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內容摘要】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教學方式落后、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教學策略不當、鞏固練習被忽視。為彌補這些不足,促進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學中應該采取改進對策: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綜合應用多種教學策略,并注重課堂練習和鞏固。
【關鍵詞】初中歷史 方法創新 教學策略
初中歷史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還能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為促進該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學中應該注重教學方法創新,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活動。但一些任課老師不重視教學方法創新,教學中仍然存在不足,難以有效提升初中歷史的教學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改進和完善。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歷史教學中,一些任課老師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忽視教學方法創新,對教學活動開展帶來不利影響,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教學方式落后
在教學中,一些任課老師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局限于對書本知識進行講解。學生通過聽課、做筆記等方式獲取知識。課堂師生互動局限于簡單的提問與回答,忽視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參與式教學法等應用,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熱情,難以激發學生參與初中歷史課堂學習的興趣。
2.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
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以老師為中心,學生通過任課老師的講解獲取知識,沒有將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多數任課老師將自己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任務安排、內容設計、重難點講解時,圍繞任課老師的意圖和想法展開,忽視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制約學生歷史知識的全面提升。此外,由于課堂教學圍繞任課老師開展,忽視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不利于學生正確學習方法的掌握。
3.教學策略不當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一些任課老師忽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未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忽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歷史教學資料。也不注重將初中歷史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制約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積累歷史知識。
4.鞏固練習被忽視
課堂上忽視課后練習的訓練和講解,不注重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難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制約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為彌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實現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目的,根據存在的不足,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1.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更新教學觀念,重視現代教學方法的應用,包括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參與式教學法等,讓學生有效融入學習活動。例如,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學習中,將每5-7名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他們進行對比分析,完成三次科技革命異同點的對比分析,并在課堂上進行匯報。這樣,不僅能深化對教學內容的認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實現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初中歷史教學中,應該發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任課老師應該提高思想認識,明確教學活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考慮學生的基礎水平、興趣愛好等因素,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他們有效融入學習活動。增進與學生的聯系,有效開展課堂交流與互動,從而更為有效的融入學習活動。還可以為學生創設表演機會,將歷史人物和故事搬上講臺。
3.綜合應用多種教學策略
重視多媒體技術應用,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例如,學習“遵義會議”這節內容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電視劇“長征”中的片段,讓學生對遵義會議有更為詳細的了解,再進入課文內容的學習,掌握遵義會議的經過、歷史意義等,深化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重視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又如,學習“第三次科技革命”時,可以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探討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日常生活帶來哪些變化。通過這種話題的引入,不僅密切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還能為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知識應用技能。
4.注重課堂練習和鞏固
課堂教學完成后,還要采取多種形式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提高。例如,讓學生利用網絡習題庫進行練習,鞏固所學內容。網絡習題庫具有自動閱卷功能,能對習題進行詳細講解,學生通過仔細閱讀和了解,可以對習題有全面的了解,查漏補缺,明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及時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