傳統,為了在互聯網條件下,讓這一傳統仍彰顯生命力,我們不止要高水準地組織開展典型先進事跡的宣講活動,還要高度重視網絡在典型推廣中的作用,比如,讓先進典型直接參與拍攝宣傳企業文化、企業形象的微電影,在網上發布,這樣既能激發改革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正能量,也能增進群眾感情共鳴;還可以在微信圈里推出先進典型網上見面會,與員工群眾進行線上交流,用這種直接互動的方式將事跡宣講、典型的影響力在潛移默化中再深入一步。當然,這就對我們相關工作人員的策劃、組織、掌控局面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我們首先在思想、觀念上得敢于突破,敢有想法,繼而一步步嘗試著完善做法,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創新效果。還比如,企業開展優秀員工、三八紅旗手、五四杰出青年等各類評選以及書畫、攝影等文化建設活動時,可以開通網上平臺,積極鼓勵員工群眾參與投票、參加點評,讓群眾與企業的思想文化建設真正互動起來,從而有效增強思想文化建設的吸引力、感召力。
(三)抓住網絡傳播的規律和特點,對企業員工進行優良傳統教育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忽視歷史的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將不會有成熟的選擇。在企業員工受外部環境、多元化思想影響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我們的優良傳統教育,需要有廣度、有聲勢,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度,要能深入人心、乃至征服人心。深入人心靠什么?“上乘的宣傳教育看起來要像從未進行過一樣,最好的宣傳教育,是讓宣傳教育對象沿著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卻認為是自己在選擇方向。”這條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定律,在員工群眾的自我意識、個體意識不斷強化的當下,要特別引起我們的重視——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優良傳統教育時,要從以往的直接傳達、正面教育,向潛移默化、滲透感召、引導型教育轉變。而互聯網的興起,網絡傳播手段的日益豐富,恰恰給我們提供了這種在潤物細無聲中深入人心的方法和平臺。
(四)建立一支新型的網絡傳播干部隊伍
由于歷史的原因,黨群部門的工作與文件打交道多,許多工作人員習慣于手抄文稿,習慣于各部門之間的打電話、派人送文件資料等,較少使用計算機制作公務文書,不善于使用網絡技術進行資料交流。所以要用全新的視野,狠抓隊伍建設,一是轉變觀念,適應形勢,充分認識到利用現代通訊手段的優越性;二是抓緊培養既有深厚馬克思主義功底,又有較高網絡技術水平的網絡傳播隊伍;三是加強網絡安全,確保網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總之,企業可以順應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以企業的生產經營為中心,在規范化管理中,建設好企業自己的特色文化、價值規范、道德體系。面對新形勢,我們應當順應時代潮流發展,以積極姿態把本民族優秀思想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