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娟,王明闖,常方方
(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1191)
病例引導下的項目化教學法在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
張鳳娟,王明闖,常方方*
(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鄭州451191)
目的激發護理專業學生心電圖學習興趣,提高心電圖教學效果。方法實驗組采用病例引導下的項目化教學,把教學內容分為若干教學項目,以典型心電圖病例導入,同時結合畫圖學習法等,融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素質培養于一體。對照組采用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法。結果實驗組心電圖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心電圖診斷正確率較高。40%以上的實驗組學生認為該教學法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應用能力等很有幫助。結論病例引導下的項目化教學能夠提高心電圖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心電圖;護理;項目化教學;病例引導式教學
心電圖是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很多學生反映心電圖難理解、難記憶、難掌握。心電圖教學多采用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缺乏實際應用能力,不能適應臨床工作需要。對心電圖教學方法的改進已有很多嘗試,項目化教學、病例引導(Case Based Study,CBS)式教學及畫圖學習法在心電圖教學中各具優勢。筆者把這3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現報告如下。
1.1對象
以我校2013級高職高專三年制護理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第一學年第二學期進行健康評估課程學習。隨機選取174名(兩個班)學生為實驗組,其中女167名,男7名,年齡18~22歲,平均19.2歲,實施CBS引導下的項目化教學;隨機選取151名(兩個班)學生為對照組,其中女146名,男5名,年齡18~22歲,平均19.9歲,開展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兩組入學時隨機分班,性別、年齡、入學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任課教師有多年心電圖教學及臨床經驗,教學年限、教學資質及教學經驗相仿。教材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第二版《健康評估》(劉成玉主編)。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法,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實驗組采用CBS引導下的項目化教學,結合畫圖學習法等授課,具體如下。
1.2.1項目化教學根據課程目標,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素質培養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和任務為載體,通過查新、臨床調研和歷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分析[1],確定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必需的8項心電圖技能:心電圖描記,正常心電圖測量,房室肥大、心肌梗死、期前收縮、陣發性心動過速、撲動與顫動、房室傳導阻滯的判斷,并制定相應教學目標和實習指導方案。心電圖教學共16學時,每個項目兩學時。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和項目任務設計,再將各任務細分為幾個子任務,如將項目“房室肥大的判斷”分解為5個子任務:(1)測量左、右心房肥大心電圖P波的時間、振幅、形態并和正常心電圖比較;(2)總結左、右心房肥大心電圖特征并說出異同點;(3)測量左、右心室肥大心電圖QRS波的時間、振幅、形態并和正常心電圖比較;(4)總結左、右心室肥大心電圖特征并說出異同點;(5)結合心電圖各波段的形成及意義分析房室肥大心電圖形成的原理并分析其臨床意義。
1.2.2CBS式教學引入典型病例,使講解生動形象,令學生如臨其境,增強學習興趣。每次課前,先給學生一個典型病例,讓其討論心電圖特點,最后進行總結。在學習正常心電圖測量前,先上實訓課,讓學生每人操作得到一份心電圖,上課時對該心電圖進行分析。在講“左心房肥大二尖瓣型P波”前先給出一個典型病例:一中年女性因“二尖瓣狹窄15年,擬行手術”入院,查體:二尖瓣面容,聽診心尖區舒張期隆隆樣雜音,心電圖示二尖瓣型P波。之后講解左心房肥大心電圖的特點。
1.2.3畫圖學習法每次課前發給學生一張長20 cm的心電圖記錄紙,下課前5 min要求學生在心電圖記錄紙上畫出本節課所講的心電圖,只畫心電圖特征,不過分要求畫圖技巧和逼真度。如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只畫一個心動周期,畫出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倒置即可;室性早搏能畫出提前出現的寬大畸形的QRS波,其前無相關P波即可;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能畫出PR間期逐漸延長至P波后QRS波脫落即可。
1.2.4教學程序將授課內容分為8個項目,每個項目兩學時,每次課前先給學生發一段心電圖紙,然后給出典型病例,結合病例引入問題及本次授課內容,通過多媒體呈現典型心電圖圖片。將學生分組,分配項目任務,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書籍,對心電圖進行分析、討論,教師總結主要特征,最后讓學生畫出相應心電圖。
1.2.5考核方法授課結束后,結合臨床案例及考試大綱要求編制考試題目,分別為心電圖波形的形成及意義、傳統12導聯心電圖連接方法(2題),心電圖圖形診斷(8題)。心電圖圖形診斷內容為正常心電圖、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伴心肌勞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縮二聯律、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心室顫動。采用多媒體考核系統進行考核,要求學生寫出主要的心電圖診斷及診斷依據。每題10分,共100分,每題答題時間6分鐘,當場答完交卷。教師自制調查問卷,共發放174份,收回170份,回收率97.7%,均為有效問卷。
1.2.6統計方法從心電圖考試成績、心電圖診斷正確率、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3方面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兩組心電圖考試平均成績,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統計實驗組學生心電圖診斷正確率,以及對教學效果滿意的人數,計算百分比。
表1 兩組心電圖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心電圖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例數174 151平均成績t值P 73.74±12.51 52.85±17.98 12.28<0.01

表2 實驗組心電圖診斷正確情況[n(%)]
項目化教學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融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素質培養于一體,充分實現以能力為本位、以任務為驅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按實際工作活動來設計教學過程[2]。將項目化教學法應用于心電圖教學中,使課程內容從以教師講授和課本知識為載體轉為以完成項目任務為載體,學生由被動聽講轉為主動參與,心電圖閱圖報告成績顯著提高,在理解理論知識、鍛煉實際應用能力方面進步很大[3]。畫圖學習法是學習心電圖的有效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習興趣,鞏固了課堂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了心電圖診斷正確率[4]。病例引導式教學通過引入心電圖典型病例,使學生身臨其境,比傳統教學法更直觀、生動,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心電圖閱圖分析能力[5]。我們把幾種效果肯定的心電圖教學方法進行有機整合,能較好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多方位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和激情,讓心電圖學習不再枯燥乏味[1]。

表3 實驗組教學效果滿意情況(n=170)[n(%)]
筆者將病例引導式教學和畫圖學習法有機整合到項目化教學中,以典型病例引入項目化教學任務,再以畫圖學習法強化學習內容,教學生動形象,操作性強,充分體現了教學做一體化原則。實驗組學生心電圖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能夠對正常心電圖、心室顫動、急性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縮等常見心電圖類型做出正確診斷,多數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綜合分析能力及臨床應用能力,有利于掌握實踐技能、理論知識,提高心電圖記憶與識圖能力。
CBS引導下的項目化教學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大班上課學生人數較多,不能對項目任務進行合理分工;學生研究、操作、討論時間有限,任務完成質量不高;教師少,在學生完成項目過程中不能進行有效指導等。因此,還需要在這些方面加以完善,使CBS引導下的項目化教學成為一種可行的教學方法。
[1]嚴小惠,姚蘇寧,周菊芝,等.需求導向多維強化教學法在高護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2):120-123.
[2]鄭惠虹.基于“行動導向”的項目化教學在高職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09,28(23):132-134.
[3]李君.項目化教學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10):78-80.
[4]呂聰敏.畫圖學習法在心電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4):69.
[5]吳淑華,邱瓊華,陳碧瑕,等.心電圖案例教學法應用實踐[J].青島醫藥衛生,2011(2):160.
(*通訊作者:常方方)
G424.1
B
1671-1246(2016)03-0060-02
注:本文系河南省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wjlx13010)